市值登顶又回落,宁德时代能否冲击2万亿?
2025年9月25日,在累计涨幅30%后,宁德时代股价市值来到历史最高,盘中股价一度突破400元,最终收盘价399元/股,总市值1.92万亿。次日,宁德时代股价下跌3.17%,来到了380.4元/股,总市值1.74万亿,总市值也回到了茅台之下。9月29日,宁德时代股价再次攀升,来到了397.37元/股。
宁德时代凭借技术、产能、财务三重优势,长期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维持龙头地位。但伴随着宁德时代市值持续走高,其能否保持这一市值成为了大众关注的事情。
近2万亿市值的长期保持需依赖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放量、技术持续领先及全球化战略的深化。短期估值修复与长期增长潜力并存,需关注其技术落地节奏及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股价冲高至历史峰值后回落:
从低谷反弹到市值短暂超越茅台
新能源的浪潮下,作为全球动力电池的龙头,宁德时代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2021年,宁德时代在资本市场也一度风光无二,12月3日,宁德时代股价盘中触及692元/股的历史最高点,市值突破1.58万亿元,成为A股市值第二大的公司,仅次于贵州茅台。
从2022年开始,宁德时代的股价开始深度回调,先是在2022年2月股价跌破500元/股,市值四天蒸发近两千亿元。让人意外的是,这并非终点而是开始。
2023年之后,受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股价持续低迷,2024年2月跌至135.37元/股的低点,期间宁德时代的市值也一度跌至6600亿元左右。这一年,宁德时代也开始触底反弹。
尽管营收端因动力电池业务收入持续下滑而承压,但受益于新产品和新技术溢价以及龙头的规模效应,2024年三季度,宁德时代实现归母净利润131.36亿元,同比增长25.97%,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121.22亿元,同比增长28.58%。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防止过度竞争的指导意见》,为锂电池行业划定竞争红线,反对低质量、同质化的过度无序竞争,鼓励企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这有利于优化产业竞争格局。
2024年下半年开始,宁德时代股价开始快速回升,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259.24元/股。但2024年总营收3620.13亿元,同比下滑9.70%,净利润增长15%。
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还发布了钠新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等多种新产品,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和突破。2025年9月,宁德时代推出的“神行Pro”磷酸铁锂电池凭借长寿命和超充能力加速进军欧洲市场。
9月1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这为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受到政策、市场需求、公司自身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利好,资本市场开始重仓宁德时代,其股价一路攀上,到9月25日来到了历史最高,甚至总市值一度首次超越贵州茅台。
宁德时代能否维持超高市值,兑现节奏是关键
经历过上次深度调整的宁德时代,这一次股价能够稳住吗?
当前,投资机构对于宁德时代的信心是比较高的。2025年9月14日摩根大通将宁德时代-H的评级由中性上调为增持,称其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将其2025—2026年的盈利预测上调约10%,这一评级调整间接推动宁德时代股价在9月15日大幅上涨。而7月高盛因宁德时代第二季度收入低于预期等原因,下调其H股评级至“中性”,导致当日其股价下跌。
宁德时代一直是机构抱团的热门标的。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共有2589只基金持有该股。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和买卖动向会影响股价和市值,若机构投资者持续看好并持有,将对市值有稳定作用。
宁德时代能否保持当前市值,需要从行业趋势、市场竞争、自身财务和业绩、以及资本市场情绪等多维度分析。
新能源的趋势无须多言,国际能源署等机构预测的2030年提升至50%以上,可见动力电池需求的核心驱动力十分充足,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市场有望受益于整体市场的扩容。核心在于,宁德时代能否持续保持超30%的市场占有率,这对于宁德时代的市值保持十分关键。
宁德时代目前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仍保持绝对龙头地位,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为37.9%,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但较2025年初的38.1%略有下滑。当前,宁德时代正面临“外压内卷”的双重挑战,市场竞争格局正在从“一家独大”加速演变为“一超多强”+“技术路线分化”。
在国内,比亚迪为代表的汽车厂商自研电池开始崛起,以及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第二梯队企业份额持续上升,天眼查数据显示,2025年初我国现存动力电池相关的企业有6000余家。在日趋严峻的竞争下,宁德时代在国内的市占率已经跌破50%,2025年第三季度,宁德时代国内市占率为41.7%,较高峰期大幅跌落。国内市场,动力电池市场“去宁化”趋势十分明显。
宁德时代覆盖了特斯拉、Fluence、阳光电源等全球众多知名客户。不过,2025年,小鹏已经新增亿纬锂能部分替代宁德时代;理想也新增欣旺达、蜂巢能源等厂商;甚至十分依赖宁德时代的特斯拉中国,也开始新增比亚迪、LG新能源、自产4680等替代方案。
因为技术路线分歧明显,比如,阳光电源推684Ah叠片方案,宁德时代坚持587Ah卷绕方案,双方在中东、欧美市场正面交锋,当前全球储能市场形成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比亚迪三强鼎立格局。
不过,宁德时代的营收能力依然值得认可。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总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来到了历史最高,盈利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毛利率25.02%,同比增长约1.57%,毛利率增速远远落后营收和利润率增速。
宁德时代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支撑其溢价的核心,如CTP3.0麒麟电池、钠离子电池、凝聚态电池等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进展。若能在固态电池等下一代技术上保持领先,将有助于其维持市场份额和毛利率,进而保持市值。
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研发费用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在长期研发上,宁德时代依然值得期待。不过,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可能替代现有锂电池技术,若宁德时代未能及时跟进或者取得成果,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截至2025年6月底,宁德时代的总资产8671.81亿元,同比增长21.24%;总负债5427.92亿元,同比增长9.56%;净资产3243.89亿元,较年初增长18.62%;资产负债率62.59%,较年初减少2.65个百分点。债务方面,宁德时代流动负债3360亿元,同比增长24.06%。其中,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2104亿元,同比增长14.95%;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60.32亿元,同比增长264.42%。
德时代经营现金流量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62.70亿元,同比收窄24.68%;筹资现金流净额206.08亿元,同比增长206.08%。期末现金及等价物3238亿元,同比增长42.60%。
基于SOTP估值法,宁德时代保守估值为1.20-1.35万亿元,中性估值为1.50-1.70万亿元,乐观估值为1.80-2.00万亿元。截至9月29日,宁德时代A股市值为1.81万亿元,处于乐观估值区间。
在电池行业中排名第一,远超亿纬锂能等竞争对手,宁德时代依然是地表最强,但增长放缓,市占率开始下滑,同样意味着其“躺着赢”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将会成为关键战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潜atom”(ID:deepatom),作者:孟烦了,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