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动汽车市场:混动主导,纯电势微,本土偏好与价格难题待解
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日本的电动化转型呈现出独特的路径:混合动力汽车以压倒性优势主导市场,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则面临瓶颈,市场份额长期在低位徘徊。
日前,汽车行业数据与咨询服务提供商JATO Dynamics对日本电动汽车市场的研究显示,尽管日本官方通过补贴、税收优惠和充电基础设施扩建等措施多管齐下,以支持电动汽车的普及,但消费者的选择清晰表明:在现阶段,混动技术仍是日本消费者心中更务实、更符合国情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纯电动车型的选择虽日益丰富,但其市场表现仍受制于价格两极分化、续航焦虑以及基础设施不足等现实挑战。特别是在主流价格区间,纯电动汽车的选项寥寥无几,难以与混动车型的丰富阵容抗衡。
这种“混动领先、纯电缓行”的格局,不仅反映了日本汽车市场的独特偏好,也折射出全球电动车浪潮在不同市场的本地化适应过程中面临的复杂现实。
混动取代燃油成主导,成本优势显著
日本乘用车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内燃机车型的份额持续萎缩。2023年,内燃机车型占乘用车总注册量的份额首次跌破50%,2024年进一步降至42.3%,尽管2025年上半年小幅回升至44.7%,但市场的主体已被电动化动力总成占据。
日本市场的电动化动力总成包括混合动力汽车、轻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数据显示,混合动力车型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21.7%,上升至2024年的35.6%,2025年上半年稳定在33.8%,处于稳步增长态势;日本制造商凭借其技术优势和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推动了混动汽车的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混动车型占整体市场销量的21%,其中丰田贡献6%,日产占4.5%。
对多数日本消费者而言,混动目前被视为最现实的选择。2025年上半年,日本新乘用车的加权平均价格约为32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7万元),约80%的车型厂家建议零售价低于409万日元(约19.6万元),90%的车型价格低于580万日元(约28.1万元)。
然而,在这个主流价格区间内,纯电动车型的选择极少,仅6款车型低于409万日元,其中2款为轻型车,3款为进口车型(现代Kona/Inster、比亚迪海豚)。与之对比的,混动车型有34款可选,主要来自丰田、本田、日产等本土品牌。
尽管混动车型的标价通常高于同级别燃油车,但综合考虑燃油效率、配置提升和税收优惠后,其性价比被认为非常突出。在广泛的产品阵容和消费者对本土品牌长期信任的加持下,混动依然是日本消费者最熟悉、最容易获得的电动化选择。
纯电车型发展缓慢,轻型车成突破口
日本的纯电动汽车则进展缓慢,2019年其市场份额仅为0.5%,2023年爬升至2.2%后,2025年上半年又回落至1.3%,市场渗透速度依然有限。在售车型从2019年的10款大幅增加至2025年的61款。然而,其中仅有10款来自日本品牌,其余51款为外国品牌,凸显了进口车在日本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的强势影响力。销量层面, 2022年日产和三菱陆续推出的轻型纯电车型,推动日本品牌纯电车型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轻型纯电动汽车价格实惠、尺寸紧凑,非常符合当地喜好,能够吸引当地消费者,已成为近年来采用纯电动汽车的实用起点。
日本市场本土和进口纯电车型的价格对比发现,两者存在巨大差异。2025年上半年,本土纯电车型平均价格为35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7.1万元),强调实用性与经济性,经济型轻型车占主导。进口纯电车型的平均价格为73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5.7万元),主打高性能、先进功能和豪华定位。
日本政府为清洁能源汽车(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提供补贴,最高补贴额从2020年的40万日元(约1.8万人民币)逐步提升至2025年的90万日元(约4.2万人民币)。对于轻型纯电动汽车,最高补贴可达57.4万日元(约2.7万人民币)。
以日产樱花(Sakura,入门版254万日元)为例,可获约57.4万日元补贴,约占车价的22%,再叠加地方补贴和税收优惠,有效缩小了电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的价差。此外,日本还有“环保汽车减税”政策,根据车辆环境性能减免环境税和吨位税,降低了购车和持有成本。尽管如此,补贴对整体纯电动汽车普及的直接拉动作用仍然有限。消费者偏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根本性挑战,继续阻碍着纯电动汽车的广泛接受。
当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仍是日本市场最稳固、接受度最高的电动化解决方案。而像轻型纯电动汽车这样的新兴细分市场,预计将成为未来纯电动汽车扩张的重要突破口。
展望未来,日本纯电动汽车的增长不仅依赖于激励政策和基础设施等外部条件的持续改善,更关键在于提供更多元化、覆盖不同价格区间、且贴合日本消费者实际生活方式的产品。只有解决这些核心问题,日本市场的纯电转型才能真正提速。
来源丨JATO Dynamic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市睿见”,作者:郑莉,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