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港股最大车企IPO来了,市值1972亿港元
21年、7次闯关,这家公司叩开港股大门。
9月25日,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瑞)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继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蔚小理”、领跑、华晨汽车、北京汽车后,第11家港股上市车企。阿维塔科技,则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递交上市申请。
此次IPO,奇瑞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今日,奇瑞开盘大涨11.22%报34.2港元/股,总市值达1972亿港元。截至午间休市,奇瑞涨8.55%报33.38港元/股,总市值1925亿港元。
来源:百度股市通
60后带队近30年,获立讯百亿入股,高瓴等为基石投资者
奇瑞由现年62岁的尹同跃于1996年10月参与筹建,公司于1997年1月正式成立后,他担任执行董事至今,并自2004年2月至今担任董事长。去年12月,尹同跃开始担任公司总裁,全面负责集团日常经营管理。此前,他曾担任一汽—大众汽车车间主任、物流科长。
据证券日报消息,上世纪90年代,为改变安徽地方经济结构、抓住轿车进入家庭的发展机遇,安徽省在芜湖市启动“951工程”。尹同跃响应号召,从长春一汽回到安徽,带领团队在芜湖城北的荒滩上开启创业征程。
回想起当年创业时的艰辛,尹同跃表示,“当时,创始团队的办公室是几间‘小草房’,房顶漏雨、四壁透风,冬天寒冷刺骨,夏天闷热难耐,且面临缺钱、缺人、缺经验、缺设备的‘一穷二白’困境。”
以“小草房”为起点,尹同跃带领奇瑞开始了略带坎坷的创业之旅。
尽管过程崎岖坎坷,但在成立至今的近30年里,奇瑞还是获得了诸多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的长期认可。在多轮融资中,收获IDG资本、鼎晖投资、中科招商、远创投资、华泰证券、安徽投资集团、芜湖建设投资、五道口基金等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2月,立讯精密通过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奇瑞新能源6.24%股权。交易完成后,青岛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股权降至26.89%,低于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7.68%的持股比例,为第二大股东,立讯有限排在第四。
此次IPO,奇瑞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分别为JS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und SPC、高瓴HHLRA、上海景林及CICC Financial Trading Limited、香港景林、黄山建投、晶汇瑞盈、地平线旗下Horizon Together、大家人寿、Martis Fund、国轩香港、合肥建汇、中邮理财、星宇香港,共认购5.87亿美元。
有观点认为,这些基石投资人包括了投资基金、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产业资本、地方政府基金等多种类型,为企业的IPO提供了不同类型的资金支持和市场背书,体现了市场对企业的广泛认可。
IPO后,芜湖投资控股持有奇瑞20.08%股份,瑞创持股10.92%,立讯持股15.96%,安徽信用担保持股9.46%,安徽投资控股持股4.93%,青岛五道口持股3.98%。
来源:奇瑞招股书
扣除相关费用后,奇瑞的募资净额为88.79亿港元,该公司计划将募资净额的35%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产品组合;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高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力;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公司的全球化策略;10%用于提升公司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等。
全球销量超1300万辆,新能源收入占比27.3%,年入2698亿
自1997年成立以来,奇瑞致力为全球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乘用车,建立了全方位技术堆栈,包括鲲鹏动力(公司的动力总成系统);火星架构(公司的汽车开发平台);雄狮智舱(公司的智能座舱系统);辅助驾驶系统。
目前,奇瑞拥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及今年第一季度(下称:报告期),公司来自五大品牌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89.1%、92.7%、91.5%、90.3%。
以智界为例,奇瑞已推出两款智界品牌车型,即智能轿车S7及智能轿跑SUV R7。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R7于2025年1月在中国市场纯电中大型SUV销量中排名第一。2024年及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分别售出3.85万、3.30万辆智界品牌汽车。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的全球乘用车销量计算,奇瑞是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公司乘用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49.4%,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有八款车型的平均月销量超过1万辆。
报告期内,奇瑞来自燃油车的收入分别为702.58亿、1433.16亿、1878.91亿、429.7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9%、87.8%、69.6%、63.0%,逐步减少;来自新能源汽车的收入分别为122.53亿、79.12亿、589.31亿、186.65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2%、4.9%、21.9%、27.3%,整体呈上升趋势。
来源:奇瑞招股书
国内市场方面,2024年,奇瑞在中国的乘用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56.0%,而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277.3%;公司的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于中国销量的增速在中国前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海外市场方面,2001年,奇瑞出口了第一辆汽车。自此之后历经24年,公司乘用车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300万辆。自2003年以来,奇瑞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以今年第一季度为例,奇瑞来自大中华区的收入为369.71亿,占总收的比例为60%;来自不含中国的亚洲其他地区收入为103.82亿元,占比为16.8%;来自欧洲收入104.20亿,占比为16.9%;来自美洲的收入为23.94亿元,占比为3.9%;来自非洲的收入为8.05亿元,占比为1.3%;来自大洋洲及其他地区的收入为6.67亿元,占比1.1%。
除销售乘用车外,奇瑞还主要向第三方汽车制造商销售发动机、变速箱和汽车组件及零部件;及与售后服务相关的零部件。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汽车组件及零部件所得收入分别为86.75亿、89.04亿、158.64亿、57.43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9.4%、5.5%、5.9%、8.4%。
截至今年3月底,奇瑞在中国有3663个经销商网点,覆盖逾310个城市,在海外有2958个经销商网点,遍及亚洲(中国除外)、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报告期内,奇瑞的收入分别为926.18亿、1632.05亿、2698.97亿、682.23亿元;毛利分别为128.05亿、260.90亿、363.08亿、84.5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3.8%、16.0%、13.5%、12.4%;期内利润分别为58.06亿、104.44亿、143.34亿、47.26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6.3%、6.4%、5.3%、6.9%;经调净利分别为58.06亿元、104.44亿、163.50亿、48.57亿元。
来源:奇瑞招股书
截至今年3月底,奇瑞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4.98亿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猎云精选”,作者:王非,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