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旅,迎来外资接盘时刻?

旅界·2025年09月25日 09:12
从主题乐园到外滩酒店,境外资本出手了。

01

这两天,我注意到韩国的知名私募投资基金安博凯(MBK Partners)正式完成了对原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的全资收购。

这一项目位于苏州阳澄湖半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地带,占地690亩,未来将更名为海合安苏州阳澄半岛乐园,并计划追加投资一亿元,宣布打造长三角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湖滨沉浸式文娱旅游目的地。

原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

另据苏州工业园区官方平台数据,在2025年暑期试运营期间,该乐园接待游客超过35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突破2万,一跃成为某头部短视频平台暑期全国热门景区榜单的常客。

事实上,这并不是MBK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次出手,这是一家非常擅长抄底的私募基金。

早在2021年,安博凯便以大幅溢价完成了对神州租车的私有化。

彼时,神州租车受瑞幸风波、疫情冲击和重资产拖累,市值大幅缩水,但安博凯依然提出全面收购要约,坚定推进交易。

而真正让安博凯在中国文旅市场声名大噪的,是同年对海昌海洋公园旗下四家主题乐园的整体收购。

根据股份购买协议,安博凯收购上述4家海洋主题公园100%股权,并将收购郑州在建项目的66%股权,总交易金额约65亿元人民币。成为近年来极为罕见的外资文旅整合案例。

回顾安博凯的投资路径,这家公司偏好具有现金流潜力和改造空间的泛旅游类资产。

2009年,还曾投资日本环球影城,并持有长达八年,退出时有业内人士估算,其项目估值曾一度高达45亿美元,最终实现了项目收益倍增,并以约20倍市盈率顺利退出。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文旅资产估值走低,这些年不乏外资入局。

去年年初,新加坡金鹰集团收购了位于上海外滩的上海万达瑞华酒店,并将其更名为上海外滩瑞吉酒店。

有外媒披露这笔交易对价在2-2.3亿美金之间成交,市场普遍认为是极为少见的外资买入内地核心城市高端酒店资产。

外滩万达瑞华曾是万达酒店最豪华三家酒店之一

几个月后,美国Tishman Speyer管理的基金又接手了上海五角场的智选假日酒店,交易金额3.6亿元人民币,交由辉盛国际打造成服务式公寓产品。

除此之外,曾在恒大危机中广受关注的海上威尼斯项目,也曾引来外资兴趣。

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综合报道显示,美国橡树资本曾对位于中国江苏南通启东市寅阳镇的恒大海上威尼斯这一项目抱有极高期待。

这一项目据称投入超300亿元人民币,曾被恒大抵押给橡树资本作为10亿美元融资担保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恒大无力兑付,橡树依据合同主张控制权,但项目交割至今迟迟未能落地。

无论如何,从主题乐园到酒店,再到文旅地产项目,外资正在实地丈量有价值的中国文旅资产未来。

02

就在苏州阳澄半岛项目交割的同时,一纸政策悄悄落地。

九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央行等九部委联合发布文件,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其中两条变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一是放宽外资医疗机构设立标准,二是取消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住宅”的规定。

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提振楼市,帮助地方库存出清,放在更大图景里,这背后是一个清晰的信号——

中国正在通过制度调整,为境外资本重新打开中国资产配置的通道。

说白了,如果连住宅都可以放开,文旅资产的边界自然也在逐步松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十年里,文旅类项目在金融体系中的角色一直很模糊。

它既不像纯地产可以快速变现,又不像制造业拥有持续现金流,大部分时候游走在地产、文创、运营三者之间,政策边界极不清晰,资本评价标准也极不统一。

而现在,一旦外资路径被打通,中国文旅资产估值逻辑就会变得更简单、更具资产化特征,能稳定产出现金流的项目,会被当成运营性资产来估值,那些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景区、乐园、酒店群就有了成为投资标的的机会。

旅界此前曾报道,今年上半年1-6月,2000万人次外国人涌入中国,而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数据,1-8月,外国人来华人次已经升至2500万,中国文旅市场红利正在逐步显现。

资本看的则是预期,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像韩国安博凯这样的外资基金会开始频频出手。

从它们的投资动作来看,外资对中国文旅资产的判断是清晰的,既然估值已经触底,现金流稳定的项目就成了香饽饽。

但从外资的市场动作来看,他们在中国文旅市场扫货模式谨慎而又精明。

以安博凯收购海昌海洋公园为例,它没有全盘收下,而是精挑细选,只拿了四家已成型运营的园区,并慎重控股郑州在建项目的部分股权。

收购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同理,那些全国各地的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并未入安博凯法眼,只是精挑细选了苏州项目。

和中国文旅地产、五星酒店狂飙突进时代不同,外资非常清楚抄底不意味着闭眼瞎买,能赚钱的资产也要有能跑得动的模型。

外资并不是来听故事的,他们在实地调研后画红线,财务模型里的现金流要真实,酒店评估里的坪效要靠谱,管理团队要配合得上改造计划。

所以,你会发现他们买的项目有一些共性,要么有强位置,要么有强流量,要么改造潜力极大,可以通过品牌升级、功能重塑或主题化运营,实现坪效跃迁。

现在的中国文旅市场,恰恰正处于这样一个过渡阶段。

一方面,过去十年大水漫灌所留下的高成本项目正在退潮,另一方面,供给收缩和需求回暖之间,开始出现了新的错位机会。

对长期资本而言,真正值得下注的窗口期,往往是在最沉默的时候。

03

早在今年安博凯出手前,中国文旅资本市场已经泛起多次波澜。

今年以来,同程旅行出手相继控股万达酒管、大连圣亚,祥源控股通过认购新股方式入主海昌海洋公园,携程控股大乐之野,新东方投资松赞。

这些收购案例共同勾勒出一个趋势,未来被低估的中国文旅资产会越来越多地进入资本抢食视野。

而当外资真正跨入中国文旅赛道以后,行业版图也不会原地静止。

我们要观察的不仅是他们买了什么,更是他们如何改、如何重构这个既是资产也是场景的行业。

这些资本与经营结合的姿态,绝非简单买票后甩手,而是要在治理层、平台层面入局,重构项目运营与扩张路径,这样才能实现他们所期待的“低买高卖”。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变量就会变得特别重要。

比方说,那些有能力把游客多留一小时、多花一笔钱的资产,会是真正资本会敬重的项目模型,也是未来资产市场的香饽饽。

当很多人看低中国文旅资产时,无论外资还是民营、国企,懂行的已经在悄悄谋划赚钱蓝图了。

未来五年里,我们可能看到更多国内文旅底层资产被资本不断重新切割、重塑、包装与整合,也可能看到不同资本阵营各自跑出标准化可复制的文旅资产模板。

对于地方政府和项目方而言,外资入局则意味着规则重构,若能拿出更清晰的合作制度、税收政策激励、落地机制保障,就可能在这波资金洪流中拿到主动权。

要知道一个行业的发展环境永远比讲故事更容易被资本推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旅界”,作者:theodore熙少,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每日为你讲述最动听的文旅商业故事。

下一篇

《龙迹之城》小游戏登顶畅销榜,买量+明星代言+社媒推广带动传奇小游戏趋势。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