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进化论:现实议题破圈,多元题材崛起

骨朵网络影视·2025年09月25日 08:04
短剧3.0的多样化时代已然来临。

‍‍‍‍‍‍‍‍‍‍‍短剧就像AI一样,进化速度飞快,几乎用三年就走完了长剧市场三十年的路。尽管在深度上,短剧还远不如长剧,但在内容的广度和题材的多样性上,短剧已经追上了长剧。

近期在短剧市场引发关注的《弄潮》《真千金她是学霸》等作品,就尝试在爽感框架中融入现实议题的表达;而《傩戏》《舞动敦煌》等非遗题材短剧,则开启了非遗文化与现代叙事融合的新路径。

昨天,红果平台发布的第二期果燃计划精品短剧片单相较于第一期,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类型探索。这意味着:短剧3.0的多样化时代已然来临。

现实议题:短剧的深度尝试

如果说女频短剧的爽点在于“完美情人”,男频短剧的亮点在于“装逼打脸”,那么融入现实议题的短剧,其核心爽点则在于“以脑洞破解现实困境”。

无论是年轻人的职场压力、女性的生存困境,还是教育资源不均,这些现实痛点都是引发观众共鸣的关键。短剧巧妙地将这些“痛点”转化为“爽点”,为观众提供了情绪宣泄的出口。

近两个月来,红果、小红书等短剧平台陆续推出多部聚焦现实议题的作品,如《弄潮》《真千金她是学霸》《请查收你的offer》等。这些剧集不仅在题材上实现了创新,更通过对社会议题的关照,推动短剧内容向更高维度发展。

以小红书近期上线的《请查收你的offer》为例,剧中女主身处一个狗血偶像剧般的职场世界,扮演着随时被“霸总”一句话否定全部努力的打工人。这种“被工具化”的设定精准击中了当代职场人的无力感。而后剧情转折——女主穿越至正常职场环境,凭借自身创意突破重重障碍,最终成长为“人生大女主”——完成了从现实压抑到理想突围的情绪转换。

而与之类似的《裁员裁到大动脉》《职场新人不好惹》等职场题材短剧,也将现实中打工人的困境——如被老员工欺压、遭遇裁员、职场性骚扰等作为剧情切入点。主角通过“金手指”或“合理发疯”的方式逐一化解危机,甚至反向整顿职场,极大满足了观众的“报复性爽感”。

《真千金她是学霸》则在传统“真假千金”套路中注入了教育公平的现实议题。女主不再是争夺宠爱的“宫斗者”,而是一个“只care学习”的清醒学霸。她的困境并非来自争宠,而是小城高考的激烈竞争与资源限制。

剧中,女主凭借优异成绩与偶然发现的“京市真千金”身份获得转机,这一设定既呼应了“小镇做题家”的现实命运,又以轻喜剧的方式解构了传统狗血套路,被观众评价为“终于看到正常人短剧,没有狗血,全是励志”。

另一部女性创业题材短剧《弄潮》,聚焦80年代山区女性的生存困境,通过三位女性携手创业的故事展开叙事。农村出身的王巧绘面临重男轻女与婚姻包办,替嫁的赵玉兰遭遇家暴,李亚洁则深受传统观念束缚。三人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了自我觉醒与经济独立。

该剧被观众称为“短剧版《出走的娜拉》”,不仅呈现了女性互助的力量,也将“创业逆袭”与“性别平等”议题紧密结合,拓展了女性短剧的表达深度。

短剧融入现实议题的尝试,意味着短剧开始由浅入深。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平衡“深度”与“爽感”成为关键。短剧《盘中餐》的导演张楠认为:“创作短剧时,深度和爽点并不矛盾,短剧的主类型是承载深度的,而爽点是调剂品。短剧能够通过爽点强化人设和情节,反而能更好地传递创作者的思考。之前短剧有同质化倾向,而现在短剧题材正不断拓展,涵盖女性困境、职场压力等多元社会议题,未来其内容边界还将进一步扩大。

类型拓展:短剧的多元探索

短剧融入现实议题是跳出同质化怪圈的重要路径,但并非唯一方向。

当前,短剧正积极开拓多元类型。仅以红果短剧平台为例,其主题分类就已接近30种,涵盖奇幻、古言、宫斗、仙侠、悬疑、种田、志怪、家国情怀、灵异、科幻、商战等众多题材,展现出短剧内容的广度。

而从红果“果燃计划”第二期的片单更可看出,短剧题材的多样性已经更上一层楼。这些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基于真实人物与事件改编的短剧。如《贝家花园的秘密》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法国医生贝熙叶与中共地下党员合作,以贝家花园为秘密交通站,输送药品物资的感人事迹。该剧取材于北平抗战真实历史,填补了微短剧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域的空白。同样改编自真实案件的《命悬一念》,则聚焦于正当防卫与人物命运抉择的深刻命题。

第二类是非遗民俗文化题材短剧。如《刻梦》讲述皮影戏传承人林小满为守护家族技艺,在与“塌房”偶像顾尘的意外邂逅中,最终打破旧俗成为真正的非遗传承者;《人面桃花》则以非遗古琴艺术为背景,展现了男女主的两世情缘。

非遗文化题材是红果平台最近重点布局的方向。抖音集团短剧版权中心推出的“万象短剧”计划首期即为非遗专场。今年7月红果推出的《傩戏》播出两天即突破5000万热度,女主角作为傩神化身的设定,和花国违规申遗的斗法情节,成功引发了大众对傩戏的关注。

非遗题材短剧不仅拓展了短剧的创新空间,也唤醒了观众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还能向海外输出中国文化。

第三类是原创故事。之前红果平台上的大多数作品为IP改编,但近期原创剧本比例正逐步提升。尤其在8月红果编剧大会后,不少编剧指出优质IP资源日益稀缺,于是转而大力开发原创内容。

红果片单中特设“原创好故事”板块,作品题材多元:女频谍战短剧《暗潮涌动》《暗夜微火》聚焦谍战智斗;《中国球王》展现体育竞技热血成长;《老兵归来之当打之年》讲述小巷英雄单挑犯罪组织的正义故事;《新香莲传》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无限流”的新编;《白桦林的心动算式》则描绘女科学家的年代戈壁恋歌。这些不同类型的作品都在叙事上展开了创新探索,而不再是跟风番茄IP的套路。

第四类是优质影视IP的短剧化开发。《金枝欲孽》作为TVB经典宫斗IP的短剧改编,展现女性高燃群像。《济公·冒牌降龙》则用数字技术实现了新老济公同登台。演员游本昌表示:“目前我正在跟红果短剧一起,筹备济公主题的精品短剧。我不但可以参演,而且还可以数字人的方式,还原年轻时候的济公。”《超能一家人之雷劈后我躺赢了》延续开心麻花喜剧风格,实现IP的轻量化转换;《火玫瑰》由《新闻女王》原班主创操刀,以短剧形式解构现代职场女性生存图景。

影视IP的短剧化,既可以进一步延续经典IP的情感价值,又能用快节奏的方式对古早内容进行新的演绎,这对于IP方和短剧开发方来说是双赢之举。

在平台的引导和创作者的努力下,短剧确实变得越来越精品化和多元化,小故事也逐渐能承载起大格局。这是行业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必经之路。

然而在4.0的新阶段,短剧的创新动力,应该不止于题材的多元化探索,而是在叙事上下功夫,塑造出更真实的人物、更有深度的故事。正如观众所呼吁的:“希望在短剧中看到活人,而非伪人。”短剧的下一站,不应止于题材的丰富,更应走向人性的真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骨朵网络影视”(ID:guduowlj),作者:Blue,36氪经授权发布。

+1
1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网络影视行业高地,专注网生内容的垂直媒体和数据平台

下一篇

竞速过后,安全和持久重回跑鞋赛场。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