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集团ALL in AI,5年精简35%子公司
软银集团会长兼社长孙正义在线上与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对话(7月,东京都港区)
软银集团2021财年经历了史上最大亏损之后,孙正义开始正式投身“AI革命”。截至2025年6月底,软银集团通过愿景基金1号和2号共投资了335家公司,其中大部分都是AI相关企业……
日本软银集团(SBG)正在整合旗下子公司。截至3月底,软银集团子公司为965家,比1年前减少了23%。这是因为软银集团出售了在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业务上难以产生乘积效应的美国投资基金。以通过同志联合来追求乘积效应的“群战略”为前提,软银正在试图转型为汇集AI精锐企业的组织体。
软银集团的年度报告显示,子公司数量低于1000家是自2016财年(截至2017年3月)以来、时隔7年的首次。较2019财年的1475家减少了35%。上一财年的锐减是因为全部出售了美国堡垒投资集团(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的持股。
2017年 ,软银集团以33亿美元(按当时汇率计算约3700亿日元)收购了堡垒投资。当时“软银愿景基金(SVF)”刚刚成立,希望通过收购堡垒投资来吸收投资公司的运营经验。
软银集团在成立远景基金时,虽然把重点放在信息通讯上,但也希望成为综合的投资公司。通过2011年设立的SB能源(后全部股份出售给丰田通商)涉足可再生能源业务,还向美国共享办公室WeWork投入了2万亿日元规模。
但是,基金业务的收益并不稳定。2020财年软银集团的合并净利润创出了史上最大的4.9879万亿日元,但随后的2021财年由于股市震荡,出现了1.708万亿日元的史上最大亏损。
软银集团会长兼社长孙正义(7月,东京都港区)
转折点是2022年。软银集团会长兼社长孙正义开始正式投身“AI革命”。同年11月,孙正义强调“今后数年将专注于ARM的爆发性增长”。2023年决定出售发挥了初期作用的堡垒投资,买家是阿联酋的主权财富基金。
截至2025年6月底,软银集团通过愿景基金1号和2号共投资了335家公司,其中大部分都是AI相关企业。进入2025年,增持美国英伟达的股票,买入了台积电的股票。8月还宣布向美国英特尔出资20亿美元,全面押注芯片领域。
软银集团还以母子公司同时上市较多而闻名。旗下上市公司达到13家。其中还有相当于软银集团“玄孙”的上市企业。母子公司间等容易发生利益冲突,投资者批评“子公司的中小股东权益的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子公司较多的日本国内企业有索尼集团的1546家、NTT的992 家、三菱商事的843家(均为合并,截至2025年3月底)等。也有声音指出,业务多元化会导致企业估值出现“多元化折价”。
软银集团目前的股价表现坚挺。2025年以来迅速增至2倍,刷新了历史最高点。9月22日收盘时的总市值仅次于丰田、三菱UFJ金融集团和索尼集团,排在日本第4位。
这是因为投资者对孙正义“All in AI”的态度非常期待。可以说子公司数量的减少也体现了孙正义追求“AI群战略”的决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八木悠介,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