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发布会上没说的都在这了:A19 Pro、散热和自研基带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09月22日 11:38
苹果发布iPhone 17系列,A19芯片GPU加速器性能提升3倍,Pro版散热升级,推Air机型。

9 月 10 日凌晨,苹果发布了 iPhone 17 系列的四款新机,并同步推出了新一代 A19 芯片。

在发布会前,外界对 A19 的期待主要集中在性能提升、晶体管数量增加等量化指标上,这被普遍认为是一次常规升级。

Kaiann Drance(图片来源: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

然而,在长达1小时12分钟的发布会上,A19 和 A19 Pro 虽三度登场,但负责介绍的 iPhone 全球营销副总裁 Kaiann Drance 与无线软件技术副总裁 Tim Millet,对于 A19 在 CPU 方面的具体提升却着墨甚少,并未透露更多细节。

Tim Millet(图片来源: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

发布会后,我们有机会与刚走下舞台的 Kaiann Drance 和 Tim Millet 面对面交流,深入探讨这颗芯片,也因此听到了关于 A19 的更多幕后故事。

GPU藏着的“秘密”

苹果关于A19工艺的描述(图片来源:苹果中国官网)

在最新产品页面更新后,苹果明确标注 A19 芯片采用了第三代 3nm 工艺,这一信息与发布会前 “其将搭载台积电 N3P 工艺” 的传闻完全吻合,印证了外界此前的猜测。

关于 CPU 性能提升,Kaiann 在发布会后首次披露:相较于去年的 A18 Pro,今年 A19 Pro 的处理器性能提升约 10%。不过,这一升级幅度基本未超出发布会前外界对该芯片的预期 —— 也正因此,苹果在发布会上对 CPU 性能提升的介绍着墨甚少。从 N3E 工艺到 N3P 工艺的迭代本身偏向平稳,对于擅长讲述 “革命性” 技术故事的苹果而言,10% 的性能提升确实不足以成为发布会上重点强调的亮点。

事实上,A19 Pro 真正的核心升级藏在下图的右下角 ——GPU 神经网络加速器。

A19 Pro上首次出现了GPU神经网络加速器(图片来源: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

这一功能在发布会上披露的信息有限,却成为外界解读最多的关键改进:苹果为 A19 Pro GPU 的每一个核心都对应增加了一个神经网络加速器,根据官方数据,其 GPU 峰值运算能力已提升至 A18 Pro 的 3 倍。

这一设计类似于英伟达 Tensor Core,与苹果此前长期采用、适用于低功耗场景的 “神经网络引擎(Neural Engine)” 形成区别。

在被问及为什么要设计GPU加速器时,Tim Millet表示,“提效”是他们最核心关注的问题。

Tim Millet向作者举例说明,原来在没有GPU神经网络加速器的A系列处理器上,如果要处理一个本地化复杂的推理运算,GPU会把这个任务通过统一内存发送给Neural Engine进行处理,处理完成之后,Neural Engine再将数据结果回传到GPU上。

尽管统一内存已让这一过程足够快速,但苹果发现,即便数据传输路径较短,仍存在因数据交换产生的资源浪费。而 GPU 内置加速器的设计,能让原本可在 GPU 端处理的任务直接留在 GPU 内部完成,减少数据交换环节,哪怕只提升千分之一秒的效率。

不过,这一设计也存在明显矛盾点:GPU加速器虽性能更强、效率更高,但在应对高性能模型场景时,往往伴随更高能耗。

同时,受手机产品形态限制, A19 Pro 端侧推理与生成式能力仍受限于内存带宽、可用内存量、芯片尺寸等硬件条件。若仅为提升 “一点点效率”,这样的设计难免让人觉得 “用力过猛”。

针对这一疑问,Tim Millet补充了苹果的第二个设计考量:在当下的手机使用场景中,纯人工智能推理或生成式任务(如卷积网络 CNN、长短期记忆网络 LSTM、Transformer 模型等),更适合在 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中完成;但现实中,手机端更多是“混合式工作流”,不会依赖单一核心完成任务,而是需要 CPU、GPU、NPU 与统一内存协同运作。而 GPU 神经网络加速器的设计初衷,正是为了解决混合工作流中的复杂任务场景,例如 MetalFX 超分技术,便会在此次升级中实现显著提升。

结合苹果提供的最新信息,GPU的神经网络加速器能够与全新16核神经引擎协同工作,加上动态缓存的更新,FP16的运算性能提升了一倍,构建了新的统一图像压缩技术,配合动态内存带宽继续提升,在A19 Pro的加持下,iPhone 17 Pro、Pro Max包括今年全新的iPhone Air,都能更好应对一些对GPU要求很高的AI任务,比如本地运行大语言模型、玩一些对图形处理要求极高的游戏,实现硬件加速的光线追踪和更高的帧率。

那大胆设想一下,如果苹果迈出的这一步,“实验”的成果得以被验证是正向的,今年Q4可能会亮相的M5芯片有可能也会采用类似的设计,这就意味着,M5在GPU上,AI的运算能力会被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苹果在今年3月发布的M3 Ultra,已经将统一内存的带宽提升到了819GB/s,如果未来M4 Ultra或者是M5 Max,可以搭配速度更快的LPDDR 6内存,将带宽推到900GB/s以上,配合苹果在A19 Pro的GPU神经网络加速器上的实验成果,未来Mac上的端侧运算能力将不可小觑。

钛换铝,苹果的一次赌注

iPhone 17 Pro的设计成为热议焦点,核心在于苹果将钛金属中框换回铝合金,并将Pro拉到了和标准版一个水平线上。

这一“降级”之举背后,是为全新主动散热系统让路——铝的导热性是钛的 20 倍,更适合散热需求。

尽管主动散热在安卓阵营已很普遍,但 VC 均热板在 iPhone 上尚属首次。苹果将其封装在主板背面,直接与中框相连,内部的去离子水通过汽化/液化循环高效带走热量,专门服务于 A19 Pro 芯片。

苹果今年在iPhone 17 Pro系列中使用的VC均热板(图片来源: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

在今年之前,苹果都使用更为传统的石墨作为芯片的散热系统,今年VC均热板的升级,表明苹果对 A19 Pro 的持续高性能输出有了更高要求。

Kaiann Drance介绍,测试显示,在极限的持续工作环境下,搭配了VC均热板的A19 Pro对比没有搭载VC均热板的A18 Pro,持续时间比后者提升了40%。

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苹果已经真正重视起日常应用中三大高负载场景带来的散热挑战:

游戏性能提升:A19 Pro 的 GPU 神经网络加速器增强了渲染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散热压力;

影像处理升级:新镜头系统和 Pro 系列影像定位导致拍摄时发热加剧;

AI 任务增加:设备在现有硬件条件下承担了更多推理和生成式 AI 任务。

A19芯片上引入的显示驱动单元(图片来源: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

除了散热,苹果在 iPhone 17 标准版上也押下重注,A19 芯片首次集成显示驱动单元,终于为标准版带来 120Hz 高刷屏幕。

在被问及标准版这样的调整的原因,Kaiann Drance表示,今年是最好的时机。让显示单元出现在A19上,包括今年屏幕材质的变化,也都有着相同的考虑。

但这样的回答显然不具备说服力。在Counterpoint去年10月发布的iPhone 16系列前三周数据显示,iPhone 16系列在中国市场销售开局强劲,与2023年的iPhone 15相比,上市后的前三周销量增长了20%。其中,iPhone 16的高端型号Pro和Pro Max的销量尤其好,而iPhone 16和16 Plus这两款手机,增速远不及16 Pro的两款手机。

类似的数据出现在去年的6月,Counterpoint的报告显示,在618前,得益于iPhone 16系列促销活动,尤其是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的销量上涨,苹果5月份实现同比的销量增长。

种种迹象表明,iPhone的标准版机型,在过去至少两年的市场竞争周期中都处于弱势地位,这成为了加速苹果调整iPhone设计和产品序列的原动力之一。

这一策略调整立竿见影,iPhone 17的国内预售表现上,标准版首次超越 Pro 成为最受欢迎机型,高刷屏的加入功不可没。

苹果通过“钛换铝”的设计调整和标准版的关键升级,展现了其在产品策略上的灵活性,既保障了 Pro 系列的性能释放,又成功提升了标准版的市场竞争力。

iPhone Air,更好的产品?

当被问及Tim Millet“iPhone Air 是否算是理论上更好的产品” 时,Tim Millet会心一笑。这款手机确实承载了苹果诸多“第一次”:这是苹果第一个全新的轻薄理念设计的iPhone产品、它搭载的N1和C1X芯片是首次亮相,这是苹果首款完全取消实体SIM卡的机型。

谈及芯片时,Tim Millet表示,iPhone Air搭载A19 Pro的芯片,确保了旗舰级性能,N1和C1X的加持则体现了苹果的核心设计哲学:自研芯片是为了实现更好的功能和产品的创新,而不是单纯追求参数。

这使Air成为苹果今年最大的市场试验田,同时测试两个关键问题:市场对于轻薄型手机的需求强度,多颗自研芯片协同工作的稳定性。

关于为何只有 Air 配备C1X基带芯片,Tim Millet向作者解答,C1X的出现就是为了iPhone Air打造的,想要实现更轻薄的设计,就必须兼顾能效的考虑,C1X在能效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苹果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C1X的性能是C1的两倍,相比iPhone 15 Pro和iPhone 16 Pro Max中运行的骁龙X16更快,且功耗降低30%。

iPhone今年的网络差异(图片来源:苹果美国官网)

但打开美版iPhone的官方参数表会发现,搭载C1X的iPhone Air目前还不支持5G毫米波技术,如果你选择iPhone Air,就只能让它的网络工作在6GHz以下的低频,这意味着对于美国用户来说,选择Air要放弃更快的上下行网络速率。

这可能也是苹果尚未将C1X全面替代高通基带的关键因素,但这并不影响苹果持续推进自研芯片决心。

C1和C1X的出现确实让高通如鲠在喉。苹果和高通的授权协议将于2027年到期,有分析师预测明年iPhone使用高通基带芯片的比例将降至20%,到2027年,高通预计将完全退出苹果供应链。

高通公司首席执行官安蒙也在今年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现有合同,若未来无法获得苹果的新订单,我们会坦然接受。

同样的,N1的出现,也打破了博通在过去多年对于iPhone网络通信芯片的垄断。

“我们打造Apple的芯片,是因为它能够做到我们从第三方的采购那些芯片做不到的事情。如果没有Apple芯片的进化,我们就不可能打造出iPhone Air。”Kaiann Drance 补充道。

作为“三年创新周期” 第一年的产品,iPhone Air 的使命是探索而非颠覆。无论是发布会出场顺序还是预售反馈,都表明它扮演着 "探路者" 的角色。

iPhone Air 在当下确实是“更好的产品”,但这只是阶段性的。真正意义上的“更好”,或许要等到两年后 iPhone 诞生 20 周年时才能实现。

本文来自“腾讯科技”,作者:木木,编辑:可君,36氪经授权发布。

+1
1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下一篇

迎接他们的不是欢呼,而是老车主的吐槽。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