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替你“剁手”的时代,真的来了
距离“百Agent混战”的序幕拉开已近一年,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或多或少地“饲养”着几个日益聪明的AI智能体(Agent)。多模态大模型的能力边界,早已远超我们去年的想象。
此刻,你只需对着手机说一句:“根据我的年假和预算,规划一个5天的黄金周旅行,我不想去人多的地方,最好是能徒步和看星星的。”
几秒钟内,一场完美的旅行计划在你眼前展开。然而,最终你的AI Agent只能无奈地为你献上一连串的支付链接和App跳转弹窗。“机票请点击这里确认”、“酒店请跳转App预授权”……
这就是2025年,人工智能看似无所不能的时代下,最令人沮丧的“囚徒困境”:我们创造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效率工具,却把它关在了无法与真实世界进行价值交换的数字牢笼里。它能处理世间几乎所有的信息,却无法处理最关键的价值。它拥有超凡的智力,却没有一分钱的“经济权利”。
但就在近日,谷歌正式推出并联合60多家行业巨头共同推进的“Agent支付协议”——AP2(Agent Payments Protocol)。这预示着一个万亿级的“代理商业”(Agentic Commerce)时代,正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
今天,硅兔君结合与其硅谷专家团队的交流,将深入拆解AP2协议以及它所指向的商业未来。
01
为什么强大的Agent始终无法迈出自主交易这“临门一脚”?因为它面前横亘着一座名为“信任”的大山。
我们现有的整个金融支付体系,是完全围绕“人”这个主体建立的。它的每一道安全防线,都建立在对人类行为的预设之上——你亲手输入的密码、你确认“同意”的点击、你独一无二的指纹或面容。
当执行者从“你”变成“你的Agent”时,整个信任的基础就崩塌了。这带来了三个直击灵魂的拷问,也是过去所有AI支付尝试都无法绕开的障碍:
授权拷问:“商家,你咋信这个AI是我派来的?”
当一个Agent向航空公司发起订票请求时,航空公司如何100%确定,这个请求真的源于用户的真实授权,而不是一个被黑客劫持、或者出现bug后“自由发挥”的失控程序?如果无法验证授权,任何商家都不敢接受来自一个“机器人”的订单。
真实性拷问:“这个订单,真是我的意思吗?”
用户的意图是复杂的、模糊的,而Agent的理解可能出现偏差。如果我对Agent说“帮我订一张去‘Springfield’的机票”,它可能会订到美国几十个同名城市中的任何一个。当Agent把一份错误的订单提交给商家,并用我的钱付了款,这个交易的“真实性”又如何保证?
权責拷问:“真出了事,买错了东西,到底谁来背锅?”
这是最致命的问题。如果Agent交易出错,责任在谁?是用户指令模糊?是Agent平台技术有漏洞?还是商家系统对接有问题?在权责不明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纠纷,将是一场噩梦。没有任何一个金融机构或商业平台,敢于大规模涉足这样一个模糊地带。
这三大拷问,如三道枷锁,将AI Agent牢牢锁死在“信息助理”的身份上,无法成为真正能为我们处理事务的“全权管家”。
02
AP2协议并非横空出世,它是精心策划的“AI经济社会化”三部曲的最终章。回顾过去一年多的行业进展,你会发现一条清晰的进化脉络。
第一步:赋予“手脚” (MCP协议 - Agent-to-Tool)
去年(2024年)11月,由OpenAI的主要竞争对手Anthropic推出的MCP协议(Manus-Connected Protocols)开始引发关注。它的核心是解决Agent与外部世界“工具”(Tools/APIs)的连接问题。它就像是为AI装上了灵活的“手”和“脚”,让它能够真正去操作软件、调用数据、执行任务。
第二步:教会“语言” (A2A协议 - Agent-to-Agent)
今年(2025年)4月,谷歌推出了开放的A2A协议(Agent-to-Agent Protocol)。如果说MCP是让单个Agent拥有了行动力,那么A2A就是让所有Agent学会了一门“世界语”。基于这套协议,来自不同公司、不同平台的Agent可以互相沟通、分配任务、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普通人需要切换十几个App才能搞定的复杂工作。
第三步:颁发“经济身份证” (AP2协议 - Agent-to-Merchant)
现在,AP2登场了。当Agent拥有了行动的“手脚”和协作的“语言”之后,谷歌终于递上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样东西——在商业社会中进行价值交换的资格。AP2协议,就是这张通行全球的“身份证”与“信用卡”,它让Agent的每一次商业行为,都变得可授权、可验证、可追溯。
从连接工具,到连接同类,再到连接商业,一部AI Agent的“经济进化史”徐徐展开。谷歌的布局,显然是要将Agent从一个聪明的“数字生命”,一步步培养成一个成熟的“经济实体”。
03
AP2究竟施展了什么魔法,来破解前文提到的“信任三大拷问”?
答案的核心,不在于发明了某种全新的加密技术,而在于设计了一套精妙的、不可篡改的“数字证据链”。这个证据链的核心,叫做“授权书”(Mandates)。
你可以把“授权书”理解为一份经过区块链技术加密签名、具备法律效力的“数字公证书”或“委托书”。它通过“三步走”的方式,为每一笔交易都建立了无可辩驳的信任基础:
第一步:“意向授权书” (Intent Mandate) —— 锁定“想法”
当用户下达一个指令,比如“帮我抢下周泰勒·斯威夫特演唱会的门票,预算800美元以内,只要内场”,AP2会首先生成一份“意向授权书”。这份文件会清晰记录用户的原始意图、所有限制条件,并由用户进行数字签名。这相当于一份经过公证的委托合同,是整个证据链的起点。
第二步:“购物车授权书” (Cart Mandate) —— 锁定“事实”
当门票开售,Agent成功抢到一张符合所有条件的票(例如:内场A区5排3座,780美元)并将其放入购物车时,系统会立刻生成第二份关键文件——“购物车授权书”。这份文件详细记录了商品的精确信息、价格、商家等具体事实。在委托场景下,它会基于第一份授权书自动生成;在实时购物场景下,则会推送给用户进行最终确认。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它为这笔交易的内容拍下了一张不可篡改的“订单快照”。
第三步:支付关联 —— 锁定“交易”
最后,用户的支付工具(如信用卡)会被授权,但它支付的对象,不是商家,而是这份刚刚生成、经过验证的“购物车授权书”。这意味着,你的钱,只会为你授权的、经过事实锁定的具体商品付款,绝无可能被挪作他用。
从“想法”到“事实”再到“交易”,这条完整的证据链,完美地解答了“授权、真实性、权责”这三大拷问。每一笔钱的流动,背后都有一份不可否认的“数字合同”作为支撑。信任,就这样用代码被严丝合缝地构建了起来。
而为了让这套规则成为行业共识,谷歌展现了其巨大的生态号召力。AP2协议是一个完全开源的开放协议,其首批合作伙伴名单堪称豪华,超过60家全球各领域的巨头,成为了AP2的首批合作伙伴。我们能看到:
支付与金融巨头: 美国运通、万事达卡、PayPal、银联国际、蚂蚁国际、Revolut...
电商与旅游巨头: 阿里巴巴、携程、Etsy...
加密与Web3: Coinbase、Mysten Labs...
企业服务巨头: Salesforce、ServiceNow、Intuit...
这个阵容,几乎覆盖了未来Agent商业可能触及的所有角落。这清晰地表明,谷歌的野心不是打造一个封闭的支付工具,而是要联合整个行业,共同建立未来AI商业的底层信任标准。
这背后,预示着一场深刻的商业范式转移。未来的商业交互,将不再是“人”在各大平台的UI界面上费力地点击、比较、购买。而是在后台,你的个人Agent直接与航空公司的服务Agent、酒店的定价Agent、电商的库存Agent进行API层面的高速对话、智能谈判与安全交易。
结语
AP2的发布,不是一个技术更新的句号,而是AI全面接管商业交易的开始。它清晰地宣告,未来的商业竞争,将不再是App与网站之间的竞争,而是不同Agent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
要理解并回答上未来的Agent生态商业之战,已经远远超越了阅读任何一份公开报告或技术文档所能企及的范畴。
它需要与那些正在硅谷一线,亲手构建这些系统、定义这些规则、并日夜思考其商业边界的人,进行一场深度、私密、坦诚的闭门对话。而这,正是硅兔君的核心价值所在。
当您的团队为技术路线争论不休时,当您的投资决策悬而未决时,当您的产品战略陷入迷雾时……请记住,您所面临的困惑,或许正是某位专家早已跨越的征途。我们硅兔君相信:真实的一手经验,永远来自正在推动行业变革的人本身。
硅兔君拥有超过30,000名来自硅谷一线的大厂高管、核心技术专家、知名高校教授与创业者。他们不仅拥有深厚的行业经验,更深度参与着产业变革,具备鲜活、可信的一手洞察。
如果您需要针对特定的投资标的、战略方向或技术难题,与行业最顶尖的大脑进行一对一、可信赖的深度交流时,请立即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致力于为您搭建连接全球顶尖智慧的桥梁,助您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更具前瞻性的决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硅兔君”(ID:gh_1faae33d0655),作者:硅兔君,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