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乳品市场新动向,下一个增长极在哪?

零售商业评论·2025年09月17日 20:08
乳业巨头们如何寻找新增长极

截至2025年8月底,乳业上市公司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呈现出一幅复杂的图景。据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28家上市乳企营收总额同比下降1.05%,净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4.83%。这个曾经高速增长的行业,如今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

在弱需求背景下,乳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态势。头部企业伊利逆势增长创历史新高,一些企业却面临下滑,区域乳企继续承压。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在企业之间,更渗透到各个细分赛道。

行业整体承压,分化加速

2025年上半年,整个乳制品行业依然承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全国乳制品产量为1433万吨,同比微降 0.3%,较 2024 年全年 2% 的降幅已有好转,但整体需求仍显疲软。

图源:中商情报网

尼尔森 IQ 数据进一步显示,2025 年 1-5 月全国液态奶销售额同比下滑 7.5%,其中线下渠道大幅下滑 9.7%。线上渠道虽增长 4.8%,却难以弥补线下缺口。行业正经历从 “量价齐升” 向 “量稳价弱” 的结构性转变。

从头部乳企的半年财报来看,分化还在加速。

具体来看各大乳企的财报表现。伊利股份以619.33亿元营收持续领跑,实现营业同比增长3.37%,实现利润72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伊利的核心业务液态奶板块在2024年全年收入750.03亿元,同比下降12.3%;而至2025年一季度,降幅已收窄至3.1%,上半年进一步回升至2.06%,释放出市场逐步回暖的积极信号。

蒙牛乳业营收为415.6亿元,同比下降6.9%,降幅相比去年同期的12.6%有所收窄。净利润20.46亿元,经营利润为35.4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低温鲜奶业务实现超20%的增长,成为业绩中的一抹亮色。

光明乳业营收同比下滑 1.9% 至 124.7 亿元,归母净利润 2.2 亿元,同比下滑 22.5%,面临较大增长压力。还有中国飞鹤上半年营收91.5亿元,同比下降9.98%,净利润下滑46.66%。

区域乳企及上游牧场承压明显,"双降"(营收净利双双下降)"增收不增利"成为高频关键词。皇氏集团、燕塘乳业等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优然牧业、现代牧业、西部牧业等上游乳企则出现不同程度亏损,反映出产业链不同环节面临的挑战。

「零售商业评论」认为,乳业已进入存量竞争的新阶段,当前乳业仍面临随着人口红利消退,市场需求饱和与零售渠道持续变革等多重挑战,行业增长动力正在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细分赛道:低温鲜奶崛起,卷向B端

乳制品细分赛道也转向注重新鲜度、营养价值和功能性。

一个明显趋势是,常温液态奶下滑。据马上赢品牌CT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常温纯牛奶、常温酸奶销售额同比分别下滑13.44%和18.45%。这一方面源于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下对 “新鲜” 属性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受到植物基饮品等替代品类的冲击。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端常温奶产品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显示出消费分级背景下的市场机会。

另一面,低温鲜奶品类在逆势增长。2025 年第一季度低温鲜奶、低温酸奶不仅市场份额同比提升,销售额还分别保持 2.51% 和 2.58% 的正向增长,成为行业内更具活力的板块。

上半年,蒙牛低温鲜奶业务同比增长超过20%,蒙牛旗下“每日鲜语”系列已经拓展出4.0鲜牛奶、优护A2β-酪蛋白鲜牛奶、沙漠有机鲜牛奶等多款产品,上半年低温鲜奶业务同比增长超20%。

伊利同样通过推出畅轻谷物爆珠系列、多种口味低温花生奶及金典4.0g乳蛋白鲜牛奶新品,实现低温白奶品类营收增长逾20%。

还有新乳业的低温鲜奶业绩也颇为亮眼,其低温品类销额同比增长超10%,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其明星产品“今日鲜奶铺” 实现双位数增长,“活润” 系列更是实现超 40% 的高速增长。

“如今年轻消费者在选购乳制品时,更倾向于选择更新鲜、更天然的产品,这使得以‘鲜活’为标签的低温鲜奶和低温酸奶需求持续攀升。”业内人士表示。

在我们看来,低温鲜奶的增长也得益于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和消费者对短保质期产品的认可,同时也反映出区域乳企通过差异化竞争获得的市场空间。

另一个增长型业务则是奶粉。

2025年上半年,伊利股份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同比增长 14.3% 至 165.78 亿元。蒙牛乳业奶粉业务收入达16.76亿元,去年同期为16.35亿元,同比略有提升。

这一表现与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密切相关,尽管出生率持续走低,但消费者对高端化、功能化奶粉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成人奶粉市场也在健康消费趋势下持续扩容。

「零售商业评论」认为,奶粉业务的增长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毛利率,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还将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盈利能力,成为乳企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此外,奶酪品类保持了近年来的增长态势。

比如蒙牛以妙可蓝多为主的奶酪业务在上半年实现收入21.36亿元,同比增长14.85%。其餐饮渠道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同比增长超过30%。这种渠道结构调整反映出奶酪消费场景的多元化趋势,从单纯的零食消费向烹饪原料、餐饮配料等方向拓展。

我们观察到,奶酪行业的创新正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产品形态创新,如奶酪棒、奶酪片等便携式产品;另一方面是风味创新,结合中式餐饮习惯开发出更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产品。这种创新方向的变化,标志着奶酪行业正在从引进西方产品向满足本土需求转变。对于奶酪行业的发展前景,业内普遍看好其成长潜力。

从市场精准角度看,另一个明显趋势,则是餐饮、茶饮、咖啡等B端市场正在成为乳企争夺的新战场。

据机构分析,B端乳制品市场的总规模已扩展至千亿级别,这个曾经被忽视的市场正在展现出巨大潜力。

以咖啡市场为例,各大连锁品牌如星巴克、瑞幸咖啡等门店数量不断增加,对鲜奶、奶油、芝士等乳制品的需求量巨大。华安证券推测,2025年咖啡赛道将为乳业带来265亿元的市场扩容,新茶饮对厚乳、奶基底的需求年增速预计超过20%。

国内乳企们纷纷展开与现制茶饮、食品企业等乳制品消耗B端的合作。比如君乐宝乳业集团已经与国内茶饮咖啡品牌展开战略合作,同时瞄准烘焙西点、西餐需求,推动高端稀奶油本土化研发生产。上半年君乐宝的B端收入占比,也从2024年同期的12%提升至22%。

蒙牛总裁高飞此前提到,蒙牛通过和星巴克、霸王茶姬等头部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带动了鲜奶产品的销量突破。今年上半年,蒙牛专业乳品客户覆盖率从30%飙升至60%,B端营收同比增长28%。

伊利则专门打造“伊利索非蜜斯”专业品牌,强化定制能力。今年上半年,伊利B端业务营收占比猛增至15%,毛利率较C端高出6%,旗下稀奶油在烘焙连锁市场渗透率提升至35%,逐步替代进口产品。新乳业则成为盒马、山姆等零售渠道的OEM供应商。

「零售商业评论」认为,B端市场能够为乳企提供更稳定的订单和更高的毛利率,但也对产品标准化、供应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于具备规模优势和研发能力的大型乳企更为有利。通过深化与餐饮、茶饮、烘焙等行业的合作,乳企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趋势,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链价值。

多维创新驱动增长

面对市场分化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乳制品企业正通过多维度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突破口。

在产品创新方面,乳企纷纷推出功能化、健康化、高端化的创新产品加速差异化竞争。今年蒙牛推出了100多款新品,主要瞄准美味和健康两大方向覆盖全部品类。光明乳业上半年推出27款新品,其中包括多款针对睡眠改善、骨骼健康、高蛋白等功能性乳制品。伊利 2025 年推出行业首款活性益生菌果蔬饮品,打造燃脂纤体小绿瓶、美容养颜小红瓶等细分产品,精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健康需求。

功能性益生菌创新也成为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方向。君乐宝通过益生菌的功能性创新,推出简醇吨吨桶酸奶,上市几个月迅速成为消费热点。

飞鹤下半年将继续深耕特医奶粉,推出三支水解奶粉,与无乳糖、早产儿奶粉一起完成特医产品矩阵。这些创新表明,乳企正从提供基础营养向提供精准健康解决方案转型。

渠道创新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融合的特点。传统商超渠道客流下降,新渠道快速崛起,为乳企带来了多元化增长机会。即时零售、零食折扣店、会员店超市等新兴渠道成为乳企密集布局的领域。

伊利的液态奶在新零售渠道的收入占比已达到30%。蒙牛深化仓储会员超市、零食量贩等零售新兴渠道的合作,多款渠道定制化和专供品已经陆续在京东、天猫、拼多多、胖东来、盒马、奥乐齐等上市。

比如蒙牛秋日限定新品“小鲜语生牛乳香芋奶”登陆山姆超市,刷屏全网并引发抢购热潮。“冠益乳早8吨吨桶”在山姆一经上市便成爆款,特仑苏200ml大师限定装新品联合华润、沃尔玛等系统举办新品发布会及快闪秀,产品月销售突破1亿元。

图源:小红书

再有就是AI数字化创新。我们观察到,物联网、大数据与AI技术正在深度融入乳品全产业链。比如蒙牛通过智能项圈实时监测奶牛健康数据,优化饲喂方案。飞鹤构建了智能饲喂平台,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奶牛个体的产奶量、泌乳周期、营养需求等参数,动态调整饲料配方。

「零售商业评论」认为,虽然短期内乳业面临挑战,但长远来看,中国乳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目前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不到世界平均的1/3,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渗透率不到5%。乳制品市场远未见顶。

未来的竞争将集中于产品创新、渠道变革和供应链优化,谁能把握健康化、功能化、高端化趋势,谁就能在行业新周期中脱颖而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零售商业评论”(ID:lssync),作者:零售商业评论,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美联储或降息25基点,点阵图及鲍威尔讲话引关注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