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编程专用版发布,独立连续编程7小时,简单任务提速10倍,VS Code就能用
OpenAI Codex编程智能体大升级:
推出GPT-5-Codex特化版模型,支持独立连续编程7个小时。
还有IDE插件版,在VS Code、Cursor中都可以使用Codex了。
新模型最牛的地方在于“真·动态思考”能力。
与GPT-5任务一开始就决定用多少算力的“路由机制”不同,GPT-5-Codex能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实时调整,可能在处理一个问题5分钟后,AI突然意识到还需要再花一个小时。
在测试中,OpenAI团队见证了GPT-5-Codex为了完成复杂任务,独立工作超过7小时,期间不断迭代实现、修复测试失败,最终成功交付。
早期测试用户Dan Shipper表示体验好多了,现在可以进行连续对话,像“我们在哪个目录?”这样简单的问题可以立即得到结果,而不是每轮对话都要等AI思考几分钟。
GPT-5编程专用版
首先来看变成专用版模型GPT-5-Codex。
它针对复杂的实际工程任务进行训练,包括从头构建完整项目、添加功能和测试、调试、执行大规模重构。
在SWE-bench Verified上的表现略优于原版GPT-5,在代码重构任务的成功率直接提升近20%。
新的动态思考能力体现在数据上更加直观,根据OpenAI员工内部使用情况统计:
对于简单任务,GPT-5-Codex输出token数比GPT-5减少了93.7%,也就是简单任务响应提速10倍。
对于复杂任务,它会花两倍的时间进行推理、编辑和测试代码,输出token量增加102.2%。
GPT-5-Codex还经过了专门的代码审查训练。在审查流行开源项目的最新PR时,错误评论率从13.7%降到了4.4%,高影响力评论的比例从39.4%提升到52.4%。它能理解PR的真实意图,遍历整个代码库和依赖关系,甚至运行代码和测试来验证行为。
在OpenAI内部,Codex已经审查了绝大多数PR,每天能发现数百个问题。
全方位升级的Codex生态
这次更新不只是模型升级那么简单,OpenAI直接重构了整个Codex产品体系,
重构后的Codex CLI现在支持图像输入,可以直接把截图、线框图、设计稿扔给它,让它照着实现。
在处理复杂任务时,Codex会用待办事项列表追踪进度,还集成了网络搜索和MCP等工具。
终端界面也做了升级,现在工具调用和diff展示更清晰。
审批模式简化为三个级别:只读模式需要明确批准、自动模式在工作区内有完全访问权限但工作区外需要批准、完全访问模式可以读取任何文件并执行带网络访问的命令。
新推出的IDE扩展把Codex直接带进了VS Code、Cursor等编辑器。还支持云端和本地无缝切换,可以在IDE里创建云任务、跟踪进展、审查完成的工作,所有上下文信息都能保持。
需要做最后修改时,可以把云任务拉到本地IDE,Codex依然记得之前的所有信息。
背后是云端基础设施的性能提升。
通过容器缓存技术,新任务和后续任务的中位完成时间缩短了90%。Codex现在会自动扫描常见的设置脚本并执行,还能在运行时通过pip install等命令获取依赖。在前端任务中,它可以启动自己的浏览器,查看构建结果,迭代改进,并把截图附加到任务和GitHub PR中。
One More Thing
这次升级的时间节点也非常巧妙,正赶上Claude Code因模型质量下降出现用户退订潮,本来就有很多用户开始尝试Codex。
OpenAI立马趁火打劫,升级成GPT-5版本,真刀真枪来抢AI编程市场了。
另外能不能帮微软把Copilot也升级一下,就在几个月前负责.NET Runtime项目的微软老哥还在受弱智AI的折磨。
参考链接:
[1]https://openai.com/index/introducing-upgrades-to-codex/
[2]https://x.com/OpenAI/status/196763690316503870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作者:关注前沿科技,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