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投资的网约车服务平台,要IPO了
出行服务市场,又有一家公司要IPO了。
据港交所文件,9月11日,盛威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盛时代”)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回溯盛威时代的历程,公司于2012年成立,以联网售票服务为切入点踏入市场。随着业务范围逐步扩大,2018年通过子公司盛智易联,成功将业务触角延伸至网约车领域。仅仅一年后,盛威时代与高德合作推出聚合网约车服务,该决策推动其网约车业务快速壮大,成为营收重要支柱。
据招股书,盛威时代现构建起多元化业务矩阵,聚焦城内与城际两大出行场景,涵盖网约车、客运及配套数字化解决方案,三大板块各有侧重且协同发展。
其中,网约车业务通过与高德等主流聚合平台合作获客;客运服务以科技赋能,凭“云站务”“客运达”等系统分别链接客企与乘客、提供定制化运营方案;数字化方案则包含软硬件开发、交付、维护及系统集成服务。
财务方面,截至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盛威时代的收入分别约为8.16亿元、12.06亿元、15.94亿元及9.03亿元人民币。同期,该公司实现毛利分别为5407万元、8589.3万元、5601.6万元及3708.8万元人民币。
来源:招股书截图
深入分析盛威时代的收入结构,不难发现其业务存在较强的“单一依赖”风险——超8成的收入来自网约车服务,而在网约车服务的收益中,又有高达9成依赖于与高德的合作。
招股书提到,盛威时代的网约车服务业务依赖其与少数主流聚合平台的合作。在整个往绩记录期间,高德是公司最大的聚合平台服务提供商。
截至2022年、2023年、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盛威时代通过高德产生的GTV分别占网约车服务业务总GTV的92.9%、89.5%、93.9%、94.5%。如此高的依赖度意味着,一旦高德调整合作政策、降低流量扶持力度,或自身平台流量出现波动,都将对盛威时代的网约车业务产生直接且重大的影响。
而盛威时代与高德的深度绑定,背后离不开阿里的“身影”——作为高德的控股股东,阿里早在多年前便已布局盛威时代,并通过持续增资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双方的合作渊源可追溯至2016年,当年盛威时代完成A轮增资,阿里巴巴间接全资拥有的阿里旅行(现更名为 “飞猪”)同意认购公司 933.38 万元注册资本,对应出资额为 7500 万元人民币,这标志着阿里正式入局盛威时代。
此后,阿里对盛威时代的投资不断加码。2017年,盛威时代启动A +轮增资,阿里旅行再次出手,进一步认购公司 666.7 万元注册资本,出资额约为5350万元人民币;2018 年,在盛威时代的B轮融资中,阿里旅行继续追加投资,认购146.35万元注册资本,对价约为3265.31万元人民币。经过多轮增资,阿里在盛威时代的股权占比持续提升。
来源:招股书截图
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阿里通过阿里旅行持有盛威时代27.01%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此外,创始人姜生喜、王嘉伟、成都盈创、盈创世纪、余浪先生、海岱柱石、陈树林先生、时代众成及时代信成于本公司股东大会上共同有权控制行使约42.20%投票权,为盛威时代一组控股股东。
对于盛威时代而言,此次冲击港股IPO不仅是一次融资机会,更是对其业务模式、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检验。如何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提升盈利水平,以及在阿里的资源支持下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将成为公司上市后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将决定其在出行服务市场的长远发展前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通IPO”,作者:韩文静,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