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为AI打造的搜索引擎崛起,信息获取范式将迎来新一轮转变
AI 正在创造全新的信息获取范式,Perplexity 和 ChatGPT 等 To C 的 AI 搜索应用,突破了谷歌在互联网早期定义的“十条蓝色链接”搜索引擎范式,让用户可以直接得到一个 AI 搜索信息后生成的高质量答案。
对于更专业的用户,OpenAI DeepResearch 等研究类 Agent,可以经过多轮的深度搜索,最终输出一份内容详实,真实可信的专业报告。
而在 AI 搜索应用背后,还有一个范式转移,那就是专为 AI 打造的搜索引擎,它们走在更前沿。它们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对世界全面、无偏见、高质量的理解,能让 AI 搜索到过去找不到的东西。
未来几年,AI 的搜索查询量将远远超过人类(来源:Exa)
近日,两家这种类型的公司接连获得了大额融资,其中 Exa 获得了 Benchmark 领投的 8500 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达到 7 亿美元,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Y Combinator 和英伟达继续跟投。
You.com 获得 Cox Enterprises 领投的 1 亿美元 C 轮融资,估值达到 15 亿美元。
为AI打造的搜索引擎,引领信息获取范式的新一轮转变
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的范式转变,每一次都带来人类社会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从文字的发明,纸张的发明,印刷术的革新,莫不如此。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征是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而互联网时代真正提升人类信息获取效率的应用是搜索引擎。
在 AI 时代,怎么进一步提升人类的效率,信息获取的范式还能怎么改变?Exa 和 You.com 这两家公司给出的答案是为 AI 打造搜索引擎,这个搜索引擎要比以往给人类设计的搜索引擎更快,更准。
就如 Exa CEO Will Bryk 所说:搜索引擎像谷歌是为人类设计的,而不是 AI。谷歌为人类的点击行为而优化,而 AI 需要的是一个足够强大和精准,能够检索出数千条包含最佳信息的搜索结果。AI 只追求最高质量的知识,而非 SEO 垃圾信息或广告。众所周知,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自然也是垃圾。”
而 You.com 创始人 Richard Socher 也表示:“如果 Bing 找不到某个东西,那么 AI 搜索工具们普遍应用的 SearchGPT (它依赖于 Bing) 也无能为力。因此,今天的所谓‘AI 搜索’,主要是在节省时间,它并非一个真正更强大的搜索引擎。”
这些为 AI 设计的搜索引擎是给 AI Agent 使用的,而 AI Agent 是可以并行运行的,一个人可以同时管理数十个 Agent,当搜索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升时,信息获取的效率当然会相应大幅提升。
本质上,Exa 和 You.com 都是 AI 原生的搜索基础设施,You.com 创始人Richard Socher 写道:“AI 模型今天非常强大,但它们需要正确的基础设施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这就像我们在拥有高速公路之前就造出了自动驾驶汽车。我们 You.com 正在建设的就是这些高速公路。”
但是在实现方式,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上,Exa 和 You.com 却走了不同的路径。
Exa:为 AI 打造的“纯粹知识源”
Exa 由一对哈佛校友 Will Bryk 和 Jeff Wang 联合创立,它们是 YC 的早期孵化项目。
Exa的创始人:Will Bryk和Jeff Wang(来源:Exa)
Exa 的技术核心是一个自研的神经网络搜索架构,创始人 Will Bryk 表示:“Transformer 模型通常用于预测下一个词。而我们训练搜索引擎,是为了预测下一个链接。” 其技术基于 “向量数据库和嵌入技术”,而非传统的关键词匹配。
它的主要产品是专为 AI 设计的搜索 API,定位为“AI 世界的数据层”;具体来说,包括:用于快速响应的 Exa Search API;用于全面搜索的 Websets;以及能执行多步研究并返回结构化洞察的 research API。
Exa 的 research API 在 SimpleQA 中取得 94.9% 的高分(来源:Exa)
在产品性能方面,Exa 打造了全球最快(自称)的搜索 API,响应时间低于 450 毫秒;它们的 Research API 端点在 SimpleQA 基准测试中取得了 94.9% 的高分。
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定位,那就是为 AI 打造的“纯粹知识源” 。
在商业模式上,Exa 向客户提供的是按使用量付费的搜索服务——摒弃广告,唯重质量。目前,Exa拥有 Databricks、Cursor、Notion 等头部用户。
Databricks 利用 Exa 的技术来为其自身的模型训练寻找大规模的训练数据集;Cursor 使用 Exa 来检索技术文档;而 Notion 则通过 Exa 为其 Notion AI 功能提供支持。
You.com:打造 Agent 时代的高速公路
You.com 由 Salesforce 前首席科学家 Richard Socher 和 Salesforce 的前 AI 研究主管 Bryan McCann 联合创立,在 Salesforce 期间,Socher 帮助构建了公司庞大的 Einstein AI 平台。
You.com 的创始团队(来源:You.com)
You.com 的产品,最初并不是现在的形态。2021 年它的初版产品仍然是传统搜索引擎,只不过它在 UI 上做了重大改变,它的搜索结果会按应用进行分类呈现,并且减少广告,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 GPT-3 等真正可用的大语言模型出现后,You.com 推出了 YouCode 和 YouWrite 等功能,能够根据搜索查询,生成或者根据提示撰写论文、博客文章。
在这个时候,它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最佳形态。
直到它探索出自己的最佳定位,一边为 AI 而非人类打造搜索引擎,一边推出 Research Agent(2024年)以及真正的旗舰产品 ARI (Advanced Research & Insights)时,它的融资开始顺利起来,在 2024 年和 2025 年分别获得 5000万 美元和 1 亿美元的 B 轮和 C 轮融资。
现在,You.com 的核心技术是其“与模型无关(model-agnostic)的 AI 操作系统”,它能使任何大语言模型都变得更准确、更值得信赖。
在产品方面,它有面向开发者的可组合 API 基础设施,包括 web 和新闻搜索、深度研究、图像搜索、私有 RAG 系统等一系列能力。
面向企业,它则提供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是深度定制的、能够直接解决业务问题的完整 AI 应用。
例如它的核心产品 ARI ( Advanced Research & Insights)是专为企业设计的尖端研究类 Agent,它能即时生成包含可视化图表、带注释的对比分析以及交互式数据图的精美 PDF 报告。它的研究速度比 ChatGPT 快 3 倍,平均响应时间仅为 3 分钟,而且能同时处理超过 400 个信源。
You.com 的产品 ARI 对比 OpenAI 的产品有 76% 的胜率(来源:You.com)
用一句话来总结,You.com 构建了 Agent 时代的高速公路:一个能够整合多源数据、为任务择优选用模型,并以企业级规模交付精准、可信结果的平台。相比 Exa 更专注做开发者背后的工具,You.com 则既提供工具,也为企业直接提供产品。
目前,You.com 的客户包括 DuckDuckGo、Windsurf、Harvey 等 AI 时代的头部公司,每月处理超过 10 亿次查询。
AI时代,创业者迎来搜索领域的颠覆性创业机会
Context is king,对于企业客户来说,单纯的通用模型很难直接带来效益,尤其是当 Agent 成为主要产品形式。Agent 想要自动为企业带来效益,需要高智能和高准确性,智能可以拆解为它对企业业务的深度理解;而高准确性解决的问题,类似于自动驾驶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假设一个 Agent 的每一步只有 95% 的准确率,那么任何一个包含 30 个步骤的工作流都无法可靠地运行,你必须将准确率从 95% 提升到 99.9%。
要让 Agent 贴近业务,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指的是与企业的业务高度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由人工搜集起来,对通用模型进行后训练,让通用模型变成一个微调过的垂类模型。
另一方面,如果 Agent 具有超强的搜索能力,能够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实时搜索到足够多,足够高质量的数据,来为 Agent/模型提供上下文(context),那么就有很大可能高智能和高准确性兼得。这项能力,对于 AI 应用走到各个垂类业务的深水区,非常重要。
AI 时代的到来,让搜索领域有了颠覆性的创业机会,无论是打造针对人类的 AI 搜索应用,还是打造针对 AI 的搜索工具,都还有巨大机会,尽管已经出现了 Perplexity 这样的百亿美元独角兽,但是从产品体验和市场渗透率来说,这个领域还在早期。
再发散一下,进入 2025 年,各大模型公司推出的通用模型开始 Agentic 化,工具调用能力成为模型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打造模型/Agent 在工具调用时使用得最多的那几类工具,也是很好的创业方向。
此外,对于创业者来说,无论是打造搜索应用,还是其他的 AI 工具,既可以选择像 Exa 一样打造极致性能的工具,用技术和数据飞轮打造护城河;也可以像 You.com 这样既打造基础设施,也推出自研的应用,与客户的工作流深度绑定,用客户的粘性和迁移成本作为护城河。这些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团队特点和业务方向来选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阿尔法公社”(ID:alphastartups),作者:发现非凡创业者的,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