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亿增资落地,一汽奔腾全面转型新能源,能否逆风翻盘?
图片来源:度哥
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公示,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增资项目于9月5日完成。
其中,原有股东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2.4亿元;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7.1亿元。战略投资者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
此次增资后,中国一汽及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对一汽奔腾的持股从86.1568%降低至79.0394%;悦达汽车集团的持股从1.9741%增至10.3358%;新增股东,南京地平线、农银金融和中国电信和分别持股0.6044%、6.0443%、3.0222%。
据悉,此次增资将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等,全面赋能关键战略举措落地。
在增资背后,一汽奔腾正加速新能源的布局。2024年,一汽奔腾销量达15.1万辆,其中,新能源产品销售8.3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5%。2025年1-8月,一汽奔腾销量达11.8万辆,新能源销量达10.1万辆,新能源渗透率突破85%。
拥有更多资源的一汽奔腾,能否在新能源领域站稳脚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增资加码新能源
对目前的一汽奔腾来说,新能源转型是已经是其提升销量的重要途径。
2006年,基于马自达6的全套底盘和动力系统打造,一汽奔腾的首款车型奔腾B70诞生。有数据显示,2006年-2010年期间,奔腾B70的累计销量突破了15万辆。
此后,一汽奔腾又陆续推出了B50、X80等新车。2014年,一汽奔腾销量达18.56万辆,同比增长46%,成为其高光时刻。但之后几年里,一汽奔腾的销量持续下滑,到2018年,一汽奔腾的销量跌下10万辆,仅剩8.86万辆。
而至今,奔腾B70都是一汽奔腾的主力车型。2024年,奔腾B70累计销量39277辆,占一汽奔腾总销量的26%左右,是其销量最高的燃油车。2025年1-7月,奔腾B70累计销量12444辆。
显然,奔腾B70在燃油车领域靠奔腾B70打天下,已丧失了一些产品竞争力。而布局新能源汽车,成为一汽奔腾再度赶上其他车企的机会。
事实上,几年前一汽奔腾就布局过新能源汽车。资料显示,2008年,一汽奔腾推出全混合动力HEV轿车奔腾B70HEV;后一年,又在上海车展上展出了B50 HEV混合动力轿车;2014年,在工信部公告的目录清单中,曾出现过奔腾B50纯电动版以及插电混动版的身影。
但一汽奔腾在新能源领域的试水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反响。面对愈发严峻的竞争环境,一汽奔腾开始引入战投。
2023年9月,一汽奔腾与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悦达汽车集团增资金额为1.6632亿元,持股比例为1.9741%。与此同时,一汽股份及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共同对一汽奔腾进行增资,增资总金额为50亿元。
据媒体报道,彼时一汽奔腾表示,募集的全部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能源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市场推广,加速一汽奔腾的新能源转型。据官方披露,2020年-2022年,一汽奔腾净利润分别为-48.60亿元、-37.58亿元和-20.97亿元。
2024年3月,一汽奔腾正式完成工商登记变更,由“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更名为“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完成股份制改革。
2025年4月,一汽奔腾启动新一轮增资。项目公告显示,若增资顺利,一汽奔腾原股东持股比例合计将不低于73.5%,新增股东持股比例合计将不超过26.5%。同时,公告披露2022年-2024年,一汽奔腾净利润分别为-20.97亿元、-29.58亿元、-43.47亿元。
间隔四个月左右,一汽奔腾的增资项目顺利完成,共募集资金85.5亿元。此次增资后,中国一汽及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对一汽奔腾的持股从86.1568%降低至79.0394%;悦达汽车集团的持股从1.9741%增至10.3358%;新增股东南京地平线、农银金融和中国电信和分别持股0.6044%、6.0443%、3.0222%。
一汽奔腾表示,增资主要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及渠道生态建设等,全面赋能关键战略举措落地。
由此可见,一汽奔腾对新能源转型的决心。
仍需要更多爆款车型
2024年,一汽奔腾启动品牌“全面向新”行动,明确了ALL in新能源的战略方向。根据一汽奔腾的规划,其未来三年将会在主流大众价区投放超过六款全新产品,根据用户使用场景需求提供纯电、混动等多种选择。
2024年5月,一汽奔腾推出纯电动微型车奔腾小马,共三个车型,售价2.69万元-3.19万元。上市当月,其销量仅1277辆,到第四季度,其月销量均超过12000辆,2024年全年销量达到57863辆。
同时,一汽奔腾2024年的整体销量15.1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8.3万辆。由此计算,奔腾小马为一汽奔腾带来了近4成的整体销量,近7成的新能源销量。
进入2025年,奔腾小马1月-5月的月均销量6700左右;6月-7月,销量回升至1万余辆。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2月,奔腾小马推出伶俐马以及玲珑马两款新车型,售价分别为4.09万元以及4.39万元;8月,2026年款奔腾小马上市,5款车型售价2.49-5.39万元,但懂车帝显示,其经销商报价1.99-4.89万元,显然,其在渠道上有所优惠。
但微型车竞争激烈,有五菱宏光MINI EV、长安Lumin等爆款车型。2025年1-7月,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198401辆;长安Lumin 86566辆,其销量均高于奔腾小马的55659辆。此外,还有QQ冰淇淋、吉利熊猫等抢占市场。
微型车利润低薄,也不利于塑造品牌形象,一汽奔腾要完成新能源的转型必须布局其他车型。据懂车帝,一汽奔腾目前在售新能源车型有奔腾小马、奔腾NAT、悦意03、悦意07。
奔腾NAT为MPV车型,主要面向出租、网约车等B端市场,其2025年1-7月总销量3840辆;悦意03为2025年3月上市的纯电SUV车型,官方指导价7.98-12.29万,其1-7月总销量10939辆;悦意07为5月上市的中型混动SUV,官方指导价7.98-12.29万,累计销量1135辆。
资料显示,奔腾悦意序列是一汽奔腾打造的全新新能源产品序列,将在2年内打造6款全新新能源产品,构建E、P、R三个产品矩阵,覆盖A0级至B+级,纯电、混动、增程等多种能源形式,充分满足消费者多元购车需求。但按照现有的销量来看,一汽奔腾仍需要打造出更多爆款车型。
一汽奔腾正在加速布局新能源产品,在增资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后,能否回到往日巅峰,也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圈能见度”,作者:卫河,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