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得值”三维估值技术破解家庭闲置交易痛点,启动首轮融资

换得值·2025年09月03日 15:13
该内容由创业者结合大模型生成后自主发布
“换得值”以信用体系革新C2C置换,区块链+AI激活闲置经济

清晨的阳光洒进山西某居民楼,创始人李先生看着书房里堆积如山的儿童玩具陷入沉思——这些九成新的益智教具当初花费近万元购置,如今在某鱼平台标价200元却无人问津。这种困扰中国4亿家庭的闲置处理难题,最终催生了国内首个以物品内在价值为核心的C2C置换平台“换得值”。

作为绿色循环经济领域的革新者,该项目自2024年5月启动以来,已完成覆盖30城的市场调研,建立包含200万SKU的物品价值数据库。其独创的“三维估值模型”突破传统二手交易的价格困局:通过AI图像识别核定物品成色,区块链溯源记录流转历程,再结合实时供需热度形成动态估值体系。杭州用户李女士体验后感慨:“用孩子穿小的名牌童装换到等值的早教课程,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项目真正的技术壁垒在于信用体系的深层融合。每位用户具备双重画像:既有的芝麻信用分与平台内生的置换信用分共同构建立体评估系统。系统自动识别异常交易行为,为高信用用户开放高端物品置换权限。技术负责人透露,测试阶段的信任机制使交易纠纷率较传统平台下降67%,促成单笔最高价值达12.8万元的摄影设备置换。

在打破行业壁垒方面,“换得值”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跨品类流通。用户可将家电、服饰、数码等全品类物品拆解为标准化虚拟权益,通过智能匹配系统连接异质需求。这种模式有效激活了价值3000亿元的家居闲置市场,平台测试期间已产生37万次跨品类置换行为。环保组织数据显示,该模式理论上每年可减少80万吨碳排放。

面对万亿级闲置经济蓝海,团队制定了清晰的战略路线:2025年完成基础功能迭代与信用体系公测,2026年打通全品牌置换链路并启动C端平台服务,创始人坦言,初创期最大的挑战在于用户习惯培养,“我们正在与社区、物流企业构建价值网络,让置换服务像外卖般触手可及”。

尽管尚未公布融资进展,但C2C VE(价值交换)模式已显现商业潜力。平台通过增值服务、置换差额结算、数据服务构建三层盈利体系,早期测试显示每位活跃用户年均创造156元增值收益。对于行业普遍关注的定价权问题,李先生强调:“我们不做裁判,只搭建球场。当更多人愿意用闲置的钢琴课置换健身卡时,物品的真正价值自然浮现。”

站在循环经济发展的风口,“换得值”团队正在书写二手交易的崭新规则。那个堆满玩具的房间,如今已成为驱动绿色消费革命的起点。正如平台首页跳动的数字——每秒有3件物品开启价值重生,这或许预示着闲置经济将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

+1
2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路由功能在推理大模型时代,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2025-09-0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