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骧科技弃A转港,创始人两次闯关前共套现1.5亿
一家射频芯片独角兽转道港股IPO。
8月29日,射频芯片前端厂商飞骧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开启新的资本征程。据悉,飞骧科技曾于2022年10月申请在科创板上市,但在2024年10月主动撤单终止了为期两年的A股上市进程。
来源:上交所官网截图
飞骧科技创立于2015年,彼时,国民技术计划对外转让“无线射频产品事业部”,飞骧科技创始人龙华及联合创始人潘清寿成立公司,以向国民技术收购射频产品事业部的射频功率放大器业务及相关资产、专利和专有技术。
如今,飞骧科技专注于设计、开发和销售射频前端芯片,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移动智能设备、Wi-Fi产品、智能家居及其他物联网、车载通信及卫星通信等。2020年,飞骧科技成为中国首家推出完全支持所有5G频段的5G射频前端解决方案的本土企业。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PA及PA集成收发模块的收益计,飞骧科技位居全球第五,在中国公司中排名第一;按2024年PA及PA集成收发模块的出货量计,飞骧科技位居全球第一。
射频前端芯片由功率放大器(PA)、低噪声放大器(LNA)、滤波器╱双工器及开关组成,其中PA为核心组件。如今,飞骧科技已经是是PA及PA集成收发模块的领先供货商。招股书显示,飞骧科技的收益主要来自PA及PA集成收发模块;集成接收模块、LNA和开关的销售;及配套产品产生的其他收益。其中,PA及PA集成收发模块是营收支柱。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 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飞骧科技分别实现营收10.2 亿元、17.17 亿元、24.57亿元及7.56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3.61 亿元、-1.93 亿元、7630 万元及1330万元。2024年,飞骧科技实现扭亏,但2025年前5个月,飞骧科技营收净利润均同比下滑。
来源:飞骧科技招股书截图
作为芯片赛道企业,飞骧科技的研发费用为重要支出。2022年、2023年、2024 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飞骧科技研发投入分别为1.63亿元、1.94亿元、1.84亿元及3858万元。
飞骧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并不顺利。据悉,在成立的前四年,飞骧科技完成了多轮融资,但作为当时掌舵人的潘清寿也与外部投资者签订了业绩对赌条款。初期持续的亏损,给潘清寿带来不小的压力,2019年8月,潘清寿将飞骧有限的控制权正式转让给龙华。而龙华为了“接盘”,借遍亲友方才凑齐7764万元的股权转让款。
因此最近几年,龙华出于个人资金需求频繁对外转让股份。据悉,在2022年7月至9月,即飞骧科技科创板IPO申请之前,龙华向澳威投资、嘉兴宁骧、扬州华骧、理想智胜、淄博毅源等5家机构转让股份,合计转让金额达9188万元。
招股书显示,上述交易的代价为每股人民币17.14元,乃由订约方根据市场状况及本公司的协议估值约人民币69亿元经公平磋商后厘定。进行上述交易的原因是受让人看好本公司的前景,而龙华当时亦有资金需求。
在2025年4月,龙华再次向建湖悦湖和嘉兴华宸转让股份,转让金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4986.75万元,成本分别为14.25元/股及16.25元/股。值得注意的是,在此1个月前,飞骧科技完成新一轮增资,经开同芯和建湖悦湖分别斥资3亿元和7800万元认购股份,而认购股份的成本为20.45元/股。
招股书称,考虑到龙华有资金需求,且建湖悦湖能以较低成本获取本公司股份,建湖悦湖将股份认购与股份收购捆绑对投资代价进行磋商。按照今年3月的增资情况,飞骧科技的估值约86亿元,进入独角兽序列。
如今,飞骧科技转道港股IPO,估值也已抬升至独角兽序列,飞骧科技这次能否在港股市场实现上市目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通IPO”,作者:邵延港,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