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华娱乐半年收入4.14亿,明星卡牌及潮玩助力,IP运营业务大增128%
近日,作为旗下拥有王一博等知名艺人的中国头部艺人管理公司,乐华娱乐集团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雷报据此获悉:
2025年上半年,乐华娱乐收入达4.14亿元,同比增长19.3%;归母净利润5809.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8.7%。
尽管乐华娱乐业绩表现亮眼,公司董事会却决定不派发中期股息。市场反应也相对冷淡,乐华娱乐股价绩后倒跌7.39%。
IP运营业务半年大增128%,明星小卡、WAKUKU表现亮眼
乐华的业务分为三大板块:艺人管理(收入占比86.2%)、音乐IP制作及运营(占比8.8%)和IP运营业务(占比5.0%)。
2025年上半年,乐华的【艺人管理】业务仍是收入支柱,主要来自安排签约艺人参与商业活动并提供内容服务,客户包括企业客户、媒体平台、内容制作商及广告传媒公司等,上半年营收3.57亿元,同比增长17.7%。
【音乐IP制作及运营】收入来自将音乐IP授权予音乐串流媒体平台及其他音乐服务供应商,以及出售音乐IP的数字和实体专辑,上半年收入3670.3万元,同比大增128%,主要由于音乐IP授权导致音乐串流媒体平台产生的收入增加。
【IP运营业务】成为最大亮点,该业务包括虚拟艺人开发、艺人相关衍生品及潮玩三大子板块,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暴涨128.0%至2060.6万元,占集团总收入的5.0%。
在“艺人相关衍生品”领域,明星小卡(艺人小卡)成为核心驱动力。通过策划活动及独家发行,乐华提升了受众参与度及销售业绩,增强了明星小卡作为“可持续内容驱动产品”的潜力。这一策略直接推动了衍生品收入的增长,凸显了明星IP在消费端的变现能力。
乐华的明星小卡业务通过“策划活动及独家发行”提升销售额,一方面,这与市场对稀缺性IP的追捧逻辑一致,小卡通常作为专辑赠品或活动专属福利,其盲抽机制和限量属性天然制造稀缺感,推动粉丝复购和二手市场溢价。
另一方面,这块业务增长还得益于乐华完善的艺人资源池(截至2025年6月30日,乐华旗下已有62名签约艺人及51名训练生)和内容运营能力。例如,报告期内旗下艺人吴宣仪、黄明昊等举办多场演唱会,为小卡发行提供内容场景。未来,随着自有艺人培训中心投用,乐华计划通过“提升艺⼈运营能力”,进一步放大明星IP价值。
在“潮玩”板块,WAKUKU等潮玩IP通过战略合作实现业绩突破。WAKUKU原本是潮玩公司Letsvan(深圳市熠起文化有限公司)旗下爆款IP,2024年12月,乐华娱乐子公司天津壹华与深圳熠起联合创立“与华同行”,作为WAKUKU等IP的孵化运营平台。
2025年3月,教育公司量子之歌以2.35亿元收购深圳市熠起文化有限公司61%的股权,Letsvan由此成为量子之歌的控股子公司,从2025年4月1日开始,Letsvan的运营业绩包含在量子之歌的合并财务中。7月31日,量子之歌又宣布,将通过现金与股票组合对价方式收购Letsvan剩余全部股权。8月3日,Letsvan启动战略升级,将原中文厂牌“熠起文化”更新为“奇梦岛”。
简单来说,WAKUKU作为一个原创潮玩IP,由合资公司“与华同行”孵化运营,LETSVAN主营IP设计孵化;乐华娱乐则提供明星资源及营销推广,用粉丝经济带动WAKUKU出圈。资本方面,与华同行由乐华子公司天津壹华控股51%,量子之歌则通过收购深圳熠起(持有与华同行49%股份)并控股其关联品牌LETSVAN,间接参与剩余股权的运营与收益分配。
据查询,WAKUKU单品曾几度登上天猫榜单盲盒热销榜单,截至发稿日,淘宝熠起旗舰店内WAKUKU毛毛潮趣系列销量超4W+,产品含单价39元~59元的娃衣、单盒89元的WAKUKU盲盒,以及售价148起的盲盒+娃衣组合套,总计已售4万+,销售额超过百万;miniso名创优品旗舰店内售卖的WAKUKU毛毛潮趣系列盲盒,第一弹及第二弹单价分别为69.8元及89元,累计已售2万+,销售额同样超百万。
IP消费的“甜蜜陷阱”?乐华IP运营业务毛利率下滑13.6%!加注虚拟艺人能成吗?
高增长背后,隐忧也随之出现,最直观的问题体现在毛利率上: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乐华娱乐【IP运营业务】毛利由去年同期的671.1万元增加86.%到1251.3万元,毛利率却由74.3%下滑至60.7%,同比减少13.6%。
乐华在财报中提到,毛利率下滑主要由于“与艺⼈相关衍生品及虚拟艺⼈开发有关的成本增加”。这表明乐华正加大资源投入以扩大规模,例如明星小卡的生产发行和WAKUKU的产品研发。管理层在财报中明确将“探索新的内容形式、扩大跨界别合作”作为未来重点,表明了其对IP消费赛道长期投入的决心。
然而,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是,一方面,小卡收入高度绑定头部艺人(如王一博、吴宣仪、黄明昊等),但财报显示【艺人管理】毛利率已跌破20%,下滑了1.6个百分点。若艺人经纪业务持续承压,与之同气连枝的“明星小卡”等IP衍生品业务或将失去内容根基。当策划活动、独家发行等业务的边际成本持续攀升,小卡的稀缺性溢价能否覆盖成本的问题将存疑。
另一方面,前文提到,乐华IP运营业务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之一是“虚拟艺人开发成本增加”。据了解,乐华娱乐是娱乐公司中较早系统性投入虚拟人赛道的代表之一,旗下拥有多个虚拟人项目。其核心项目A-SOUL(灵境少女)是由乐华娱乐与字节跳动联手推出、于2020年底正式出道的虚拟女团,2024年4月,乐华全资收购了该虚拟女团。
据悉,这些虚拟偶像虽能通过直播打赏、品牌代言创造收益,但每场活动需配备专业动捕设备及技术团队,成本比真人演出相对较高,同时,所有虚拟项目至今未能展现出独立于真人业务之外的长期变现能力。在AIGC冲击传统虚拟人赛道的当下,乐华仍将其列为重点,后续结果尚需观望。
海外业务:韩国市场扛旗,占收入10%,IP内容出海、IP消费“留守”?
多年来,乐华娱乐一直试图扩大全球版图。
2025年上半年,分地区来看,乐华娱乐在中国内地收入3.72亿元,占比89.9%;韩国市场收入4182.8万元,同比增长29.8%,占总收入的10.1%,增速高于集团19.3%的整体水平。
乐华韩国作为唯一具规模化的海外据点,其布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作为海外音乐制作基地,为TEMPEST等组合制作音乐作品,支撑艺人全球巡演,如崔叡娜横跨首尔、东京等5城的系列演唱会等。其二,作为演出落地枢纽,例如,2025年上半年澳门举办的《RE:Full of Youth》演唱会,依托韩国团队完成制作与执行。
此外,乐华的全球化策略呈现“内容出海”为主的特征,影视音乐内容渗透多国,如程潇主演的《向阳·花》《分手清单》等多部电影登陆澳、英、德等6国;吴宣仪主演的《五福临门》《淮水竹亭》及唐九洲主演的《爱你》等电视剧集覆盖港、泰、日、韩、美等多个地区;唐九洲数字专辑《PRE2EN7》于2025年3月全球发行等。
财报强调,乐华娱乐通过Apple Music、Spotify等平台“引领全球中文流行文化潮流”,却未同步提及艺人小卡、潮玩等IP衍生品在海外的渠道销售情况。可见,目前为止,乐华娱乐将集团的海外扩张等同于“艺人出境+内容分发”,乐华的IP消费业务仍“留守”于境内市场。
总而言之,长远角度看,若不能解决成本结构优化与全球化消费场景落地的双重挑战,乐华的IP消费突围恐将止步于账面上的增长。但毋庸置疑的是,乐华集团作为明星IP消费赛道的先行者,其现有实践已然证明了这条路径的价值与方向,为中国艺人管理公司的多元化变现提供了颇具参考价值的范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报”,作者:青崖,编辑:努尔哈哈赤,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