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货品牌与博主“开撕”

青眼·2025年08月27日 09:54
诗肤理起诉美妆博主T姐 质疑抄袭与骨胶原含量争议

国货美妆品牌与博主之间的“撕扯大战”再次上演。

近日,国货护肤品牌诗肤理发布了一则声明,就美妆博主“T姐尝护肤”此前针对品牌的不当言论,表示已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就被诉一事,该博主疑似回应称“说实话的我被告赔偿50万”。这是怎么回事?

博主硬刚品牌被起诉

据青眼号外调查,此事源于今年6月6日,“T姐尝护肤”在《抄袭都不会抄的“国货之耻”》的视频中,将诗肤理一款胶原眼膜与护肤品牌MTM labo(1991年成立)的一款眼膜进行对比测评,对前者包装设计、用料、功效等提出质疑。

具体来看,在视频中,她认为诗肤理眼膜的外包装颜色、产品形态等方面与MTM高度相似,“乍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兄弟”。

其次,该博主称诗肤理眼膜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指出其骨胶原含量低于MTM,但二者价格相差不大,并称因用料不足影响使用效果。

此外,她还对膜布生产商提出疑问,称目前知名品牌的骨胶原多采购自德国Medskin工厂,而诗肤理眼膜的膜布生产商位于浙江湖州。

据了解,“T姐尝护肤”为护肤博主,以美妆护肤产品测评为主,目前其在小红书拥有20.9万粉丝,获赞与收藏达116.5万。截至目前,上述“国货之耻”视频可正常查看,在小红书获赞超8000,收藏超1000,评论超200条。

随着该言论发酵,6月7日,诗肤理便发布声明,系统性回应争议。针对外观抄袭指控,诗肤理表示包装形式与眼膜形状均为厂商推荐常规设计,不构成抄袭。

上海彦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洋指出,此类眼膜多为常规形态,侵权界定难度大,细微尺寸差异亦不影响法律判断。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诗肤理眼膜产品包装色调、使用方法与 MTM相似度较高,质疑品牌的诚意。

关于膜布材质,诗肤理回应称采用德国升级膜材,胶原含量更高,与MTM产品膜布不同。

就被指“偷工减料”,诗肤理澄清从未宣传含“骨胶原”,准确表述应为“胶原”。此外,该品牌认为“骨胶原”概念缺乏依据,易误导消费者,德国厂家也从未使用该表述。

值得一提的是,6月17日,诗肤理创始人Elaine也曾发布视频回应此事。

不过双方之间的争端并未就此结束。8月25日,诗肤理再次发布声明,表示进行多次沟通无果、澄清无果后,已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定于9月16日开庭。今日,青眼号外联系到诗肤理品牌联合创始人,对方称,因案件尚未开庭,目前不便对外回应。

截自诗肤理小红书账号

同时,青眼号外也尝试联系该博主,截至发稿,未获回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诗肤理起诉声明之前,8月22日,该博主发布了一条名为《说实话的我被告赔偿50万!?鸡肋国货请暂停好吗?》,疑似回应该事件。

截自 T姐尝护肤小红书账号

在业内人士看来,博主提出质疑、督促品牌进步无可厚非,但“抄袭”“国货之耻”此类字眼具有强烈道德审判意味,极易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可能引发难以估量的品牌声誉危机,这或许是诗肤理品牌选择起诉的核心动因。

眼部护理火了

公开信息显示,诗肤理品牌创立于2019年,主要专注于熟龄肌的敏感及衰老问题。旗下产品涵盖粉底液、精华、护手霜、面膜等品类。

青眼号外注意到,诗肤理抖音账号粉丝数3.6万,累计销量6.5万,其天猫旗舰店粉丝达8万。本次争议所涉产品疑为“凝时眼膜套组”,于去年10月底上新。目前,品牌天猫官方售价568元,销量约800件。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护肤需求的不断升级,眼部护理已成为重点关注的领域,其中抗衰老更成为核心诉求之一。眼号外注意到,仅在小红书平台,眼部抗衰的话题总浏览量达3.1亿,互动量达76.8万。

据青眼情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眼部护理市场规模达265.46亿元,市场仍有增长潜力。在这一趋势推动下,美妆品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针对眼部及眶周肌肤的专项研究不断深化,推动眼霜、眼部精华、眼膜等细分品类创新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对于眼膜市场,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眼膜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需求旺盛,该品类主打抗衰、去黑眼圈等概念,契合多元消费人群需求,尤其吸引年轻熬夜群体与中年抗衰客群。不过他也指出,“国内膜布技术仍相对落后,不少品牌参仿德国技术。”

青眼号外观察发现,眼膜品类的确颇受市场欢迎。从天猫眼膜热销榜来看,排名前十的眼膜产品多数已售4万+件;抖音平台上多款眼膜产品销量超百万件,价格多集中于50–200元区间。

不过,眼膜市场目前主要由专做眼部护理的品牌及其他中小品牌主导。抖音上销量排行前列的眼膜产品均为中小品牌。尽管中国眼部护理整体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元,但眼膜作为细分品类仍处于相对小众的发展阶段,这意味着该赛道蕴含着巨大的增量空间和突围机会。

博主与品牌的博弈与共生

再回到此次事件来看,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美妆KOL与KOC的崛起,这些手握流量的意见领袖逐渐掌控了美妆行业的信息传播主导权,与头部KOL合作也早已成美妆品牌标配。

但近年来双方关系出现裂痕的案例频发,品牌与博主之间的博弈正在升级。诗肤理此次提起诉讼并非孤例,此前已有多个品牌因类似问题与博主对簿公堂。

有行业资深人士指出,质疑热门品牌成为部分博主获取流量、增长粉丝的途径之一,消费者往往先入为主质疑品牌。但另一方面,博主能够指出问题,也反映出品牌在宣传中存在漏洞,例如成分标注与实际检测结果不符等。

争议发生无疑会对品牌声誉造成短期影响。一位消费领域公关人士表示,此类纠纷在行业中并不罕见,品牌需及时启动危机公关,把握机会将危机转化为品牌展示的窗口。在有理有据的前提下,公开、透明地回应公众质疑,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理解。

某美妆品牌创始人则认为,博主与品牌本质是共生关系。绝大多数品牌均与博主保持合作,只是对象和方式有所不同。利益出发点不同,出现分歧也属正常,关键要在差异中寻求共识。

当博主的流量影响力开始挑战品牌的话语体系时,双方在内容边界、商业伦理和利益分配上的摩擦便不可避免。双方如何建立健康、良性的互动关系,共同推动美妆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业亟待解决的新命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眼号外”,作者:吴超凡,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阅读量第一的化妆品行业媒体,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

下一篇

马斯克5年投2万亿美元建5000万H100算力集群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