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亿,北京这家超级隐形冠军被卖:搞AI+财务
近日,众淼控股(01471)发布公告,拟以 1.65 亿元现金收购一家财务数字化公司——科创融鑫科技,估值约3亿元,出让55%股权。
这一举措不禁引人好奇:科创融鑫科技为何值得收购,财务资产数字化赛道又呈现出怎样的最新趋势与机会?本文将尝试剖析。
- 01 -
科创融鑫科技曾在新三板挂牌,总部北京丰台,是一家专注于财务资产数字化的专业服务提供商。
简单说,“财务资产数字化” 就是把企业里跟钱、资产相关的事,从“纸质记录、人工操作”变成用电脑、系统、数据来管理,就像给传统财务工作装了“智能大脑”,让管钱、管资产更高效、更安全、更清楚。
它的主要业务,围绕银行业现金资产数字化展开,主要客户是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比如,它有第二代货币发行物流管理系统,这就像是一个智能的货币发行“管家”。以前银行在发行货币的时候,很多流程都是人工或者传统方式,而这个系统可以让货币发行的物流过程更加数字化、自动化,能实时追踪货币在各个环节的情况。
比如从央行的发行库到商业银行的业务库,再到各个营业网点,都能清楚地知道货币的位置、数量等信息,就好像给每一批货币都装上了一个 “定位器”。
而此次收购方——众淼控股,是一家保险代理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简单来说,就是帮保险公司卖保险。它成立于 2017 年,当年收购了海尔保险代理。
根据收购公告,众淼控股收购科创融鑫科技能带来以下好处。
1、丰富业务产品线。
众淼控股的核心产品是卖保险,科创融鑫专注现金资产数字化。这种组合,就像一个商店原本只卖保险,现在又增加了与银行现金资产数字化相关的“商品”,产品线一下子丰富了起来。
2、加速保险代理服务的数字化升级。
科创融鑫既然能为银行提供数字化升级,自然也能帮助众淼控股数字化升级。
比如,科创融鑫的技术,就像一些先进的 “工具”,众淼控股可以把这些 “工具” 用到保险代理服务中,比如让保险理赔流程变得更快捷、更方便。
但总体来说,此次收购中,科创融鑫的估值表现一般。
根据同花顺财经数据,2024 年其全年收入 1.27亿元,同比下降 13.91%;净利润 3076.17 万元——PE倍数(估值/净利润)约为10倍。
- 02 -
目前,财务资产数字化赛道深受AI影响。
大语言模型在财务会计行业深度应用。在 2025 年接受调研的 1127 位财会从业人士中,有 69.03% 认为,在财会行业可以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而 2024 年这一比例还是 64.73%。
通过对大量财务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大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财务数据中的异常情况,为企业提前预警风险。同时,在税务筹划方面,大模型能够根据企业的业务情况和税收政策,提供更优化的税务方案,帮助企业合理节税。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表明,GPT-4 在财务报表分析方面表现出众,甚至能够超越人类分析师。
当然,行业的新机会不在于服务大型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在财务资产数字化方面的投入较大,应用也相对成熟。然而,众多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数字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这反而创造了增量市场。
在应用场景上,国内已经出现部分有效案例。
1、金融机构授信审批提效。
江苏银行基于大模型 “多模态” 理念,推出 “智能文档助手”。在企业授信审批环节,客户经理需处理营业执照、财务报表、税务记录、征信报告等多样材料,信息提取与整合工作繁重。
借助该助手,银行可自动归纳企业经营状况,并结合实时舆情信息,实现授信调查报告的智能生成。这一应用使工作效率提升 42%,预计每年节省客户经理 1.5 万工时,大幅提升企业授信效率,且已在移动端、PC 端双渠道落地。
2、不良资产管理优化。
基于 DeepSeek 模型,恒生电子升级了不良资产核心业务管理系统(AMCS)。在不良资产业务日常管理中,AI 辅助审批功能可快速从大量文本中精简信息、提炼核心数据,形成审批材料,减少人工操作延误与失误,提升业务决策效率。
3、国资管理智能化升级。
政务 AI 大模型 “虹小智” 围绕国有资产动态管理,在摸清家底、动态监管、盘活增值方面成果显著。在国资清查时,通过自动解析原始数据,建立涵盖土地、房产、股权等 11 大类资产的智能台账,某地应用显示清查效率提升超 10 倍,周期从按月缩短至按天计算。
4、智能财税服务革新。
畅捷通作为小微企业财税及业务云服务提供商,推出 AI 智能财税解决方案——易报税。AI 自动化处理发票、记账、报税等重复劳动,降低人力与时间成本,如引入易报税后,部分代账场景中 10 个代账会计的工作可缩减至由 1 人完成,极大提升财税服务效率。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铅笔道”(ID:pencilnews),作者:铅笔道,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