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出海东南亚的第一站,应该选哪个国家?
当中国企业纷纷探索出海之路时,选择正确的首站市场至关重要。这不仅决定了我们的出海第一关是否可以走得顺、走得稳,而且对后续的战略选择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在众多选项中,马来西亚凭借诸多独特优势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建材企业进军东南亚的理想起点。
“轰隆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塔吊林立的工地上,中国制造的钢材正支撑起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在柔佛州的新山特区,来自广东的瓷砖装点着崭新落成的智能工厂;在槟城的海滨度假区,浙江产的节能玻璃让五星级酒店熠熠生辉。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东盟装修材料近5年的出口年均增长35.6%,而作为核心成员国,马来西亚正处于这轮区域红利的中心位置。随着马来西亚政府6110亿林吉特(约1400亿美元)建设投资计划全面启动,这个被众多出海企业家称为“东南亚桥头堡”的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爆发性增长。
为什么第一站选择马来西亚?
东南亚增长跳板· RCEP核心成员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市场的枢纽位置,可以辐射10个东南亚国家,是出海东南亚的兵家必争之地!RCEP核心成员国的身份,让马来西亚企业的产品可以0关税进入多国,这在国际关税局势日益不稳定的今天,尤为重要。
政策利好· 政府背书的市场爆发点
马来西亚政府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2025年7月31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向国会提交“第十三个马来西亚计划”(RMK13),宣布将在2026-2030年间投入6110亿林吉特(约合1400亿美元),重点发展交通通讯、住房、绿色能源等领域。该计划特别强调“公平正义原则”,注重提升各族民众福祉,为外资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此外,马来西亚还将设立“特别旅游投资区”,加快建酒店、打造商业综合体,直接拉动建材、装饰、卫浴产品需求!
市场氛围友好· 宽松稳定的市场环境
包容开放的市场环境更令中国企业倍感亲切。马来西亚拥有庞大的华人社群,占全国人口约23%,中华文化影响深远。这种文化亲缘性极大降低了商业交流障碍。今年7月,深圳龙华区与马来西亚新山中华总商会合作设立“企业出海服务点”,仅一场对接会就促成8.68亿元人民币的中马企业意向签约。
基础设施升级·需求迭代的增量市场
从市场发展阶段看,马来西亚正处于基础设施升级的黄金期。根据“2030新工业大蓝图”,马来西亚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18%,直接带动瓷砖、卫浴等建材需求激增。住宅建设占建材市场份额的40%,商业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分别占30%与20%左右。
作为东南亚市场的战略支点,马来西亚的地位无可替代。作为RCEP成员国,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建材企业辐射整个东盟市场的天然枢纽。数据显示,中国对东盟装修材料出口额从2020年的380亿元猛增至2024年的12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6%。可以说,马来西亚正是对接东盟的桥头堡!
马来西亚需要什么?
中国家装建材的四大商机
深入马来西亚市场,中国建材企业将发现多元化的需求正在释放。结合当地建筑特色和发展趋势,四大类产品迎来爆发期。
传统建筑材料升级
马来西亚建筑行业对高品质钢材、水泥的需求持续旺盛。本地水泥生产企业虽然供应稳定,但在特种水泥和高端应用领域存在缺口。中国生产的陶瓷卫浴、建筑五金等产品,凭借高品质特性与品类丰富优势,已在当地市场占据可观份额。
智能家居系统爆发
随着马来西亚“智慧城市”计划推进,融合智能技术的建材产品需求激增。智能家居市场在2021-2026年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21%,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绿色建材政策红利
马来西亚在RMK13中明确承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减少45%。欧盟《建筑产品法规》也要求2025年起所有建材必须标注碳足迹。这就让“低碳改造”成为了一大刚需。
定制装饰材料热销
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催生了对特色装饰材料的旺盛需求。带有中式图案的装饰瓷砖、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门窗产品在当地市场具有独特吸引力。智能灯带等可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在东南亚市场销量激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居新范式”,作者:Big Bath,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