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第一城”争夺战,开启

动脉网·2025年08月20日 09:37
回归医疗的本质,在这场“脑机接口第一城”的争锋中,不仅仅是见证一座座创新城市的崛起,更是人类对自身潜能的无尽探索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7月底,美国的Neuralink向投资者展示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到2031年,公司每年有望为2万名患者植入芯片,年收入至少达到10亿美元。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全球关注,再次点燃了人类对“脑机共生”的期待与遐想。

曾经遥不可及的脑控幻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脑机接口的热度也随夏日气温一同持续攀升。

自《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脑机接口列为十大创新标志性产品之一后,北京、上海、四川、山东四省市相继出台产业行动计划,各地公立医院先后官宣进入脑机接口临床治疗阶段。

一场围绕未来科技制高点的区域竞赛已然拉开帷幕。

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更预示着——谁能率先实现技术转化落地,谁就掌握了未来产业的主动权。

在政策持续推进与技术加速落地的双重驱动下,脑机接口已不仅是科技大国间的创新之争,国内的区域竞赛同样呈现出百舸争流的激烈态势。

从科研资源的密集布局,到产业生态的加速构建,多个地区正在以差异化发展路径抢占未来赛道的主动权,共同向脑机接口产业高地发起冲击。

那么,怎样的城市才能称之为脑机接口高地?

01

两市一区:联合攻关、链式发展

脑机接口作为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典型代表,在诸多领域展现出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脑机接口“第一城”之争,不仅是技术实力的比拼,更是产业生态构建与资源整合能力的较量。

基于此,动脉网首先聚焦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大湾区三大地区,拆解其科研实力、临床资源、产业基础和政策制度要素,绘制出中国脑机接口产业头部城市的能力图谱,以期为其他城市在脑机接口产业的探索之路上提供思路。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动脉网制表

● 北京:减量发展,资源托举,反哺产业

北京在全球范围内都具备顶尖的科研资源与显著的人才优势。这里汇聚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院士,坐拥众多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了不可复制的智力支撑。同时,北京还集中了大量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或区域总部,产业集聚效应突出。

作为一座底蕴深厚的超大型城市,北京也面临着因城市功能过度叠加而产生的“大城市病”。基于此,北京自2017年便开启了转型之路,成为全国首个践行减量发展的城市,通过优化调整,退出一般制造业,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中提到,北京要聚焦精密制造领域的“电极、芯片、算法等核心技术”,在2030年打造“全球领军企业集群,形成1-2个产业示范区”,并构建“‘技术突破-平台打造-集群培育’全链条”。同时,还特别强调了脑机接口“工业”场景的运用,以期在构建脑机接口高地的同时,向前沿科技寻求生产力与效率的双向提升。

● 上海:产业先导,闭环生态,高密度产业链

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的上海,早在2022年9月便率先推出并实施《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成为我国最早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2024年,上海进一步聚焦五大未来产业的16个细分领域,编制“一业一方案”,率先推荐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方向的89个项目参与工信部未来产业“揭榜挂帅”,相关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脑机接口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交汇点。为了加速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2025年6月,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在上海启动建设。该区通过整合科研、临床、产品开发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创新要素集中布局,完善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环境。

此外,集聚区启动会上还成立了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与转化创新联合体、iBRAIN脑电数据联盟等协作机构,让脑机接口产业化成为改变大众生活的革命性力量。正如《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中所强调的,“以医疗级场景为核心……高质量脑控,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临床应用。”

来自上海的阶梯医疗作为国内首个完成注册性型式检验的植入式脑机接口企业,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逐步构建下游的应用生态。下游的应用生态就会类似安卓的应用中心,大家可以基于我们的标准化接口开发各种各样的下游外设的应用场景,终端厂商可以接入到这个生态里来。”这种开放式的生态构建模式,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解决方案,还将推动整个脑机接口产业上下游的应用拓展,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生活的步伐。

● 大湾区:生态链完备,制造业引擎强劲,仍存在隐形壁垒

在大湾区,深圳、广州等城市虽榜上有名,但如果仅看单个城市的基础,与北京、上海仍存在明显差距。但是,拥有“九市+两特区”的大湾区凭借各城市间的因地制宜,形成了完整的脑机接口产业生态。

一面是深圳的创新活力与广州的临床资源形成互补,并与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在制造业生态与供应链方面的支撑协同;另一方面,叠加高密度城市群催生出的丰富脑机接口应用场景,以及雄厚的资本与政策创新优势,大湾区为脑机接口产业提供了从基础研究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保障。

2025年6月的“粤港澳大湾区脑机接口创新产业联盟”成立研讨会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脑机接口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临床资源、产业链及国际化合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亟需成立大湾区联盟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打造国家级脑机接口战略布局的关键支点。

02

两省两市:特色鲜明,趁势而上

当前,脑机接口对地区发展的经济价值已初显。除了北京、上海、大湾区以外,四川、山东、浙江、湖北等省市也相继抛出产业行动计划,力求在未来的脑机接口产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动脉网制表

● 人口与工业大省,强调构建一体化链式平台

山东与四川均为人口与工业大省,拥有庞大的患者群体,以及齐鲁和华西两大全国顶尖医疗中心,更在医疗器械制造、生物材料研发等新兴领域拥有优势。

山东主要聚焦于非侵入式技术,但《山东省脑机接口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中已明确提出要“探索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临床重大疾病中的应用”,显示出其向技术深水区迈进的规划。

四川的脑机接口产业呈现出“双擎驱动”的特点。《四川发布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计划(2025-2030年)》中指出要“同步推进侵入式、非侵入式两种脑机接口技术路径”。

7月底,陆林院士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中心的成立仪式上,指出“山东当前缺乏能串联脑机接口‘科研-产业-医疗’一体化发展的链条载体,缺乏有效吸引汇聚省内外更多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企业跨界融合的平台。”而该中心的成立便旨在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体,加速山东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转化。

同一时期,四川脑机接口中试及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西部首个贯通“技术研发-中试验证-注册生产-场景落地”全链条的专业平台,目的是推动脑机接口产品在智慧医疗、养老助残、特殊教育等领域的落地应用,填补四川脑机接口产业链关键空白。

对此,新源脑科学COO吴佳珍表示,“成都市政府从去年起便高度重视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省领导也多次深入企业考察,意在以成都为核心驱动力,将四川打造为西南片区的脑科学中心。同时,政府还推出了配套资金、落地政策、免租场地等优惠举措,招商引资力度显著,对全国的脑机接口企业形成了强大吸引力。”

● 优势资源支撑产业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浙江省值得提及,从浙江大学脑医学研究所所长张建民教授开启中国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的先河,再到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潘纲教授在类脑计算芯片上的底层创新,浙江在侵入式脑机接口硬件、非侵入式系统、脑机应用等领域均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脑机接口发展关键里程碑,动脉网制图

2024年11月,浙大二院与智冉医疗合作,完成全球首例超薄柔性深部电极植入手术。智冉医疗CEO宋麒表示,“该款电极是全球唯一一款同时支持采集、刺激功能的柔性电极,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更丰富的证据。而这样的突破,需要研发团队和顶尖神经外科团队的共同努力。浙大二院在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的丰富经验,为我们的创新技术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临床验证场景。”

同时,浙江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凭借数字经济产值全国第一的优势,浙江正大力推动脑机接口技术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由浙大科技园与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共建的全国首个脑机智能产业园——西投启真脑机智能产业化基地,便是这一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该基地以脑机智能产业化为核心,覆盖脑机+生命健康、脑机+AI、脑机+新一代信息技术、脑机+智能制造等多个交叉学科领域,充分展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

而武汉的先发优势则更多体现在政策与产业集聚效应上。

《武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已将脑机接口纳入13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并且湖北还是全国首个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的区域,率先推动这一前沿科技迈入民生应用领域。这主要得益于省委领导班子对脑机接口产业的高度重视与前瞻布局,通过顶层设计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从而推动相关政策与产业集聚效应的有效落地。

依托中国光谷脑科学产业基地,武汉已形成涵盖电极器件、设备研发等环节的上下游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精测院等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脑机接口技术成果转化,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创新动能。

作为湖北培育的本土高科技企业,衷华脑机曾公开表示,“武汉的科教和医疗资源比较丰富,公司与武大、华科、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等都有交流合作,我们可以更快、更好地研发脑机接口芯片。”

03

全国跨区域协同活跃,盘活脑机接口大生态

综合来看,北京、上海等头部地区已形成相对完备的产业生态;而对于尚在发展中的区域而言,突破地理局限、加强区域间协同互动成为重要方向。

不少企业开始打破地域壁垒,开展跨区域布局:上海脑虎医疗在成都筹建超级工厂、上海韶脑科技在西安设立研产销为一体的分公司、深圳微灵医疗在成都锦江设立西南总部、杭州强脑科技在山东济南设立强脑智能子公司等。新源脑科学COO吴佳珍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跨地域、多层次的产业布局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新源脑科学的总部位于成都,未来还计划在上海设立新的研发中心、在深圳规划建设产线,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脑机接口的前沿研究者们将目光投向了院校所在地之外的城市:北京大学段小洁教授创立的深脑医疗落地江苏无锡、清华大学高小榕教授创立的神舞科技落地广东中山……

与此同时,脑机接口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联系愈发紧密,正在从单点创新向生态构建转型。当前,从核心芯片设计到柔性电极制造,从临床数据采集到终端设备组装,各地企业基于自身优势分工协作,如强脑科技与广东领益智造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关键硬件等达成长期合作,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闭环;厦门盈趣科技与上海零唯一思等四家企业共建“SPEED联盟”,为全球脑科学与脑机接口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个以脑电为核心的基础设施级数据集。微灵医疗创始人李骁健认为,“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形成生态闭环,围绕应用场景打造产业生态。只有明确了需求端,技术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需求,推动产业的发展。”

这些跨地域、多层次的产业活动,说明了一个问题:在脑机接口这一前沿交叉技术领域,单靠“一城一企”的单打独斗难以形成产业势能,唯有通过协同合作,才能汇聚各方技术、资源与产能优势,推动技术的快速突破与临床应用的规模化落地,进而构建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对此,智冉医疗CEO宋麒表示,“未来,随着跨区域协作深化,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格局将进一步强化中国在全球脑机接口领域的整体优势。”

04

15家专科病房已落地,规模化临床应用在即!

截至2025年7月31日,短短三个月,全国已设立15家脑机接口专科病房及研究中心。

尽管脑机接口技术与规模化临床治疗仍有差距,但这一批专业病房和中心的建立,不仅是技术落地的现实载体,更是中国抢占全球脑机接口科技与产业制高点,惠及神经及精神疾病患者的关键一步。

信息来源:公开资料,动脉网制表

“侵入式脑机接口的临床应用是一个高度复杂、资源密集、长期承诺的系统工程,亟需国内顶尖的临床研究和技术转化平台,在临床研究、技术验证及转化方面提供相应支持。侵入式脑机接口的临床应用,还需要顶级多学科专家团队的深度协作,以及依托顶尖的医疗基础设施来推进。”智冉医疗CEO宋麒强调。

微灵医疗李骁健也认为,“脑机接口企业需要与临床端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形成供需闭环。以往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多以模仿国外成熟产品为主,而脑机接口作为新兴技术,没有成熟产品可仿制,因此更需要在临床需求指导下进行研发。”

“医疗器械的开发必须以临床实际需求和医生的认知理解为核心牵引。唯有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更精准地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实际诊疗问题。”新源脑科学吴佳珍说到。

衷华脑机董事长黄立在6月底的“2025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前沿科技成果展”上表示,“未来三年,将携手医院共同开展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疾病诊疗、功能康复、智能医疗设备等领域研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由此可见,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构建“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产品验证”的闭环创新体系,通过医工深度融合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场景效果验证。除了上述十五家专业病房和中心之外,走在前沿的脑机接口企业也纷纷展开技术攻关,致力于提高技术的成熟度与安全性。

针对“规模化临床应用难题”,微灵医疗于近期推出全球首个专为临床研究设计的医疗级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定制平台,旨在与全国科研院所和临床医院共同探索脑机接口技术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与治疗,加速实现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转化和普及。

针对“电极移位导致信号分辨率下降的难题”,智冉医疗拥有全球独创的防脱落电极设计,能过有效防止电极与脑组织的相对运动,最大限度降低免疫炎症反应,攻克了传统电极长期信号采集不稳定的技术瓶颈。

针对“体内电池存在的对准与发热难题”,新源脑科学正在研发一款无体内电池的植入式神经调控产品。该产品采用创新的磁电转化技术,通过体外磁场变化产生机械能并转化为电能,彻底取消了传统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中所需的体内电池,从而有效解决电池的对准、发热及更换难题。

这些前沿创新探索与突破不仅展示出我国脑机接口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技术的迭代升级,更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以及未来脑-机连接的产业化普及铺平了道路。

05

写在最后

从古希腊德尔斐神谕中“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叩问,到192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首次记录人类大脑电活动的科学突破,人类对神秘大脑的每一次探索飞跃,都不只是工具的迭代进步,更是对自身与世界边界的重新定义。

而今,脑机接口技术正站在新的百年交汇点上,成为我们与“自己”对话的桥梁。

回归医疗的本质,在这场“脑机接口第一城”的争锋中,不仅仅是见证一座座创新城市的崛起,更是人类对自身潜能的无尽探索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作为城市的底色,每一个科研人员、每一个企业家、每一个患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场人类与科技革命贡献力量,共同创造一个让瘫痪者行走、让失语者发声、让盲人复明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章:

四川脑机接口产业:从“科技种子”到“产业森林”-四川制造

武汉:打造全球脑机接口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标杆城市-光谷生物城

对话阶梯医疗赵郑拓&李雪:对标马斯克Neuralink,脑机接口的价值比想象中更大-lPO早知道

当马斯克为脑机接口代言时,这种新技术正在大湾区落地-大湾区头条

科学家获陈天桥三千万投资,称愿意等30年,脑机接口这样接入长三角-脑机接口社区

盈趣科技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启动SPEED联盟计划,共筑脑机接口的“ImageNet”-盈趣科技

领益智造与脑机接口独角兽企业强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领益智造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中心正式成立-山东医科院-山东省医科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脉网”(ID:vcbeat),作者:季嘉颖,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服务未来医疗,公众号:vcbeat,关注可获更多最新好文~

下一篇

生成式AI与数据的融合应用,为企业提供了从外部用户运营到内部决策优化,再到全球化拓展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将通过挖掘消费者需求、提升运营效能、抢占海外市场,帮助零售消费企业重塑增长曲线。

4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