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开夫妻店,广东城中村跑出黑马,已有1800+店

咖门·2025年08月16日 11:36
用最原始的方式做奶茶

在茶饮店密不透风的两广市场,又跑出一个“千店级品牌”。

聚焦城中村/乡镇,只开夫妻老婆店,主打老红糖珍珠奶茶,产品低至7元/杯,近两年开出了1800+门店。近期,这个下沉品牌已经悄然进军上海、深圳。

茶饮如此内卷,这个品牌是怎么找到“市场缝隙”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还奏效吗?

“两广”又现黑马

这个品牌已开出1800+店

在两广的城中村和乡镇市场,一个来自“中国奶茶之乡”的品牌,正在快速跑马圈地,今年有望突破2000家。

这个品牌的横空出世,打破了我对行业的很多认知。

比如,在头部不断下沉、门店加密下,“下沉市场茶饮已然饱和”似乎已成行业共识,而这个品牌却在广东和广西的城中村、乡镇、工业区等渠道,4年时间开出了1800+门店。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怼怼 已获授权

又如,随着行业日趋成熟,茶饮被认为不适合“零基础”入场时,这个品牌坚持只做“夫妻老婆店”,拒绝职业加盟商。

相信夫妻店能吃苦,肯坚守。通过亲戚、朋友、邻里的口碑介绍,以茶饮行业最原始的模式拓店,“有的客户,一个家族开出几十家。”

再如,如今社会化营销已成每一家品牌的标准动作,而这个品牌在小红书上至今没有官方账号;短视频平台也很少发团购券;更不去追点评平台上的top榜单。

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好生意,一些门店营业至凌晨2点,最高峰时,一天营收1万以上;1800家门店,单店日均营收2000+。

因为房租低,夫妻守店人工低,“广东的乡镇和城中村,开一家成一家,一年利润基本在20万以上。”

这个品牌就是煲金珠,默默跑出千店规模,它有什么生意经?我和创始人卢全龙聊了聊。

聚焦城中村,只开夫妻老婆店

用最原始的方式做奶茶

很多行业人对煲金珠有点陌生,甚至会和众多老红糖珍奶品牌“分不清楚”。

事实上,在珍奶翻红的浪潮下,煲金珠从渠道、价格带、发展模式等方面做出了差异化,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

1、聚焦两广城中村、乡镇,避开竞争锋芒

“2021年,煲珠公在广西崛起时,我也看到了珍珠奶茶的机会,和煲珠公在城市商圈开店不同,我选择了广东的城中村。”卢全龙说。

2021年8月,煲金珠第一家店在广东中山的三山村开业,“这家店原本也做茶饮,一天营业额只有几百块,改造成老红糖珍珠奶茶后,营业额翻了至少十倍,最高峰一天一万多。”

这家店奠定了煲金珠的初代店型,聚焦乡镇、城中村,产品主打老红糖珍珠奶茶,价格带10元以下。

随后煲金珠开始以这个模型,在两广的城中村、乡镇、工业区快速复制,仅在广东就有200多家城中村门店。

早期卢全龙会先自己开店,门店盈利后再把店卖掉,后期逐渐转为加盟模式,但开店渠道仍专注下沉市场。

2、40多个SKU,杯均价不超过10元

即便是经济相对发达的两广地区,下沉市场依然需要一杯极具性价比的奶茶。

煲金珠一杯老红糖珍珠奶茶定价7元,所有产品杯均价基本不超过10元。品类十分丰富,包含老红糖珍珠、水果茶、酸奶、芋泥等多个系列,SKU多达40多种。

单杯不贵、选择多样、口感丰富,让煲金珠的客群十分宽泛,上至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下至10岁的小学生都是常客。

3、只做夫妻老婆店,营业至凌晨2点

这两年,茶饮行业的“抢人大战”持续,各大品牌都在争抢有资源有经营能力的专业加盟商,从而快速占领一个区域。

但煲金珠却几乎全是夫妻老婆店,“即便是毫无经验的小白也排斥,反而对专业加盟商更加谨慎。”卢全龙表示。

在他看来:夫妻能守店,早上开得早,晚上关得晚,有的能营业到凌晨两点,有的全年无休。

“当夫妻俩把身家托付到一家店里,一定会想尽办法守住这家店。”而且当一对夫妻通过一家店致富后,就会再开二店三店,他们的故事也会传到亲朋邻里中,从而吸引更多合作者。

“大部分夫妻都开了两三家店,平南县有一对父子,整个家族一共开了30多家门店。”

4、珍珠走“软糯”路线,珍奶占比超50%

卢全龙对产品也有独特见解。

老红糖珍珠奶茶的灵魂有两个:一个是珍珠,“和很多品牌主打珍珠Q弹不同,我们走软糯路线,只有软糯才更容易入味,咀嚼口感更好。

为此,他找工厂定制珍珠,“先手工搓成珍珠芯,再通过机器包皮,像做汤圆一样,这样红糖味提前进入珍珠芯,越嚼越有味,相比于一体成型的珍珠,更入味也不容易硬心。

另一个是老红糖,“市面上大部分红糖只有甜,香味不足,我们的红糖更注重香味,和工厂测试多次,炒出来的珍珠回香度很好,吃一口红糖味停留很久。”

目前,虽然有40多个SKU,但老红糖珍珠奶茶的销售占比超过50%。单品聚焦,对于原料流转、产品新鲜度都十分有利。

两广下沉市场已饱和

拓展至深圳、上海开店

今年,煲金珠在深圳、上海等地开出多家门店,“广东和广西都已经饱和了,要增长就需要走出去试试了。”

卢金龙也坦言,自己之前的“野生打法”做到了现在的规模,未来要跨区域开店,让品牌持续增长,就必须进行公司化转型。

目前,卢全龙已经将总部迁到广州,装修了新办公室,“我一直在学习,去年发展速度变慢,组织力也跟不上,各方面都慢下来了,要补补课再发力。”

卢全龙表示,在品牌建设、营销推广、门店空间、运营管控等方面,都还有太多提升空间,要补课的地方很多。

结语

煲金珠,作为早期借鉴煲珠公的众多品牌之一,从创始之初就是一个“贴地飞行”的品牌,无论是品牌、渠道、价格、还是拓店模式,都似乎和主流品牌不太相符。

但仍旧在市场中攫取到了自己的“金子”,开出了千家门店。

它的案例让我发现,商业没有绝对的正确,很多正确的对面也有一条可以走的路。

如今,行业内卷表面看是产品同质化、价格战,实际是发展模式面临转型的前兆,谁具备预判2年3年后存活的价格带,且具备参与竞争的产品能力和渠道能力,谁才能持续留在牌桌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咖门”(ID:KamenClub),作者:国君,36氪经授权发布。

+1
8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

10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