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崩了,597分读大专,高考再次见证历史
高考,再次见证历史。
曾被视为“生死线”的本科,遭遇“招生荒”。
在广西,“高考零分也能上本科”的传言刷爆社交媒体。起因是本科征集志愿公告中的一句话——“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限制,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
最终结果是,物理类部分院校进行了降分录取,其中降分最多的是39分。尽管门槛大降,还是招不满学生。
比如,湛江科技学院2025年计划招生9086人,但经过三次志愿征集后,仍有3000多个名额未招满。
本科遇冷的同时,一些大专院校却成了香饽饽。军警、医药、师范类专科学校的招生电话,被高材生打爆了。内蒙古2025年高考高职(专科)提前批,内蒙古警察学院024专业组物理类录取最高分,高达597。
这个分数,足足比内蒙古物理类本科录取线高出222分,足以考上985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却居然放弃985转投大专院校。
如此场景,直接刷新了我们对高考的认知。本专科分数倒挂背后,透露了什么时代信号?
01
录取分降到300多分还招不满学生的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是民办。
近年来,民办高校招生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广东23所民办本科高校中14所未招满,总缺额超2.5万人;陕西多所民办高校因缺额被迫降分录取,物理类最大降幅达30分;山东第二次志愿投档后民办本科仍缺额5932人。
除了志愿没招满外,民办本科还遇到一大难题:有些学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却不去学校报到。据上游新闻报道,广东白云学院(位于广州的民办本科)2024级1477名新生因未按时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或请假、未保留入学资格手续,拟被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看来,读民办本科没前途,不如回去复读或读大专。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截至2025年6月,中国已经有民办普通本科学校388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3所,占全国总数的31.4%。
曾经,这些民办本科帮助1000多万学生圆了“本科梦”,也培养了不少人才。
比如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就是民办本科(郑州西亚斯学院)的毕业生。在西亚斯学院求学期间,他创办了街舞队Color Style,主持拍摄《爱上西亚斯》系列视频,并成功淘得校园第一桶金,荣获2009年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标兵,为创业打下了基础。
然而,在时代车轮面前,民办本科正在节节败退。
一是,民办学校“蹭名校流量”的套路行不通了。
00年代,一些民办高校找了985高校当“靠山”,如“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这些独立学院的学位证书跟挂靠名校一模一样,高考400多分的学生享受985高材生的待遇。所以,这些民办本科很受市场欢迎,学费再贵也有人报。
但后来,华中科技大学等校的本部学生不断发起抗议活动,强烈反对“蹭流量”。在强大舆论压力下,这些独立学院被迫改名,“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武汉晴川学院”“广州新华学院”。
去掉名校光环后,这些民办高校招生吸引力迅速下降。
二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普通本科已经越来越不“值钱”。
2000年全国共录取150万名本科生,2010年这个数字涨到了351.3万人,2023年为478万人,涨了两倍。
本科毕业生越积越多,体面高薪的岗位却有限,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20年前,三本学生轻轻松松就能谋个事业编,如今连做外包都可能被嫌弃。
这个时候,人们自然会重新评估读民办本科的投入产出比。如果花十几、二十万读个民办本科(民本每年学费大约为2万-5万元),找工作都困难,意义还有多大?
更让家长们无语的是,一些民办本科还在悄悄涨价。广东科技学院和东莞城市学院2025年的最低学费为34800元,比2024年多了3000元。
有网友调侃,国家缺的不是大学生,而是大学生的学费。
02
相比民办本科的遇冷,部分大专院校却受到热捧,甚至有越来越火的趋势。
“内蒙古警察学院高职(专科)提前批”为什么被追捧?
看投入,该校学费每学年5000元,住宿费每学年1100元,表现优异的还能拿到各种奖学金;看产出,大部分毕业生都能进入内蒙古的公安机关,福利待遇较好、社会地位较高;甚至学制只要三年,比同龄本科生更早领工资。
除了军警类,医药、师范、电力、交通、信息工程类大专的就业情况也比较可观。
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江湖人称“大专里的小清华”,在全国用人单位中认可度极高。该校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对口华为、腾讯、大疆等一线科技企业。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是直属中国民航局的高水平专科院校,毕业生多进入南方航空、白云机场等国企。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二年稳居在97%以上,其“供电服务订单班”毕业生可进入国网湖北电力。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国企资源优势,构建了“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的特色培养体系。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铁路系统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高,每年大型国有企业、医院、行业龙头企业签约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近70%。
这些就业率较高的优秀大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些找不到工作的本科毕业生,甚至反向填报大专学校,回炉深造,“本升专”。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单独考试招生章程中,多个专业招生对象为本科毕业生。招生专业分别为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后发放专科毕业证。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些“本升专”的学生“开倒车”,但实际上他们也是在谋一条出路。
比起面子,面包显然更要紧。
03
放眼全球,放下学历本、拥抱职业技术教育,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
在韩国,政府强调“以现场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力求增加职业教育学生的实习经历和实践能力。2011年,当时的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与大韩工商会议所签订谅解备忘录,提出让企业和工厂等用人单位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与企业或工厂签署实习合同,提高用人单位与职业学校的黏性。
在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双元制,学生70%的时间在企业实习,30%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学生在两年半至三年完成考试后可以获得职业证书。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4%的双元制学生被培训企业直接聘用。
在法国,职业教育证书采取等级制,从5级(初级)到1级(高级)。
这些证书涵盖近450个专业相关的不同领域。拥有证书的技术类岗位毕业生起薪达2000-2500欧元(约合人民币17000-20800元)/月,较社会平均工资高20%。
韩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之所以能维持庞大的先进制造业,很重要的原因是全社会尊重职业教育、善待高级技工。
随着就业在教育规划中的权重不断上升,职业教育的热度,也可能会继续水涨船高。
一个冉冉升起的“智造强国”,本也需要更多“能工巧匠”。
参考资料
1、《广西高考招生0分也可报考?招生考试院:可以填报,并不是都可以投档》,潇湘晨报
2、《民办本科有的反超985,有的降分四次招不满,预警信号突出》,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Trend”,作者:王战新,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