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并购之最:深圳国资一把回笼115亿

超越J曲线·2025年08月13日 19:00
整体上看,今年7月份并购市场有升温的迹象。

上周末,投中嘉川团队发布了《7月并购报告》,数据显示, 2025年7月,并购市场出现了“量升价稳”的回暖迹象 ——291笔并 购交易 完成,同比增加近10%,总金额达117.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93%。其中,私募基金并购退出更是迎来小高峰,45支基金合计回笼143.6亿元人民币,创近一年新高。 

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发生在7月1日的这笔交易——TCL科技集团斥资115.62亿元人民币收购华星光电21.53%股权,卖方为深圳鲲鹏资本管理的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随着交易完成,深圳国资实现一次性回笼115.62亿元人民币,不仅成为当月并购退出的“单笔之最”,更占到7月基金并购退出总额的近八成。 

01.深圳国资,一举回笼115亿

先来说说7月并购最大亮点:深圳国资与TCL科技的那笔交易。 

2016年TCL科技子公司TCL华星牵头,联手深圳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三星显示合作设立了“深圳华星光电半导体”,以此推动深圳高端显示制造业的本地化布局。 

其中,深圳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实控人为深圳国资委)在2016年、2019年的两次增资中,一共出资了170亿元,占股40.67%。作为重要股东推动企业发展。 

2024年后,深圳国资开始逐步退出。先是在去年7月将持有的深圳华星光电半导体8.37%股权以42.08亿元的价格转让至TCL华星。然后又在今年上半年与TCL科技达成协议,出售手上的21.53%的股权,也就是这次在7月1号宣告完成的并购交易。 

在本次交易中,TCL科技以115.62亿元收购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持有的华星光电21.53%股权。 

按照交易方案,TCL将以“现金支付72.03亿元 + 发行股份43.59亿(每股4.42元)”的方式进行。即重大产业基金将获得72亿的现金和价值43.59亿的TCL科技的股票。 

完成此次少数股权收购后,TCL科技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约84.21%,进一步巩固了对这一核心面板资产的绝对控制权。 

深圳国资则依靠2024年退出42.08亿,和今年退出的115.62亿,共计回笼价值157.7亿的现金及股票。此外,基于华星光电537亿的估值,深圳国资剩下10.76%的股权仍有57.87亿的价值。 

这笔交易的金额在7月的私募基金并购退出总额中,占比接近八成,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了本月的退出高峰。不仅将直接增加深圳国资可支配的资金池,也为未来继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领域开展投资预留了充足的“弹药”。 

更重要的是,华星光电也为深圳国资的产业生态建设带来了长远的正面影响。在持股期间,华星光电在深圳累计投资近900亿元建设了两条业内最高级别的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形成了涵盖玻璃基板、驱动IC、模组封装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项目定位为全球最高世代线之一,标志着深圳在高端显示制造领域跻身全球前列。 

02.45支基金并购退出,回笼资金143.6亿

除了深圳国资的消息,7月并购市场的整体情况也可圈可点。

投中嘉川 CVSource显示 , 2025 年 7 月中国并购市场呈现 “ 预案量缩价升、完成量增价稳 ” 的格局。全月共披露并购预案 405 笔,同比下降 25.28% ,但完成交易 291 笔,同比增长 9.81% (见下图)。在金额方面,完成交易总额达到 117.29 亿美元,同比上升 23.93% ,显示出市场执行效率提升与信心逐步修复的特征。 

其中,兖矿能源收购西北矿业51%股权(交易金额19.62亿美元)、富乐德收购富乐华半导体(交易金额9.13亿美元)、京东方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交易金额6.76亿美元)等,都是本月大额交易代表。 

从行业来看,电子信息交易金额39.96亿美元、能源及矿业22.71亿美元、金融行业9.95亿美元,位列交易规模前三。 

从地域来看,陕西省凭借大型能源矿业交易位列并购规模全国第一,其规模为27.44亿元;广东则在交易数量上继续领先,一共有25笔交易。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整体市场仍处于结构性调整中,但在部分行业和区域,资金活跃度和并购执行力正在显著提升。 

当然,更亮眼的是本月私募基金的并购退出情况。

本月共有45支基金通过并购实现退出,较24年同期的22支实现翻倍增长,回笼资金总额143.6亿元,创下最近一年来的新高(部分案例见下表)。 

除了文首提到的深圳市重大产业基金的案例,还有两笔交易值得一提。 

一是,国家大基金将持有的广州兴科24%的股权,卖给了其母公司兴森科技,退出约3.2亿元。这家公司是国家大基金、广州科学城和兴森科技在2020年共同出资设立的。当时国家大基金认缴出资2.4亿元,占注册资本的24%。如今经过了5年的陪伴,顺利实现了退出。 

二是,兴橙资本、申能诚毅、国投招商、矩阵基金、君桐资本等机构管理的基金,同时卖出了富乐华半导体的股权,实现退出0.96-3.61亿元不等。富乐华曾在2022年寻求IPO,失败后就瞄准了并购。去年,上市公司富乐德(301297)以65.5亿元的价格,发起对富乐华半导体100%股权的收购,如今交易尘埃落定,背后投资人套现离场。 

整体上看,今年7月份并购市场有升温的迹象。对于部分投资机构而言,也是一个收获的时节。 

封面来源丨Unsplash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超越 J Curve”,作者:宋梓翔,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