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穷鬼寿司”,把日本寿司打下神坛
在上海外滩,今年流传着一个“恐怖传说”。
那就是,游客在外滩喝蜜雪冰城或用安卓手机拍照,会被东方明珠的隐秘射线当场击杀。原因无他,有损逼格。
同时在逼格文化影响下,上海“主理人”大行其道。中英混杂、埃塞尔比亚豆子、预约制、vintage等元素,浓郁到直冲天灵盖。
这些当然只是调侃。真实情况是,上海人也不想“装”了。
6月30日,日本第二大旋转寿司品牌KURA,关闭了其在中国大陆的最后一家门店。过去两年,它在上海开出3家门店,并信心满满地宣布“10年百店”扩张计划,结果连上海都没走出去……
人均100元的KURA识趣离去,客单价更低的“穷鬼寿司”趁势进军,有媒体发文写道:“日本‘穷鬼寿司’,争夺北上广”。
但这些日本“穷鬼寿司”,都要遇到一个难以逾越的中国地头蛇:N多寿司。
凭借20元的超低客单价,N多寿司开出3000多家门店,成为了寿司连锁全球门店数第一,也彻底粉碎了寿司的逼格。
日本人看到这个寿司界蜜雪冰城,绝对要被吓一跳。
01
路边摊老板,
被老饕们捧成“寿司一哥”
2023年8月,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国内日料店遭遇灭顶之灾。
为了活下去,一大波“中式寿司”相继出炉。
走在餐饮前沿的广东人,推出了白切鸡寿司、肠粉寿司、毛肚寿司……
寿司品牌“昊来了”,公开声明要专注中式寿司,不使用日本原料。主打产品包括酥皮脑花寿司、皮蛋三文鱼寿司、脆皮大肠寿司等。
殊不知,这都是N多寿司玩剩下的。在它店内,出现过鸭蛋黄寿司、炸虾手卷、螺肉军舰寿司、芒果军舰寿司、黑椒鸭胸握寿司、玉米手卷、香辣金针菇卷等等一系列“中式寿司”。
之所以画风如此清奇,和N多寿司创始人的经历有关。
创始人名叫董玉友。2003年,他17岁,跟着学厨师的老乡出来打工,从安徽阜阳农村来到城里,并在无锡一家日料店里第一次接触到了寿司。
2008年,当他把寿司手艺学到手后,马上萌发了创业的念头。据他所说,一是因为寿司利润很高,二是因为做寿司比较方便。
当时手里没多少钱,租不起店面,他只好摆摊创业。
刚开始时,原以为摆上正宗的日本寿司,在路边摊市场里肯定是降维打击。结果他却被现实狠狠扇了一巴掌,一天只能卖出几份。
为了搞清楚状况,他开始请往来的顾客免费试吃,并提出修改意见,“当时我们摆摊的点旁边就是中医院,我们就每个小盒里放两片寿司,装了一大兜,把中医院每层护士站全发了个遍。”
根据顾客反馈,董玉友渐渐摸着了融入群众的门路。
一是让食材更丰富更接地气,用大众喜欢的食材开发所谓的“中式寿司”。
二是听人劝吃饱饭。董玉友回忆说,有一位顾客特别喜欢吃日料手卷里的牛蒡丝,每次光顾,都让他“多加点、拼命加”,所以才有了这款爆品。N多寿司的“八大金刚”产品,有六个都是在他摆地摊时,由顾客研发的。
搞定完产品,他又开始琢磨营销,苦思冥想怎么能让人大老远一看就知道这是个不一样的路边摊。
于是,他一边开始规范操作,用厨师帽、白衬衫、黑领带、口罩给自己全副武装,同时安上玻璃隔板。另一边,虽然只是路边摊,他还慎重其事地取了“N多寿司”的品牌名,想了初代Slogan。双管齐下,瞬间在当时鹤立鸡群。
为自己造势抬身价这招,即使到了今天,N多寿司依旧用得娴熟。
例如它自称有个初心,“让寿司回归中国”。寿司起源于中国,发展于日本,它的使命就是让世界认识中国寿司。
谁能想到,几块钱的寿司里竟然暗含民族使命。
02
爆开3000家门店,多亏了“不洗碗”
2011年,“N多”寿司把“N多寿司”告上法庭,理由是后者侵犯了它“N多”的商标。当时消费者也是一头雾水,两家寿司店的店名、招牌、门店的装修上几乎一模一样。
当李鬼纷纷冒出甚至反客为主时,可见李逵的名气有多大。
据董玉友所说,他正式开店后,虽然只是几家6平米小店,但一年创造了80万的纯利润。所以说,被李鬼们惦记一点也不稀奇。
但是,要达成“让寿司回归中国”的使命,光靠几个暴利的小店远远不够。
只有做大规模,才能有话语权。
纵观中国的万店餐饮品牌,例如蜜雪冰城、正新鸡排、华莱士、瑞幸,都需要做到产品大众化、标准化,以及极致性价比。
为此,N多寿司走上了一条和大多数日本寿司店截然不同的道路。
最典型的区别是,日本寿司以生食为主,讲究食材的新鲜及食用的及时性,而N多寿司做的是“熟寿司”。这样一来,一方面食材更丰富、更符合大众口味,另一方面没有了生食,就少了一个配菜间及生产牌照,还能省钱。
后来N多寿司还成立了供应链中心,熟制食材彻底由工厂预制,门店只做“加热+组装”,效率进一步飙升。
其次是专攻“外带”场景,用董玉友的话说:“N多寿司就是做外带熟寿司的小店。”
大多数日本寿司店以堂食为主,有些店面即使身处寸土寸金的商圈也还会留出许多空间用来装饰,以提升逼格。N多寿司却抠得很,店面基本只有十几平米,大的也很少超过30平米,很少有堂食座位,大幅省下门店投资和运营成本。
而且在餐饮赛道,向来是“坐着吃不如站着吃,站着吃不如走着吃”,门店越小反而能让品牌有机会跑得更快。
说到底,要做大规模,必须先想清楚怎么做好减法。
减去所有不必要的流程和成本,才更可能实现标准化和性价比,把店面顺利复制粘贴到全国乃至全球。
正是基于这个理念,董玉友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不洗碗哲学”,他表示:“一家连锁餐饮店如果要做到1万家店,那就一定不能洗碗,如果需要洗碗,就很难做到1万家。”其实“不洗碗”的言外之意,也是尽力做减法,砍掉多余的经营动作和成本。
如今N多寿司不仅开遍全国,还开到了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
或许哪天可以进军霓虹国,当面给他们亿点点震撼。
03
N多寿司,没有挑战?
曾经有人问董玉友,N多寿司会面临什么挑战。
他的回答是,“应该是没有什么挑战的。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原则,把每家店都做好。”
这样的自信也不是空穴来风。N多寿司在门店数量方面领先同行,在性价比方面罕逢敌手,在产品创新方面更是高产似母猪。
2020年,N多寿司开了国内首家寿司类博物馆,馆内有一面“万种寿司墙”,可见在产品创新上下过多大心血。近些年人们关注健康饮食,N多寿司也是投其所好,比如开发出了“无米寿司”,主打一个低卡低脂。
所以在“寿司起源于中国,发展于日本”那句话后面,紧接着还有一句叫做“创新于N多”。
不过,虽然董玉友主观上认为没有挑战,客观上却是不可避免地被各路对手冲击。
《日料品类发展报告2025》显示,在国内市场,人均消费在80元-100元的寿司店占比仅7.9%,人均消费35元以下的寿司店占比高达53.7%。同时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全国共有超过2.5万家寿司店,近一年新增6901家。
这其中,除了N多寿司,鲜目录寿司、仓井外带寿司、池田寿司等品牌,不仅同样颇具规模,同时也做到了35元吃饱的高性价比。在社交媒体上,还能看到很多1元、2元、3元的寿司路边摊或门店。有的人直接开了1元寿司店,门店的名字就叫“1元寿司”。
相比之下,N多寿司在门店数量和客单价方面虽然还有优势,但也拉不开太大差距。
更何况,N多寿司并非没有短板,绝不至于“没有挑战”。
例如营销。N多寿司向蜜雪看齐,推出《N多的歌》品牌歌,自称“魔性洗脑”,同时推出5个寿司人IP形象,但最终效果和雪王天差地别。在抖音上搜“N多的歌”,甚至找不到相关视频,需加上“N多寿司”这一关键词才能搜到。
同样是寿司店,近两年在国内大排长龙的寿司郎,被称作是“寿司界迪士尼”,对小孩或成人顾客都是花活不断,以至于一个稀有的寿司郎手办,在闲鱼上能卖出上千元的高价。
此外,口碑也是N多寿司需要时刻注意的点,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其食品卫生问题的反馈不算少。
当行业第一在各方面大幅领先,自然可以说是没有挑战。但当自身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那么不仅要自我升级,对市场对同行也仍需警惕。
特别是做“穷鬼生意”,要么做到没有对手,要么处处是对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错刀”(ID:ijincuodao),作者:祥燎,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