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营收增836.7%,文远知行发布二季报

赛博汽车·2025年08月01日 08:04
单车经济性持续改善,商业可行性日益清晰。

7月31日,文远知行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

最亮眼的数据来自Robotaxi业务——营收459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36.7%,创公司成立以来单季度新纪录;Robotaxi业务占二季度营收比例大幅提升至36.1%,创2021年以来单季度历史新高。

在Robotaxi业务的拉动下,文远知行总体财务表现也展现出高增长态势——总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60.8%,毛利3570万元,同比增长40.6%。

不过,文远知行还未实现盈利,当季亏损4.06亿元,同比亏损有所收窄。

文远知行的前景很大程度取决于Robotaxi。而这一赛道迎来了特斯拉这样的对手,文远知行如何应对?

Robotaxi大增长

最近,文远知行在Robotaxi上好消息不断,但是更加精明的投资者会问:财务表现怎样呢?

二季报给了一个漂亮的回应。

文远知行CFO兼国际负责人李璇说,随着Robotaxi业务在包括阿布扎比等区域的国际布局不断拓展,单车经济性持续改善,商业可行性日益清晰。“在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我们正迎来关键拐点——高效运营一支具备可持续单车经济模型的Robotaxi车队正成为现实。”

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李璇进一步阐释了Robotaxi业务营收增长的原因。

李璇说,首先是车队扩张,更大的车队规模将直接转化为更高收入。

其次,文远知行的Robotaxi业务有“三重增长引擎”:以硬件销售为起点,随后是服务收入,再到收入分成。“硬件销售是当前增长的基石,而随着运营成熟,服务收入和分成模式将带来长期增长空间。”

第三,文远知行聚焦单位经济效益更优的市场,尤其是每公里单价较高的地区。这是高效扩大收入的关键因素。

哪些地区更好赚钱?

李璇表示,中东、新加坡、欧洲等地区的市场潜力和单位经济效益对Robotaxi部署极具吸引力.

确实,文远知行在这些地方布局明显加快。

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文远知行的Robotaxi车队规模自2024年以来增长到3倍,总服务范围覆盖阿布扎比近一半核心城区,订单量预计翻倍。而且,文远知行计划在此开启中东首个纯无人Robotaxi道路测试。

在迪拜,文远知行最近与Uber、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签署合作协议(下图),在迪拜部署商业化Robotaxi出行服务,预计今年内开启试运营,计划2026年开启纯无人Robotaxi商业运营。

在沙特利雅得,文远知行旗下Robotaxi获得沙特首张自动驾驶牌照,这是沙特首个Robotaxi试运营服务,也是目前沙特唯一的Robotaxi试运营服务。

至此,文远知行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旗下产品拥有六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

在中国本土,文远知行也携手奇瑞、锦江出租获准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基于法规的主驾无人公开道路载人自动驾驶出行示范应用服务。

在拓展Robotaxi过程中,文远知行很少单打独斗,往往联手战略合作方推广。

文远知行CEO韩旭表示,文远知行的战略是与市场顶级出行服务商建立深度共赢的合作关系。“我们专注于擅长的领域,即研发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而强大的合作伙伴将发挥其在运营维护、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方面的专长。这种合作将构建一个联盟,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他举了多个例子,包括和UBER(优步)的合作。“我们与优步的合作不仅包括其二次投资,还为我们联合进入国际新市场树立了典范:我们提供自动驾驶技术,他们则带来中东地区的全流程运营能力。”

韩旭认为,这一策略的优势是抢占先机。“通过与强大的本地及全球运营商合作,我们不仅缩短了上市时间,还构建了一个集尖端技术与成熟运营于一体的可扩展生态系统,这正是我们实现规模化的方式。”

如何与特斯拉竞争?

近期,Robotaxi行业最热的事件,就是特斯拉正式加入。文远知行该如何与这样的巨头竞争?

韩旭表示,Robotaxi是一个至关重要且市场潜力巨大的领域。过去10年,每天都有众多竞争者进入。“2017年我们成立时,就有许多知名巨头和初创公司投身其中。”

“Robotaxi的竞争已持续8年多,而文远知行在这8年中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和Robotaxi公司,业务扩展到10多个城市和多个国家,在6个国家持有许可。因此,我们对自身竞争力充满信心。”

韩旭认为,让文远知行脱颖而出的,是提供安全、可靠、规模化公共交通服务的能力。“我们从2019年开始提供公共Robotaxi服务,自豪的是,在过去2200多天的运营中,没有因自动驾驶系统故障导致的监管处罚,这是非常出色的安全记录。”

展望未来,韩旭认为文远知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

在技术方面,文远知行推出了HPC 3.0 计算平台,是全球最先进的;产品和算法方面,文远知行适应性极强,在部分城市,能在两周内从零基础完成部署;模式方面,文远知行已成功构建了与本地合作伙伴的共赢模式。

文远知行最近推出的HPC 3.0 计算平台颇为抢眼。它是全球首款搭载NVIDIA DRIVE AGX Thor X芯片的Robotaxi平台。在两颗NVIDIA DRIVE AGX Thor X芯片加持下,平台可提供2,000TOPS AI算力,远超友商的500-1000TOPS。

而且,这一平台是100%车规级计算平台,还能助力GXR自动驾驶套件成本下降50%。

目前,HPC 3.0 已经搭载上车上路运营了。韩旭表示,借助这一增强型计算平台,他们在北京亦庄推出了突破性的“任意点上下车” 功能——只要符合市政规定,用户可以在任何允许的街道上下车,用户体验因此大幅提升。

关于技术路线之争,韩旭表示,无论采用哪种方案,最终都必须提供安全可靠、价格亲民、用户体验良好且使用率高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需要强调的是,全球目前只有一家公司能同时做到:一是用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二是为量产车提供自动驾驶系统——那就是文远知行。我们能提供从 L2 + 到 L4 的全系列自动驾驶系统和算法。”

“我们的L4级车辆已在北京和广州实现无安全员运营,表现优异,可与 Waymo在旧金山、洛杉矶的运营相媲美。我们已构建了最先进的端到端模型,正如之前提到的,我们还在整合基础大模型——我们的自动驾驶系统已被多家主流车企采用,用户体验非常好。 ”

韩旭非常自信,“通过同步推进L4级和L2+级自动驾驶技术,我们正在打造一个有望突破传统自动驾驶系统性能瓶颈、实现更高泛化水平的技术平台。这正是我们能支持广泛城市出行应用,并成功在10个不同国家、各种条件下部署的原因。 ”

多产品优势、劣势

Robotaxi业务增势很猛,但也只占文远知行36.1%比例。

和其他 Robotaxi公司不同,文远知行有广泛的产品线。既有量产汽车的L2产品,也有L4级自动驾驶。L4级自动驾驶中,除了Robotaxi,还有Robobus(自动驾驶小巴)、无人物流车、无人环卫车。

Robobus方面,文远知行在新加坡开启东南亚首个Robobus纯无人运营,领跑东南亚智慧出行市场;在沙特部署Robobus,覆盖埃尔奥拉等多个区域;在法国巴黎连续两年为法网公开赛提供Robobus接驳服务,并开展欧洲首个夜间自动驾驶小巴接驳服务。

无人物流车,文远知行的W5获得中国广州市黄埔区首张无人驾驶装备道路测试牌照。

而文远知行的无人扫地机S1首进沙特,于利雅得落地中东首个智慧环卫商业化项目。

产品线这么长,为什么不集中到Robotaxi?

韩旭表示,虽然是多产品,但文远知行采取“一个平台” 策略——即打造通用平台 “WeRide One”。

韩旭认为,这一战略的拥有多重优势。

“首先,它让我们能获取大量高质量的多样化数据。也就是说,无人驾驶清扫车或无人驾驶巴士收集的数据,也能用于优化Robotaxi。”

尤其是大量“长尾边缘场景”,无法保证仅通过Robotaxi就能捕捉到。“但如果我们有遍布城市的无人驾驶清扫车和无人驾驶巴士,捕捉这些珍贵边缘场景的概率就会提高4到5倍,从而不断优化系统。”

其次,从市场扩张角度看,并非所有市场都已准备好迎接全面的Robotaxi服务,这是现实。“以巴黎、新加坡和日本为例,这些地区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公共交通劳动力萎缩的问题。对他们而言,无人驾驶巴士往往是自动驾驶的切入点。从短途接驳起步,有助于建立公众信任,也让监管机构有时间制定合适的框架,这是避免新技术‘冷启动难题’的明智之举。”

韩旭还拿自己举例子。正因这些产品,文远知行已与多国政府建立合作。“我被任命为新加坡自动驾驶委员会成员。”

“凭借这些产品,我们获得了更多机会,数据收集效率大幅提升,供应链规模效应也显著增强。我相信这一战略是文远知行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过,Robotaxi显然是文远知行的增长引擎,也是将文远知行带向商业成功的最大希望。

李璇透露,文远知行在国内正稳步推进Robotaxi牌照的获取和业务扩张,在国外,正快速行动,抓住“发达国家”的早期机遇。“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将全球车队规模扩展到数百辆,明年有望达到数千辆,重点聚焦需求、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都已到位的市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赛博汽车”(ID:Cyber-car),作者:邱锴俊,编辑:章涟漪,36氪经授权发布。

+1
1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文远知行
我要联系
L4级自动驾驶出行方案提供商

下一篇

盘点AI在企业落地应用中的五大矛盾

19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