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青岛AI博士把公司30亿卖给英伟达黄仁勋

美股投资网·2025年07月31日 10:21
从青岛到硅谷

在AI迅猛发展的浪潮中,一场以人才为核心的全球竞争愈演愈烈。最近,英伟达以超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亿元)收购了AI初创公司CentML,震动了整个行业。

CentML由“95后”华人博士王尚(右一)与其导师纳季·佩基门科教授(右二)共同创立,这一交易不仅体现出AI技术的巨大市场价值,更揭示了全球科技巨头对顶尖AI人才的迫切渴求。

随着生成式AI、算力基础设施和模型优化技术的飞跃发展,年轻一代科研人员正成为引领技术突破的中坚力量。王尚的快速崛起,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甚至曾明确将“30岁以下的AI专家”列入其重点猎才名单,反映出年轻AI精英在当代科技叙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未来创新主导权的归属。

CentML的收购案背后,也体现出一种深层次的战略逻辑:企业不再仅仅通过并购获取市场份额,而是直接锁定团队和人才本身,将其知识产权与研发能力内化为核心竞争力。在人工智能这样一个人才密集型行业,顶尖工程师和研究者的价值,有时甚至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本或技术资产。

从青岛少年到硅谷战场

王尚的成长轨迹充满传奇色彩。他毕业于青岛二中,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硕博连读项目,并获得Adel S. Sedra金奖等多项荣誉。在创办CentML之前,王尚曾在谷歌、华为实习,并在英伟达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专注于GPU性能调优与深度学习编译系统的研发。2022年3月,他与导师根纳季·佩基门科教授共同创立CentML,致力于通过软件层优化显著降低AI算力成本。

CentML的技术核心是Hidet编译器,一个专门为AI模型与底层硬件之间“翻译”而生的优化平台。它可以自动融合操作符、调整调度策略,并通过CUDA Graph技术释放GPU潜能。测试数据显示,Hidet最高可将AI推理速度提升至原有的8倍,大幅减少计算资源消耗。这项源于多伦多大学与AWS合作的研究成果,后来与PyTorch 2.0深度集成,成为AI基础设施优化的重要突破。

CentML在融资节奏上同样堪称范例:2023年3月完成350万美元Pre-seed轮融资,同年10月迅速获得2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估值一跃至1亿美元,英伟达就是主要投资者之一。短短一年间,CentML便从学术项目成长为估值亿级的明星初创企业,最终以超4亿美元高价被英伟达收购。值得注意的是,王尚曾在英伟达工作,又接受英伟达的早期投资,最终再度“回归”英伟达体系,这种“回旋镖式”的收购,正说明了科技巨头在全球范围内的前瞻性人才布局战略。

英伟达的“人才收割机”

英伟达对CentML的收购不仅仅是看中了其技术,更在于其背后的研发团队。Hidet编译器未来将深度融合进英伟达的TensorRT推理平台,进一步增强其在自动驾驶、边缘计算和数据中心等核心业务领域的竞争力。这笔收购,是英伟达打造全栈AI生态系统战略的一部分。

这种“以才为本”的战略并非孤例。在过去一年,英伟达连续收购多家AI公司,几乎每一笔交易都与顶级AI人才直接相关。例如,收购Nexusflow的核心动因,是获得焦剑涛与朱邦华两位华人AI专家所领导的团队。Nexusflow虽然成立仅一年,却因推出自研大模型Athene-V2而迅速崭露头角。

同样被英伟达纳入麾下的LeptonAI,由“Caffe之父”、前阿里副总裁贾扬清创立,为其AI云解决方案和GPU调度系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此外,MIT著名学者韩松也被英伟达吸收,其“深度压缩”算法和模型量化研究,为英伟达的TensorRT-LLM系统提供了重要优化能力。

英伟达的收购清单远不止于此。

Run:ai作为AI基础设施编排领域的佼佼者,被英伟达以7亿美元收购,旨在解决GPU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Deci AI主打神经架构搜索技术,能在模型效率和精度之间实现最佳平衡;

OctoAI(原OctoML)则专注于跨硬件平台部署优化,甚至能兼容AMD和英特尔架构,其起源Apache TVM为开源界熟知。Nebulon则为英伟达在数据中心提供智能存储和弹性基础设施的能力支持。

这些收购标志着英伟达从单一GPU硬件提供商,正加速转型为提供软硬一体AI解决方案的科技平台公司。在AI模型日趋复杂、成本高昂、效率瓶颈频出的背景下,英伟达试图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可扩展的AI生态系统来稳固其行业主导地位。而这些能力的核心推动力,归根结底仍是“人”。

“抢人”战争!科研公司的军备竞赛

英伟达的“收割”并非个例。在整个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争夺已经演变为巨头之间的正面战场。Meta、OpenAI、苹果等公司也纷纷上演高薪挖角战,彼此之间的人才流动频繁。

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将挖掘AI专家作为优先战略,成功从OpenAI挖走至少9名核心研究员,开出的薪酬包高达4年3亿美元。甚至连OpenAI创始团队之一的庞若鸣也被Meta挖至麾下,年薪包估计超过2亿美元。

与此同时,Meta还通过收购方式获取人才和技术资产,如收购Scale AI 49%股份并任命其“95后”华裔创始人亚历山大·王为首席AI官,负责推动“超智能”系统Superintelligence Labs的开发。这些动作不仅直接冲击竞争对手的人才储备,也试图抢占下一代通用人工智能(AGI)平台的核心阵地。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公开承认人才流失严重,尽管公司提升薪酬待遇、优化股权激励机制以求稳定团队,但人才出走仍未能完全遏制。而苹果在基础模型团队也出现关键人物离职,反映出即便是现金储备最雄厚的企业,在AI领域也未必具备稳定吸引和留住顶级人才的能力。

这一系列事件反映了一个根本现实:在AI产业链上游,“人”比“钱”更稀缺。掌握核心算法、编译优化、模型结构设计能力的人才,正成为决定企业未来天花板的关键变量。

AI新时代的“金矿”是人才

CentML被英伟达以高价收购,不仅是一桩资本交易,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整个AI产业最本质的逻辑:技术的突破源自人,而人才才是最稀缺、最具决定性的战略资源。

随着AI基础设施、算法模型和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入发展,围绕顶级AI人才的竞争将愈发激烈。这场看似“无声”的战役,正深刻重塑着全球科技格局,也在悄然定义未来的创新版图。

站在这一变革的门槛上,年轻一代AI专家正用他们的技术、信仰与创造力,推动人类社会迈入智能时代的下一个纪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股大数据StockWe”,作者:StockWe.com,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对抗式公关并非上策。

昨天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