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能砍就砍,特斯拉要造一台 15 万的 Model Y
传闻已久的特斯拉平价车型,终于不再是狼来了的故事,但它的真实身份,或许会让不少人感到意外:
这并非一款从零开发的全新产品,而是一款基于 Model Y 改造的精简版。
在揭开这款车的神秘面纱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厘清特斯拉即将在中国市场打出的一套「组合拳」,以避免信息的混淆。
A 计划,是向上进攻。针对中国特有的大家庭出行需求,特斯拉准备了 Model Y L,一款主打六座布局的长轴距车型,其目标是 30 万元以上的高端家用 SUV 市场。
Model Y L
而 B 计划,则是向下俯冲,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Model Y 的「廉价版」。它的使命截然相反,为特斯拉抢占体量更庞大、竞争也更残酷的大众市场。
这款廉价车型的传闻,在不久前的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得到了马斯克本人的证实。他首次清晰地给出了时间表,确认这款新车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量产,第四季度正式上市。他还直言,这款新车「长得很像 Model Y」。
Model Y 廉价版谍照
至此,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
特斯拉的下一张王牌,就是一款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 Model Y。
更「毛坯」的「毛坯房」
与为了空间而加长的 Model Y L 相反,Model Y 廉价版的车身长度明显有所缩短。同时,其外观细节也摒弃了 Model Y 焕新版复杂的灯组设计,换装更简约的分体式大灯和尾灯,类似于现款 Model 3。
Model 3
焕新 Model Y
相比外观,内饰的改动更能体现它的定位。特斯拉标志性的全景玻璃天幕被直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常规车顶,甚至没有预留天窗。
Model Y 廉价版内饰谍照
虽然特斯拉的全景天幕被吐槽了很多年,但不得不说,全景天幕对于特斯而言不只是一项配置,而是用以定义「未来感」和「科技感」的核心设计之一。砍掉它,不仅是节省了一大笔成本,更是一次品牌上的妥协。
同样被舍弃的,还有新款 Model 3/Y 上作为亮点加入的后排娱乐屏幕,以及贯穿中控台的氛围灯带。
Model Y 廉价版内饰谍照
不只是这些,在新车的车厢里,降本的痕迹随处可见。A 柱上的高音喇叭被移除,意味音响系统将会有所降级;座椅的从皮质换成了织物,副仪表台也换成贯通式,结构变得更为简单。
墨西哥版 Model 3 的织物座椅
总之,Model Y 上本就不多的「豪华元素」,都被特斯拉毫不留情地剥离了。
但有一样东西,特斯拉还在坚持,那就是 FSD。
这款廉价版车型将完整搭载与现有车型完全一致的 AI4 硬件,以及用于实现更高级别辅助驾驶的前保险杠摄像头。有了这些,就等于保留了 FSD 的全部可能性。
特斯拉的降本逻辑很清晰:一切与驾驶和舒适相关的物理配置都可以妥协,但关乎未来智能化、特别是有软件付费潜力的核心算力与感知硬件,必须保留。
当这样一款硬件配置被大幅简化的特斯拉推向市场,其价格自然成为最大的悬念。目前,行业普遍预测其售价将落在 15 万至 20 万元区间,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市场冲击力的定价。
一次不得已的妥协
今年的二季度,对特斯拉而言是一次关键的止血。
不久前公布的财报显示,虽然当季 225 亿美元的营收创下了近年同比最大降幅,但环比止跌回升 16%,让资本市场松了一口气。其中,汽车业务贡献了 167 亿美元,环比增长 19%,暂时脱离了第一季度「史上最差」的危险时刻。
而帮助特斯拉稳住阵脚的核心功臣,正是那款在不少人看来「改了个寂寞」的焕新 Model Y。
这款在产品层面看似平庸的改款,在商业层面依旧可圈可点,它通过小幅涨价,将特斯拉的单车销售均价从一季度的 27.45 万元提升至 29.39 万元,汽车业务毛利率也从 16.2% 拉回至 17.2%,暂时止住了下滑趋势。
在中国市场,焕新 Model Y 的交付量迅速突破 6000 辆,在上半年持续领跑 25 万至 35 万元价位的销量榜单。可以发现,即便产品迭代缓慢,Model Y 平台依然拥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盈利能力。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既然涨价的 Model Y 都能热卖,特斯拉为何还要反其道而行,在此基础上推出一款可能大幅拉低单车售价的廉价车型?
答案在于,特斯拉原计划中的两条新增长曲线,都未能如期兑现。
被寄予厚望的 Cybertruck,在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皮卡市场(年销量超 200 万辆)中,其惊人的百万订单最终转化率仅有约 2%,远未能承担起接棒 Model Y 成为新「走量神车」的重任。
另一条线,是那款早在 2020 年电池日就被马斯克搬上台面的廉价版车型。
在他的设想中,4680 电芯配合 CTC 装配工艺,加上一体压铸技术,新车型不仅能大幅减重,还能将成本砍掉一半,售价仅为 2.5 万美元,但因电池等关键技术的瓶颈,这款车陷入了长期难产。
在两大新增长点双双受挫的情况下,继续深度挖掘最成功的 Model Y 平台,就成了最务实,甚至是唯一的选择。向上衍生出 Model Y L 去抢占高端市场,向下则推出廉价版来保证销量规模,用一个平台,打三场战争。
这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资金压力。特斯拉正将巨额的资本和研发精力,疯狂投入到回报周期更长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领域。
特斯拉餐厅里的机器人
2024 年其资本支出已超 100 亿美元,今年 6 月又宣布追加约 80 亿美元。巨额的投入,导致其自由现金流从去年三季度的 27 亿美元,一路下滑至今年二季度的 1.5 亿美元左右。
特斯拉的汽车业务必须要为马斯克的 AI 梦想「输血」。正因如此,其廉价车型项目也从最初计划的「为全新平台增设产线」,降级成了「利用现有产线改造」的方案。
最终,这款廉价版 Model Y 的诞生,是特斯拉在宏大的 AI 叙事与骨感的现实之间,做出的一次关键权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董车会”,作者: 李华,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