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万的玛莎拉蒂,戳破顶奢幻觉
贵妇神车也卖不动了。
当德系BBA们价格腰斩被评为“跌落神坛”时,仅一国之隔的意大利“跑车皇后”玛莎拉蒂,恐怕更惨:今年前5个月在华仅售384辆,不及2017年巅峰时期1.45万辆的零头。
近日更有上海经销商打出海报,玛莎拉蒂SUV车型Grecale限时尊享价38.88万元起,比指导价直接砍了28万元,降幅超过40%,另有经销商直接给出了36.96万的超低价。
门店销售回应:2天已经卖了10多辆,活动确实很火爆。
钮钴禄·玛莎拉蒂
作为意大利汽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之一,玛莎拉蒂与法拉利、兰博基尼有个组合名叫「两王一后」,“后”指的就是玛莎拉蒂。
徽标三叉戟象征海神纳普秋的力量与海洋精神,因车型充满意式风情和运动基因,玛莎拉蒂在全球的拥趸者不在少数。
创始团队玛莎拉蒂一家全是汽车行业的老手,最初以改装汽车作为主业务。
历史上第一辆镶有三叉戟徽标的玛莎拉蒂轿车出现在1926年4月25日Targa-Florio比赛上。由阿尔菲力驾驶,玛莎拉蒂兄弟们自行设计制造,采用1.5升直列八缸发动机,最高时速可达100英里/小时。
赛后玛莎拉蒂一炮而红,正式开启赛场征战之旅。
1929年,赛车手Mario Umberto Borzacchini驾驶16缸的玛莎拉蒂V4,以246.069公里的平均时速飞驰了10公里,创造了新的C级世界纪录。
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1937年。
也是在1937年,玛莎拉蒂首次遭遇财务危机,卖身Orsi家族,开启颠沛流离的一生。
很快二战就爆发了,穿越重重战火,玛莎拉蒂重新回到赛场时,依旧呼风唤雨,甚至在4站F1大奖赛上力压法拉利夺得总冠军。
但赛车确实烧钱,第二次财务危机很快又来了。Orsi家族扛不住,把玛莎拉蒂的赛事项目外包出去,转而进军民用车市场。两大经典车型总裁(Quattroporte)和吉博力(Ghibli),就在此时应运而生。
可惜好景不长,玛莎拉蒂还是被卖了,Orsi家族为玛莎拉蒂找了个神奇的买家:远在法国的雪铁龙。
第二个后爹就更不地道了,本来收购玛莎拉蒂就是想冲冲高端市场的,照着玛莎拉蒂的经验、技术一顿抄,结果没冲过去,转头就跟“新欢”标致合并了。
70年代的玛莎拉蒂被后爹威胁破产、自杀,还好意大利政府横插一脚救了玛莎拉蒂一命,把它交给了一家名叫De Tomaso的公司,四门轿车就是这时候诞生的。
到1993年,玛莎拉蒂归入法国菲亚特集团,后被转移给同门师兄法拉利。
法拉利倒是宽容大度,基本不计较赛场争锋相对的硝烟过往,反而使出全力支持玛莎拉蒂复兴。
在法拉利这个好师哥的带领下,玛莎拉蒂相继推出顶尖跑车3200 GT和MC12,重回赛道,享受最后的荣光。
再往后,法拉利也扛不住两个败家子品牌这么烧钱,又把玛莎拉蒂打包送回了法国菲亚特集团(如今的Stellantis),从金主爸爸后退一步,做回了同门兄妹。
贵妇与微商的爱
玛莎拉蒂在国外的起起伏伏,辉煌或落寞,中国用户基本没有参与。
到2004年玛莎拉蒂首次进入中国时,它已经通过“奢华”、“顶尖超跑”、“意大利制造”等标签,成了全国贵妇名媛的梦中情车。
2016年推出首款SUV车型Levante之后,在中国的声量和实绩双双起飞。
要是真的被孟晚舟、董明珠等女大佬们看上倒还好,但玛莎拉蒂的走向显然偏了。
微商倪海杉“一次性买了11辆玛莎拉蒂奖励给代理商和员工”的消息传遍全网。
朋友圈一度流传一种人车合照,配文“李先生和王女士加入微商三个月,通过自己的努力喜提爱车玛莎拉蒂,左手事业,右手家庭,朋友们心动不心动?”甚至衍生出了“租车拍照”的产业链。
在微商群体的火热助攻下,玛莎拉蒂在2017年迎来了它在中国市场的高光时刻,当年销量达到1.4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8%,一举超过美国成为玛莎拉蒂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那会儿只要提起中国市场,玛莎拉蒂高管脸上总是洋溢着喜悦之情,说“中国逐渐成为玛莎拉蒂最为重要的市场”,称赞中国客户对于豪车的了解越来越多,鉴赏力越来越高。
这1.45亿车里,有40%是女性车主买的,微商群体的体感最重。对于微商群体来说,一辆豪车是信任与圈层的背书,但对玛莎拉蒂来说,“做微商,开玛莎”的口号随着“微商”一词沦为贬义,由红变黑,其品牌形象被大打折扣,“暴发户专属”,高端客户纷纷转向保时捷、路虎甚至宾利。
就像凯迪拉克被“洗浴王”的梗玩坏了,而玛莎拉蒂也被“微商”玩得差不多了,销量开始“跳水”。
从交强险数据来看,2020年玛莎拉蒂上险数为4941辆,同比减少38%;2021年有所回暖,同比增长44.5%至7141辆;而2022年这一数据又降到了4855辆,同比下滑32%。
到2024年,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有1209辆(同比下跌71%),2025年前5个月累计销售384辆(同比下跌44%),在全球市场同样惨淡,2024年总计卖出1.13万辆车,同比跌了57%。
就在上个月,外媒爆出:玛莎拉蒂母公司、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正在考虑剥离并出售该品牌。
文章开头说的38.88万一辆,活动属实,不过是门店专属,上海的销售人员解释,这是经销商买断包销行为,与玛莎拉蒂品牌无关。不过一款白色外观、黑色内饰的Grecale2023款车型,落地价预计在43万元左右。
每卖出一辆Grecale可能亏损超10万元的现实,迫使经销商铤而走险清库存,令人唏嘘不已。
英雄莫落幕
不单以降价和销量论英雄。
从整体市场来看,在中国新能源崛起的大背景下,能够顶得住的豪华品牌确实不多。
今年前5个月,乘联会数据显示,超豪华车阵营的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阿斯顿·马丁的累计进口销量分别为884辆、289辆、300辆、120辆,分别下滑20%、23%、14%、2%。兰博基尼只卖了157辆,销量暴跌39%,也没人否定它们的顶尖地位。
384辆,相比之下也不算太难看。
我们总调侃玛莎拉蒂是因为“微商”而没落,但实际上更多的原因还要归咎于自身。
产品才是是第一生产力。玛莎拉蒂的产品序列更新缓慢、又数量稀少;全系电车2025年才姗姗来迟,在中国市场没有掀起半点波澜;此外品牌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频繁召回与消费者投诉也影响了品牌口碑。
目前两款畅销车型——吉博力(Ghibli)和莱万特(Levante)已停产,但其替代车型分别要到2028年和2027年才会推出。在售款Gran Turismo跑车和MC20超级跑车受众又相对较小,难以支撑品牌生存。
这意味着,在消费者持续青睐SUV的市场趋势下,玛莎拉蒂目前SUV车型只剩下Grecale挑大梁。
去年时任Stellantis CEO的唐唯实就曾坦言,玛莎拉蒂“处于亏损状态”,在当前的竞争和经济形势下,Stellantis维持14个独立品牌已不再可持续,欲出售玛莎拉蒂恐怕也是无奈之举。
另一影响因素是观念上的变化。年轻一代车主对豪华车彻底祛魅了,仰望、尊界、问界、小米SU7 Ultra等国产新能源正在取代旧超豪华品牌成为新宠。
三叉戟上被遮住的光,终究要靠实力和产品重新擦亮。
不过,作为拥有百年赛道基因的超豪华品牌,仍有其技术底蕴所在。
尽管不少车评党们批判降价是玛莎拉蒂的“墓志铭”,却忽略了它新一代GT被专业媒体评价为“依然是最好的GT”,2024Formula E东京站夺冠为Folgore车型技术背书,到今天也没多少人讲得明白。
紧跟时代,在电动化浪潮中找回技术先锋的锐气。玛莎拉蒂在精进技术的同时,还要向中国车企虚心学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本原财经”,作者:本原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