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下120亿,这届芯片老兵要翻身了
摘要:
作为国产GPU双雄,摩尔线程与沐曦集成电路的发展路径并不相同,但它们的命运却因同一个变量而改变——2024年底,国产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爆火,让国产GPU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芯片半导体领域最近热火不断,前有寒武纪市值与收入规模屡创新高,后有“新王”接连登场。
6月30日晚间,摩尔线程与沐曦集成电路的科创板IPO申请双双获受理。其中,摩尔线程拟募资金额80亿元,或成为科创板年内受理的最大IPO项目,沐曦股份则拟募集资金39.04亿元。
如无意外,这将是新一批国产高端GPU冲刺上市关键窗口期的起点。
2019年美国商务部发出一道禁令,中国半导体行业进入战时状态,集成电路国家大基金二期在当年度10月注册成立。此后一年多,壁仞科技、燧原、沐曦、摩尔线程在内的一大批国产GPU企业纷纷涌现,一群从英伟达、AMD回流的人才很快集结,开始讲述“中国版英伟达”的故事。
与上一批EE85级创立的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卓胜微中国半导体上市潮不同,这是一场半路突围的机会,在巨头已稳固的市场里寻找国产生存裂缝,现在,终于到了又一个关键性时刻。
双雄出世,你追我赶
自2019年起,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愈演愈烈,尤其是高端GPU芯片的断供,让国内AI、云计算、自动驾驶等行业陷入“无芯可用”的困境。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批GPU老兵嗅到了新机会,迅速集结。
曾执掌英伟达中国15年的“教父级”人物、“黄仁勋的左膀右臂”,告别了老东家,创立了摩尔线程。张建中的目标很明确,立志要“打造出属于中国的英伟达”。
在摩尔线程位于北京的办公室里,一场闪电战很快打响。张建中拉来了其在英伟达的旧部,外加来自地平线、微软、AMD、Arm等公司的人才。摩尔线程彼时称,自己是一只真正世界级的、能够覆盖GPU全流程的成熟团队。也因此,其吸纳了堪称豪华的投资方,只用了100天就跻身独角兽行列。曾有报道表述,从确认估值、设计交易结构到交割等全流程,摩尔线程Pre-A轮融资只用了一个月,并且留给投资机构的时间只有数周。
张建中自己则在公开活动中称,英伟达近20年来做的事情就是加速计算,摩尔线程在成立后干的也是类似的方向。2022年的春天,摩尔线程发布了首款全功能GPU苏提,9个月后,又发布了首款国产游戏用显卡。
几乎是前后脚,出自AMD的老将陈维良也躬身入局。2020年9月,沐曦集成电路在上海成立。
图|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和张建中类似,他们都是在集成电路领域浸润了数十年的老人。1995年,陈维良进入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微电子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2002年研究生毕业,拿到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工学硕士学位后回到上海进入集成电路行业。在AMD,他主要负责GPU设计及产品研发,主导并完成15款高性能GPU产品的流片与量产。
以至于创立沐曦,陈维良并未费太大劲,就直接集结了一支扎实的队伍。
联合创始人、CTO兼首席硬件架构师彭莉是AMD全球首位华人女科学家,拥有15年高性能GPU芯片设计经验,历任AMD首席SOC架构师、系统架构师、GFXIP架构师等职务,主导过多款GPU产品从架构到量产的全流程。
图|沐曦联合创始人、CTO兼首席硬件架构师彭莉
与摩尔线程不同,沐曦从一开始就瞄准了数据中心和AI计算市场。2022年,沐曦推出了首款产品曦思N100系列,更是在2023年4月实现量产。无论是产品落地,还是商业化进展,都取得了巨大突破。
据科技大周期报道称,沐曦建立了高效的芯片研发量产体系,创造了多个国产GPU研发速度纪录。曦思N100从立项到流片仅用13个月,于2022年1月交付流片,2022年8月完成回片测试。曦云C500于2022年12月交付流片,2023年6月完成回片测试。截至2025年一季度,沐曦GPU产品累计销量已超过25000颗,产品良率和交付能力持续提升。
回过头来看,两家公司的崛起路径截然不同:摩尔线程凭借张建中的行业号召力,迅速吸引资本和人才,走的是“高举高打”路线;而沐曦则更注重技术沉淀,稳扎稳打,逐步攻克高性能GPU的制程难题。尽管如此,它们的命运却因同一个变量而改变——2024年底,国产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爆火,让国产GPU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DeepSeek爆火,国产GPU起飞
2024年初,深度求索发布的千亿参数大模型DeepSeek-R1震惊硅谷,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开源模型之一。更关键的是,DeepSeek让推理市场的行情前所未有地火爆。和训练所需要的高性能不同,推理侧的需求让国产GPU更加有的放矢。
机构投资者普遍认为,国产GPU的替代窗口已经打开,未来三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资本市场的热情瞬时而来,摩尔线程和沐曦的估值水涨船高。
IT桔子显示,成立5年时间,摩尔线程共融资7轮,可公开的合计融资规模超过了35亿元。
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摩尔线程的营业收入实现了增长,从0.46亿元跃升至4.38亿元,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8.44%。在筹备此次IPO之前,摩尔线程在Pre-IPO阶段的投前估值已经达到了246.2亿元。天眼查显示,张建中的持股比例为11.0598%,按照投前估值,其身家或将达到27亿元。
沐曦股份自成立以来进行了8轮融资,公开可查的合计金额也超过了20亿。陈维良间接与直接的合计持股比例为22.3659%,根据沐曦本轮融资超210亿融资计算,陈维良的身家也将超过46亿元。
然而,一面是上市的热火,一面是经营的海水,行业的火热并未掩盖两家公司当前发展的隐忧——由于高昂的GPU研发成本,两家公司目前都尚入不敷出,且长时间的烧钱预计还将成为常态。
招股书显示,沐曦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42.6万元、5302万元、7.43亿元;净亏损分别为7.77亿元、8.71亿元、14亿元;扣非后净亏损分别为7.84亿元、8.9亿元、10.44亿元。摩尔线程报告期内累计亏损也将近50亿元。
国产GPU新王,性价比是最大杀器
决战科创板,本身也是为公司接下来的良性发展补充弹药。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计划拟募资80亿元,主要用于下一代GPU研发及产能扩张。
沐曦的募资规模则拟募资39.04亿元,其中,24.59亿元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 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4.5亿元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 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9.91亿元用于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 GPU技术研发项目。
摩尔线程凭借其自主创新的MUSA统一架构,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单芯片同时支持AI计算、图形渲染、物理仿真的全功能GPU厂商。其产品矩阵覆盖三大核心领域:消费级市场:已量产MTT S80/S70等游戏显卡;数据中心市场:MTT S2000/S3000/S4000加速卡系列,搭配自研"夸娥"智算中心解决方案,支持从千卡到万卡级集群部署;边缘计算领域:推出"长江"异构计算SoC芯片,集成GPU/CPU/NPU/VPU多元算力,布局AI PC/智能座舱等场景。
沐曦则聚焦高性能计算赛道,其MXC、MXN系列芯片在AI训练推理领域展现出两大优势。
一位AI行业从业者长期与各类国产芯片打交道,其告诉凤凰网科技,“目前这些已经在走IPO流程的公司,产品都是比较成熟的,已经迭代了好几个版本,能非常明显感觉到产品优化非常快”,其判断,未来国产芯片将在性价比上拿出极强的竞争力。
实际上,DeepSeek的爆火,曾给中国芯片产业带来两面性。一面是,由于DeepSeek与英伟达的H卡高度绑定,使得AI从业者在进行研发时,天然想要依赖性能更好的英伟达芯片。但另一方面,DeepSeek引爆了推理市场,这恰恰是国产芯片更能发挥空间的地方。无论如何,乘着DeepSeek的东风,国产芯片也的确迎来了一次历史性机遇,终将通过极致的性价比实力,实现弯道超车。
摩尔线程与沐曦“双雄争霸”之后,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等一代国产GPU IPO或都将提上日程。
这一次的战场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制高点,无论最终谁能胜出,它们的每一步突破,都在为中国芯片产业“逆天改命”写下新的注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科技”,作者:姜凡,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