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背后的故事 | 鼎信泰和黄飙:投资如同人生,有责任,也有牵挂
投资让人痛并快乐着。
2024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长期发展提供动力。
科技创新实力的崛起,离不开创投基金的支持。创投领域的企业家们也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断创新、进取,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格局,如何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把握机遇、用好政策尤为重要,沉着冷静、坚韧不拔更是不可或缺。
站在时代变革的十字路口,36氪湖南牵手湖南股权投资协会联合推出“创投背后的故事”系列访谈,通过与优秀投资人、创业企业以及商业领袖的深度沟通交流,感受他们的全球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倾听他们对所处行业和企业的独到见解。
以下为“创投背后的故事”系列访谈的第五期,主角是鼎信泰和董事长黄飙。
作为湖南老牌股权投资机构,湖南鼎信泰和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自2016年创建,至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
鼎信泰和秉承“以成事为原则”的事业精神,建立了一个专业、敬业的团队,公司核心团队成员最近10年在各个投资机构作为投资负责人完成的创投项目、并购重组项目数十个,调研过的项目数千个。成为了长株潭多个城市10多家高新园区、产业投资平台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顾问机构和基金管理人。
近日,鼎信泰和董事长黄飙走进“创投背后的故事”,与36氪畅谈鼎信泰和的从前、现在与未来。
我们的策略是绝不去追热点
36氪:黄总最开始是做外贸的,这个行业做了多长时间?
黄飙:我是1989年毕业的,然后到了1996年,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外贸整个行业基本上慢慢就垮掉了。
从1996年开始,我就去北京了,1999年的时候,我在浙江广厦一家上市公司,帮公司他收购了北京二建,收完我就走了。后面又去了武汉帮一家公司处理一些纠纷和官司,然后再到2007年,正式进入到股权投资。
36氪:这几段职业经历,对您从事投资行业有什么影响?
黄飙:我经常跟我的员工讲,一个人要成功的话有三个要素。
第一是专业,第二是经验,第三是资源。
人和人之间的接触是各种各样的事情搅在一起的,多工作一些地方,多接触一些人,这样来说对丰富经验,积累资源,那肯定是有好处的。
前面的这几段工作经历为我现在做投资,一个是有开拓眼界的这么一个作用,另外一个就是说是积累经验,让我可以接触一些不同的行业。
36氪:我们知道目前投资行业的竞争很激烈,以前是项目追着机构要钱,要投资,现在是一些热门赛道,明星项目追着投,份额也抢不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变化的?
黄飙:不完全是这样,所谓的项目追着机构跑,其实这要看什么项目。
早期项目投资成功率很低的,一般来说不会超过20%,而且还有一定的覆盖率,覆盖率不够,是要赔钱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发展就要找钱,这个时候确实是项目追着机构跑,但是对于这样的项目,机构看不看得上,看上了有没有钱?
我经常讲资金的来源决定了你的投资策略,这是很核心的问题。
至于众多的机构去追一个好项目,我们公司不是这样的。因为你大家都去推的不一定是好东西,很多项目是有变化的。
36氪:能举个例子吗?
黄飙:蜂巢能源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项目。
当时为了投这个项目,我找了不少关系,在一个月之内募了2.83亿,他们的董事长也同意我们投资,可是当我资金全部安排好后,对方打电话给我,说“对不起,这一次你们可能参加不了了”,我说,不都说好了吗?对方还是对不起,他说人家关系很硬,那我们就没办法了呀。
事实上,没有投进去是救了我,现在公司上市也上不去,亏的也厉害,但是当时真是人人追啊,找关系去搞,各种各样的关系。我被淘汰了,但是我赚了,没投成就是赚。所以我们公司的策略是绝不去追热点。
一定要投国家鼓励的行业
36氪:我们不去追热点,那我们是怎么去判断这个项目是否值得投呢?
黄飙:这个概念其实在我心目中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你要去论证它就没那么简单。
所谓简单的是什么?就是说什么叫好企业,一个能够持续增长盈利的企业。
这里面有几个重点的词语——持续,第二,增长、盈利。要增长的盈利,而且这种增长的盈利要能够持续,这才是一个好企业。
但是你怎么能够论证这个企业?现在,还是未来,它能符合这个条件,因为有些企业它现在可能处于微亏,或者微利的阶段,但是它有可能未来是一个很优秀的企业,它的未来你怎么去判断?
第二是现在有个几千万利润,但是它每年增长的程度已经确保,就在因为企业有生命周期的,它在这个周期之内,什么样的一个周期里面是一个往上连续增长的阶段,这个是需要去论证的。那这种论证其实从几个方面要去考虑的。
36氪:所以说投人很重要?
黄飙:确实很重要。因为如果他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没有格局就形成不了凝聚力,没有企业家的追求,他就无法持之以恒。所以你要判断创始人对他的事业是热爱的,他能够长期全心投入,这个我觉得很重要。
第二,这个老板要有格局,要有责任心,他才会有凝聚力,也才会持之以恒。老板如果是这么一个人,那么剩下来就要从技术、产品、市场、管理、产业链上下游等各个方面去综合评判了。
技术产品的垄断性、稀缺性就决定了它在上下游中的话语权,话语权有多大,又决定了市场能不能继续扩大……围绕这些问题才能判断清楚这个企业符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有些企业说,唉,我还在梦想中,有技术,但产品还没出来,那就不能盲目投啊,它一定是对应技术,有了产品,而且这个产品已经得到一些市场方面的检验认可的时候,你才敢下手的,否则你会死得很惨。
36氪:鼎信泰和成立已有12年时间了,其中是否经过一些业务方向的转型?每次转型的原因都什么?
黄飙:业务方向我们做股权一直还是很专一的,只是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做新三板,那时候是因为我们判断风口来了。
36氪:后面为什么转到专注新材料、生物医院、高端制造赛道来了?
黄飙:不管你投什么行业,一定要是国家鼓励的行业,接下来,在政策鼓励的行业里面,要选择我们自己有丰富资源的,这种丰富资源不仅仅说你有信息资源,还要有判断的资源。
比如说某个技术它到底有多领先?它的壁垒到底有多高?是不是代表未来技术的方向?这些高科技的一些东西,你要能够作出精准判断。
其实我们从来都没有转过型的,只是说投资金额的侧重,可能某一个阶段,投小的多,到后面我们就成立了很多单项目基金,那就是冲着上市去的。
用成熟项目带动VC项目
36氪:您之前说了不会去追热点项目,但不管怎样,项目投资总会遇到同行之间的竞争,在这种竞争中,鼎信泰和的优势是什么?
黄飙:一个姑娘你想跟他结婚,如果这姑娘又长得漂亮又优秀,喜欢的人肯定不是一个,那凭什么跟你结了婚?你问的问题不就这个问题吗?是的,那各有各的理由,对吧?
第一,你要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有这么一个企业在那里。
第二,你想跟她结婚,那你就要找人去说服她,找岳母娘,找岳父做工作。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每一个企业它不是脱离社会而存在的,这个老板他有他的私人朋友,有他的政府朋友,无非是要找到对的人,走对的路,就OK了。
就是这么简单道理,你以为有什么复杂道理?也不是绝对不是因为你长得帅。
36氪:很多投资机构都在讲自己的投后服务能力,您怎么看?
黄飙:我说对于项目判断,是靠专业,就是我决定要不要,这个决定是靠专业。但我一旦决定之后,我要不要得到,这能靠专业吗?谁都明白,但是有些东西不好明说。
36氪:每个人,每个公司都会有自己的成功方法论,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路径依赖,现在的问题是,外部环境和行业的变化都太快了,很多时候长期经验就没那么有用了你们会一直沿用一套模式一直走到底吗?
黄飙:经验只会借鉴,但你不可能一条路走到黑的嘛,那叫守株待兔,或者叫刻舟求剑。
36氪:湖南很多机构只投中期往后,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局面?你认为这会对湖南企业及产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黄飙:客观来讲,都是为了生存。
如果你活都活不了,你还谈什么情怀?前面我说过,资金的来源决定了投资策略。现在去做盲池基金,就很难募,除非我去跟人拍胸脯,但拍过来我能不能承担起这个责任?这钱如果亏了,人家还会不会给我第二次机会?那我一定会慎重思考。
所以我们公司的策略就是用成熟项目带动VC项目。
比如说一个基金,我一定是把70%的钱投在成熟项目里,确保获利,30%钱即使全部亏光,成熟项目的盈利都能远远覆盖它,我才敢去做。我要确保基金是盈利的,亏钱谁还跟你玩啊?
36氪:对于投资这件事情,您还想再做多长时间,对于未来有怎样的期许?
黄飙:我觉得哪天干不动了,就不干了。
这是我的一个事业,我是因为热爱才愿意做,所以我觉得只要我还干得动,我都愿意干。而且投资是很快乐的事情,虽然它有很多让你心烦心急,让你甚至有很颓丧的那种感觉,但是它也给你带来很多快乐。
在投资的过程中,你会接触很多不同的企业,接触很多不同的人,到很多不同的地方,这不就是人生嘛?这不就一场经历嘛?人为什么活着?不就是一份牵挂、一份责任嘛,所以我觉得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