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人”李斌

有驾·2024年03月02日 09:45
李斌没变,他仍“踏踏实实”追逐自己的梦想;李斌也变了,他在不断寻找梦想与现实的平衡。

【编者按】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智能化和电动化过程中最最痛苦的时刻。而在仍然看不清胜败的战场上,不少传奇人物正尽使浑身解数以便立上潮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为推动产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推动者仍值得被我们铭记,那些充满争议的弄潮儿仍应得到全面认识。

百度有驾特推出《有驾人物志》栏目,为您展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重要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本文为栏目第一篇,带您重新认识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

2024,是李斌创立蔚来的第10个年头。

在十年前北京的一个普通雾霾天,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李斌最终下定决心为自己增加一个“造车人”的身份。

那时的他可能不会想到,自己的造车之路会如此艰辛,不会想到自己的车企久久不能盈利。

2024,也是李斌自己人生中的第50个年头。

曾经身为“放牛娃”的李斌不会想到自己会在知天命时已经成为99%人羡慕的“成功人士”,身价达百亿级,名声为数亿人所熟知。当然,他更不会想到自己会身背这么多的骂名。

自从进入“造车”这一行当,外界眼中的李斌仿佛从来就不是一个实在的人。他的公司长期严重亏损,自己经常语出惊人。

在蔚来成立的前5个年头里所亏掉的钱,竟然比特斯拉成立前15年亏的都多。

对比更明显的是,特斯拉自成立第16年起便始终处于盈利的状态,而且利润率还不低。蔚来却仍常年仍陷于亏损的泥潭中,至今仍未看到任何跳出泥潭的迹象。

李斌自己也惊人言论不断:“保时捷的工厂肯定比不过江淮蔚来的工厂”“油车除了能闻点汽油味还有什么好?”“ “如果蔚来接下来还是每个月1万销量的话,我和秦力洪(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都要去找工作了”……

李斌,真就彻彻底底是个一点也不实在的人吗?

曾经的“实在人”

1974年6月,李斌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的一个小乡村里。

在李斌很小的时候,李斌的父母就远走南京,前往河海大学工作。作为“留守儿童”的李斌则被交给了做贩牛生意的外公。

在李斌的村子里,牛在当时是很重要的生产资料。据他自己说,他的外公会在牛状态不好时从养牛户家买牛回来,把牛养好了再卖出去。

从此,李斌就成了“放牛娃”,负责将外公买回来的这些牛好好养着,带去草场吃草,然后再一头也不落地赶回家。

李斌外公的贩牛生意也不是一年到头都有得做。在淡季,外公还会贩卖药酒,并让李斌做记账员。

或许正是在大城市高校工作的父母给李斌内心种下了走向更广阔天地的种子,而做得一手好生意的外公则给了他商业思想的启蒙。

边放牛边上学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李斌初中毕业。从现实方面考虑,父母决定将初中毕业的他送往中专读书。

虽然一开始没有反对家人的决定,但没上几天中专的李斌就意识到了进一步深造的重要性。他告诉家人,自己要读高中、读大学。不出意外,这一想法遭受了家人的反对。

通过“绝食”这种极端方式,李斌才最终为自己争取到了复读考高中的机会。经过一年的努力后,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太湖中学”。

高三那年,李斌作出了一个比上大专时更有魄力的决定——考北大。

后面的故事,很多人也都知道了。1991年7月,李斌以太湖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社会系。

可以说,在上大学之前,李斌的求学之路上一直在踏实践行自己的承诺。

上了北大后,李斌仿佛不希望浪费在大学时期的每一分钟。他在主修社会学的同时,还辅修了法律专业,并在业余时间学习计算机编程。这三个专业,不仅都没拉下,而且都学得非常好。

大学期间通过自学,李斌就考取了彼时“含金量极高”的计算机系统分析师证书。他也成为北大第一个拿下此证的文科生

1996年,大学还没毕业的李斌就拉着4名学计算机的朋友一起创立了南极科技公司,帮别人租服务器、卖域名。

第二年,一位北大社会学系学长找到李斌,合作创办了一家名为“科文书业信息技术公司”的企业。两年后,这家企业上线了一个卖书网站——当当网。没错,这位学长就是李国庆。

早在当当网上线前一年,志不在此的李斌就离开了这家公司,希望复制e-Bay模式做一个拍卖网站。然而,“实在”的他跟一位学长讲了自己的计划后,学长就立刻拉着别人一起干了,把李斌甩在了一旁。

到了1999年春,在与一位汽车咨询行业的北大学长交流时,李斌发现了汽车网络营销的机会。当年,他就开始了这个方向的创业,并收获一家国有企业950万元的投资。

2000年,易车网正式上线。然而,刚一上线就遇到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代。到2001年底,这家公司已经烧掉了400多万元,盈利仍然遥遥无期。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易车网严重亏损之时,投资方却提出了撤资。这家国资背景的投资方不仅要拿走公司账上剩余的600多万元资金,还需要李斌给之前亏掉400万元一个交代。

此时,如果李斌选择让公司破产,或许也能将自己抽离。但他选择将之前亏掉的400多万债务都背在自己身份,成为个人债务。

自此,易车公司的员工很快从80多人减少到7人。 当时,这些员工的工资都只能发一个月欠一个月。写代码这件事儿,李斌也坚持了很久。

眼看着手里的钱越来越少,李斌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2003年,肆虐大半个中国的“非典”将不少人困在了家里。互联网公司的机会来了,其中当然也包括易车网。

2003年的时候,流量还主要集中在门户网站手中。彼时,一汽马自达拿出400万,希望易车网帮忙做网络营销服务。其实,易车网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其在门户网站投广告。

或许,李斌就是自此开始攒下了一大批互联网公司的高层人脉。后来,李斌将这些业务从易车网剥离,成立单独的汽车营销公司“新意互动”。

此后,易车网变得越来越赚钱,网站的影响力也越来也大。当易车不再缺钱的时候,资本也开始大规模跟投进来了。

已经开始赚钱的李斌对于自己的产品仍不满意。因为易车网仅是一个资讯服务类网站,网友浏览完信息就走,对公司带来的价值转化太低。

2004年,易车开发出了汽车经销商网络营销平台“车易通”,助力经销商将网站的用户从线索转化为成交客户。彼时,4S体系才刚刚进入中国市场。

2006年,李斌又创建了二手车信息服务平台“优卡”,将业务从新车交易延展至二手车交易市场。

在2010年11月,易车在纽交所挂牌成功,市值达到了5亿美金。至此,该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媒体公司,也是海外上市的首个中国汽车垂直网站。

36岁的李斌,正面名声也达到了人生的顶点。

“不实在”的开始

在易车上市之时,李斌恐怕不会想到,随着在汽车产业的路越走越深,自己的名声反而越来越差。

2014年夏天,李斌找到了自己的大学同学、时任龙湖地产执行董事的秦力洪,说有个至少“百亿美元”级的项目,愿不愿意一起干?您一定猜到了,这个项目就是造车。

当年11月,蔚来正式成立。秦力洪成为了蔚来的联合创始人、总裁,并在这一岗位上干到了现在。

在此之后的一两年时间里,蔚来收获了来自多家一线资本、一线互联网企业的数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人民币数百亿元。

腾讯、百度、京东、联想、高瓴、顺为、淡马锡等众多耳熟能详的机构都是蔚来早期的投资人。他们显然都相信蔚来真的有未来,真会让自己赚大钱。

就在2017年的NIO DAY上,“奶茶妹”章泽天透露,李斌曾花了15分钟时间对她丈夫(京东创始人、董事长)刘强东讲了对蔚来汽车的想法,后者只花了十秒钟时间就说“Yes”。

同样相信李斌的新东方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也调侃称:“我要投了这个钱,你不让我赚钱的话,能把你给弄死。”

从这样的发言中不难看出,支撑这些大佬对蔚来保持极大信心的基础就是李斌这个人

让李斌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选择进入造车领域之后,这一赛道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涌入了超过300个“新玩家”。这些玩家被统称为“造车新势力”。

由于玩家过多,导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甚至,行业内出现多个类似知豆这样骗取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车企,也有部分类似乐视汽车这样通过PPT骗取投资人资金的企业。

随着越来越多骗钱的造车新势力被曝出,“造车新势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并不是什么好词儿。

长期身为融资金额最多、话题性最高的造车新势力之一,蔚来显然也容易被当作“骗子公司”。作为“骗子公司”的头头,李斌遭受的质疑也是此前生涯中未曾有过。

即便是拿下首届 Formula E(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的冠军,即便是打造的EP9刷新多项赛道圈速记录,即便是申请了数以千计的智能电动汽车专利,外界对于蔚来和李斌的质疑也从未停止。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和投资人能够正确认识蔚来,此前长期低调的李斌不得不从幕后走向前台,时常曝光在聚光灯下讲述自己的情怀、理念和故事。

然而,虽然有着一副“圆滑”的面目,但李斌讲话的时候却总是“真情流露”。他的很多观点不仅不被网友所认可,还有一些存在“漏洞”的言论被认为是傲慢,被质疑对百年汽车业缺乏尊重。

特别是当亲手创立的易车、易鑫先后陷入亏损漩涡,投资的优信、摩拜等企业持续烧钱的情况下,李斌面对的质疑更加铺天盖地。

在各项业务辉煌时,李斌被网友称作“出行教父”。在多项业务惨淡时,李斌则被叫做“邪教教主”。

2017年底,蔚来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召开首届NIO DAY,将旗下首款大规模量产车型ES8的功能和配置、换电技术、商业模式等核心信息完完整整地秀了出来。

然而,对于蔚来和李斌的质疑,也并未因为产品的推出而减少。甚至是这场发布会本身,也成为了外界批评的理由。

因为蔚来包了8架飞机、60节高铁车厢、19家五星级酒店、160辆大巴,到场9600人,并花大价钱从美国请来了梦龙乐队。网传整场发布会的支出达到了8000万元人民币。

一时间,“蔚来烧钱,李斌投机”的观点,仿佛成为了某些人眼中的“政治正确”

随后,补能车采用燃油动力、换电模式成本太高、服务体系难以持续、代工企业的品控差、ES6抢走ES8市场……类似的言论层出不穷。

当然,在绝大数人看来,蔚来的原罪则是——不盈利。

2018年9月12日,蔚来登陆纽交所,成为从成立到上市速度最快的汽车公司。该公司开盘价为6.05美元,市值超过60亿美元。

然而,蔚来登陆美股的第二年,成为李斌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年。这一年,蔚来单季度净亏损达到创纪录的32.85亿元,股价一度徘徊在1美元附近,接近退市水准。

随着亏损的持续扩大,蔚来的生存已经存在问题。据李斌回忆,在2019年最难的时候,他连员工下个月的工资在哪里都不知道

在互联网上,李斌也成了网友眼中“2019年最惨年的人”。

好在经历过四处碰壁之后,蔚来得到了李斌家乡安徽省政府的援手,让该公司度过了最难的时刻,市值也很快回升到100亿美元之上。

但外界对于李斌和蔚来的质疑,却未因此而停止。

让李斌和蔚来有些无奈的是,已经被质疑了这么多年,他们直至今天都还没能真正打脸那些质疑者。

2021年,在因“完全不理解怎么现在还有人买油车”言论被网友一顿猛喷后,李斌一度很少出来讲话。

“实在”其实没变

“世界不欠我们一个理解。”

针对无数的质疑与看衰,李斌在2023年11月与媒体面对面沟通时作出了上述回应。

“蔚来”的英文名是“NIO”,官方称其取义自“A New Day”,也就是新的一天。这一新车企的目标则是“Blue Sky Coming”。

显然,“蔚来”是一个梦想。投入造车大军,也是李斌的一次“追梦”之旅。

多数人看到的是,李斌为追逐这场“造车梦”累计融得的资金总额早已超百亿美元。但少数人去提及,李斌也实实在在地拿出了自己的全部1.5亿美元家当砸向这场“造车梦”。

多数人看到的是,李斌为一场发布会豪掷8000万元。但少数人会提及,这样规格的发布会也只办了那一场。

多数人看到的是,蔚来自建的换电站远比不上中国充电体系的规模。但少数人才去强调,蔚来要搭建的是“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能源服务体系,提供全场景化加电服务。

多数人看到的是,蔚来吸引用户主要靠极致到“变态”的用户服务体系。但少数人才去解答,蔚来还有1.1万研发人员、7700多项专利打造的技术实力。

蔚来不止会花钱,而是坚持“该省省,该花花”。

换电,确实是蔚来希望长期投入的重点业务之一。但在充电业务方面投入,蔚来也是中国汽车制造商中独一份的存在。

截至目前,蔚来在全国建了超过2000座换电站,但蔚来的充电站数量也达到了3000座以上,充电桩超2万根。

包括换电在内的能源服务体系、包括移动服务车在内的服务体系、包括周边产品在内的NIO Life、位于更大城市中心的NIO House等共同组成的服务能力,到底有用吗?

当看到每年NIO Day,各个城市的用户争举办地的热情;当看到每次蔚来遭遇负面,大批用户自发帮蔚来发声的气势;当看到蔚来传播不及时,用户自掏腰包给蔚来做户外广告牌……或许您心里就有了答案了。

不是没有人模仿过蔚来的服务,但是没有人能像蔚来这般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

服务好用户,确实是蔚来的重要目标,但蔚来的服务用户不代表对用户无微不至地照顾和无底线地让步。

李斌已经开始对一些用户突破底线的要求说“NO”。

2023年初,网上流出一段电话会议视频,对话双方是李斌和蔚来ES7的数百名车主,虽然时间不长,但火药味十足。

彼时,新一代ES6发布在即。这些ES7车主感觉自己权益受损,希望蔚来提供改装、补偿权益等要求。李斌回应称“真的做不到”。对话最后,他无奈地表示“该骂我骂我,该恨蔚来恨蔚来,我都接受”,并认为“没打我就很给面子了”

在服务之外,蔚来对于产品和技术的重视也并未松懈。2023年内,李斌就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能因为蔚来服务好,就说蔚来产品不行、技术落后”。

在李斌看来,服务的核心基础仍然是车。服务(Service)、数字触点(Digital)、车以外(Beyond the car)的所有一切,都需要建立在蔚来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能够达到同级最高水准汽车的基础之上。

秦力洪曾对百度有驾表示,为了吸引更多顶尖的研发人才加入,蔚来在深圳专门设立办公室用来“挖角”华为芯片团队相当一部分人

蔚来自研的激光雷达主控芯片“杨戬”,就有深圳研发团队的不少贡献。在2025年上市的全新旗舰级产品“ET9”上,我们就将见识到蔚来的芯片实力。

2022年,蔚来的研发费用是108亿元研发费用,2023年的每个季度都保持在30亿到40亿。李斌在2023年底与媒体交流时表示,蔚来今后还会保持这样的研发投入,以保持产品、技术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李斌和蔚来都在摸索中不断修正自己。

秦力洪称,做NIO House、换电并不是不务正业,中国车企要打造高端品牌,要有更多尝试,可能会交一些学费。但他强调,蔚来不是在挥霍投资人的钱,不是一家低效的公司。

2023年,李斌在多次采访中承认公司之前曾因“销能”不足而流失大量订单。

同年第四季度,李斌在一次回答内部员工提问时表示:“长期主义不是不做好短期执行的借口,马拉松的每一步都需要跑好。”他承认以前只做五年的规划有问题。

年底,李斌也公开承认,此前“不理解怎么现在还有人买油车”是错话了。

承认错误,并改正,这就是李斌。

针对销能,蔚来自2023年后半年开始补齐短板;针对规划,蔚来今后将只做两年的经营计划。

与此同时,蔚来还通过与长安、吉利等企业签署换电合作协议,以在未来进一步降低换电站运营成本。

同时,通过与阿联酋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签订了多轮股份认购协议,让蔚来为下一阶段的发展补充了资金和资源。

在缩减开支方面,很多人看到了李斌在内部信中讲到要裁员,但未注意到他的道歉,更无法到他自己也一直在缩减开支方面做表率。

李斌曾提出年薪1块钱,被秦力洪拒绝。后来,他每个月只领上海最低工资标准的数额。但由于孩子上学需要开收入证明,李斌开不出。董事会专门要求把他的月薪增加到收入证明足以支持孩子在上海上一个中产小学的水准。

与此同时,李斌和秦力洪这些年还共同挤在一间12平米的办公室,二者的出差标准与最低级别的员工也别无二致。李斌还经常被人看到在吃盒饭、吃麦当劳、吃兰州牛肉面……

结语

李斌没变。他仍在“踏踏实实”追逐自己的梦想。

李斌在易车时会将公司债务背在个人身上,在蔚来也会忍受十年不盈利下的车企董事长最低工资。

同样是“技术出身”的李斌,在易车发展早期干着写代码的工作,在蔚来时期也默默兼任公司的CTO职位。

李斌也变了。他在不断寻找梦想与现实的平衡。

2023年第四季度,有投资领域的朋友向有驾透露,蔚来寻求融资的对象已经不再拘泥于头部机构,也开始与一些腰部机构进行接洽

2024年春节刚过,造车新势力高合汽车被曝出资金链接近断裂。显然,此前宣布与高合签订投资协议的中东投资机构还未注资。

2月18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一封内部信中表示,2024年是中国车市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

早在2024开年,李斌就发了内部信,承认2023年多综合表现未达预期,有很多需要总结和反思的教训,有太多需要尽快提升的组织能力。

2024年,蔚来要“放弃幻想,直面挑战”:确保核心关键技术的长期投入;确保销售与服务能力能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确保3个品牌9款核心产品研发按进度进行。

2024年,蔚来将提升体系能力,持续优化节约成本与费用,并将在下半年推出面向大众市场的全新汽车品牌。

在看到了李斌那些鲜有人提起过往,屏幕前的您对李斌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对蔚来的发展是否有增添了几分信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驾”(ID:youjiabaidu),作者:张宇喆,36氪经授权发布。

+1
31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重磅新车解读、行业热点分析,有驾带你看。

下一篇

出海已成为创新药的必选项。

2024-03-02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