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验、谈合作、寻投资,“渝创渝新”创业加速计划赴深圳考察学习
36氪重庆获悉,12月6日-7日,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推出的“渝创渝新”创业加速计划第三期及第四期学员赴深圳考察学习。通过优质项目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资本深度链接等方式,借助深圳代表园区、代表企业、头部资本的力量,为重庆企业发展赋能。
在考察学习的过程中,学员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重庆予尔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予尔梦”)是一家通过博物馆手语导览、线上手语教学等,让更多听障人群读懂世界的企业。受其感染,倬方钻探工程集团(简称“倬方集团”)董事长姜来峰博士表示,倬方集团投资建设了全国首个钻探产业园-实训制大学(公共实训基地)和全国唯一的“司钻培训考试学校”,增加予尔梦的手语教学课程,可以解决听障人士在钻探领域的就业创业问题。
“这将是一个开创性的联合。”
抵达深圳
“来对地方了”
深圳是中国创业浓度最强、创业氛围最好、投资最活跃的城市,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不仅涌现出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一批优秀龙头民营企业,还有众多第二梯队的行业标兵民营中小企业。
途中交流
12月6日下午,刚抵达力合科创(深圳)清华信息港(简称“清华信息港”),重庆赛宏生命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赛宏生命”)创始人姚有良就直呼,“来对地方了!”姚有良在重庆默默坚持药物研发二十年,站在清华信息港的大厅,他就闻到了和实验室相同的味道。生命健康,正是深圳清华信息港独角兽最多的一个赛道,孵化了亦诺微、瑞德林、兰度生物、蓝晶微生物等多个代表性企业,科研氛围浓厚。
力合科创(深圳)清华信息港
记录投资孵化模式
据清华信息港总经理张薇介绍,力合科创与汇通金控、南山创投联合发起设立了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成果转化三支配套基金,“概念验证基金比早期投资还要早,当医疗健康概念还在实验室阶段,就能获得基金的保障。”生物医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失败率高,姚有良寻找的正是能陪伴基础研究到技术成熟商业化的基金。
姚有良(图中)在与信息港交流
“我是你们潜在的客户”
中科星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星睿”)、深圳臻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臻像科技”)是清华信息港新一代新兴技术和先进制造领域的代表型企业。
走进中科星睿的办公室,学员们便被不断切换的高精度卫星系统吸引了目光。“我是你们潜在的客户。” 专注于电力智能运维、运检领域的重庆览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吉银表示,公司接触过不少遥感卫星相关的企业,希望用“天眼”保障电力安全。
被高精度卫星系统吸引
姜来峰与负责人沟通交流
臻像科技能通过像素复用技术,把图片转化成裸眼3D画面,可帮助B端用户做产品展示。做全铝家具的重庆天泰荣观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秀忠、予尔梦副总经理李文韬和倬方集团董事长姜来峰,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裸眼3D还能应用在什么场景?”
“放在博物馆吸引扫码导览可以吗?”
“能不能实现地下空间的立体展示?”
神奇的裸眼3D画面
像素复用技术讲解
“我们可以为你们做支撑”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但每天都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前奔跑。12月7日一早,学员们到达深圳科创学院(南山总部)——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打造的又一硬科技独角兽孵化苗圃。在重庆,李泽湘也与两江新区共同发起成立了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
前往深圳科创学院(南山总部)
据深圳科创学院(南山总部)负责人介绍,深圳科创学院由李泽湘教授携二十多年科创教育以及140多家硬科技企业、包括1家上市公司、6家估值过十亿美金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与孵化的经验,集合旗下所有优质科创资源创办而成。拥有一流高校院所、新兴科技企业、优质创投资源、成熟供应链等要素所构建的“半小时创新圈”,“只要你有好的想法,深圳科创学院都能实现。”
半小时创新圈
深圳科创学院聚焦智能运动、智能康复、智能家居等C端新消费类智能硬件项目的培育和孵化。通过发掘和培育年轻人,让他们去把握新一代中产的消费需求,一方面带动生活品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反向带动供应链升级。
“我们可以为你们做支撑。”重庆励颐拓软件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朱思雨向深圳科创学院举手,励颐拓研发的CAE软件可以通过正向设计对产品进行优化,实现对试验的替代,已获得华为、比亚迪的投资。
朱思雨与学院负责人互相加微信
在学院负责人的陪同下,学员们参观了科创生态主展厅、供应链展厅等,体验了月销过万的未知星球无弦吉他和尚未正式面市的智能运动、康复产品。
亲自上手,秒变吉他大师
智能便携运动恢复装备
全自动筋膜松解泡沫轴
学员们还走访了位于深圳国际创新谷的深圳爱莫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爱莫科技”)。创始人杨恒介绍,基于机器视觉、图像识别等技术,公司可给各行各业提供AI解决方案,如商品的最优陈列、门店的规范管理、酒吧的氛围控制等。德庄农产品公司辣椒制品营销副总经理李攀表示,“德庄火锅也可以应用这款产品进行消费者行为分析。”
爱莫科技产品展示
李攀与杨恒进行应用场景交流
生物智能领域的重庆华信英翡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廖瀛总结,找到最小切口,以最短路径完成商业闭环,就是爱莫科技成功的逻辑。
“学会‘产品+资本’两条腿走路”
本次考察学习的最后一站是资本与企业的双向奔赴。12月7日下午,学员们与国内专业资本运作平台——资本界,进行了深入交流。资本界主要提供企业从进入资本市场到境内外上市的一站式服务,已帮助逾3000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
资本界
资本界总裁冯林认为,当代的企业家要学会用“产品”与“资本”两条腿走路。重庆企业应该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走向国际,进一步扩大经济合作空间。“以需求端为主导方向,从后往前先定上市板块,再根据上市要求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未来上市阻力才比较小。”
学会用“产品”与“资本”两条腿走路
冯林还介绍了资本投资项目的逻辑,人靠谱、有刚需、资产良、风险小、周转快、利润好、好变现、可持续、有门路,只要满足6项就有获得投资的可能。“投资家不关注专利技术,而关注它们的转化空间。”
好项目的标准
“两天的行程紧锣密鼓,干货满满。”学员们表示,此行收获良多。接下来,“渝创渝新”创业加速计划将持续开展帮扶活动,促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资本间更进一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