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造车梦碎
11月13日晚,小鹏汽车于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当日已经在进行收购滴滴智能汽车的首次交割。在这次交割后,滴滴智能汽车的财务业绩将被并入小鹏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中。滴滴集团的各成员公司也成为了小鹏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
根据今年八月签署的股份购买协议,小鹏汽车收购了滴滴的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而滴滴则成为了小鹏汽车的战略股东,这标志着:
滴滴退出了独立造车的舞台。
回过头来看,滴滴的造车之路,经历了从合作开发到自主造车再回归共同研发的转变。
2017年,滴滴陆续展开了与车企的合作,并于次年(2018年)在一场北京发布会上宣布成立“洪流联盟”。在联盟成立一个月后,滴滴与理想汽车宣布合资4亿元成立桔电出行公司,共同开发一款纯电MPV。但由于合作搁浅,开发MPV的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直到两年后,滴滴的自动驾驶部门发展为独立公司,滴滴才再次涉足汽车开发业务。
2019年11月,滴滴与比亚迪成立了美好出行(杭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设计与研发。2020年,滴滴发布了由比亚迪进行生产代工的首款D1定制网约车,成为首个批量生产并成功运行定制网约车的出行公司。
但这款合作发布的车型,销量并不理想。第一财经数据显示,D1在2021年的销量约为1万辆,而2022年的销量则跌至994辆。
2021年4月初,滴滴又宣布与沃尔沃合作,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项目研发,并在上海车展上发布自动驾驶硬件平台“滴滴双子星”。
据第一汽车频道,沃尔沃的XC90冗余车型配套“滴滴双子星” 在核心高性能传感器、车载自动驾驶系统、远程协助系统和前装量产车型四个层面打造冗余系统,成为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代表车型。
但滴滴的造车之路并不平坦。根据第一财经报道,自2012年成立以来,滴滴已累计亏损超过千亿元。滴滴App在2021年7月被下架,并接受了七个部门的网络安全审查。随后,滴滴在2022年6月宣布退市。
退市后首份财报显示,2022年滴滴营业收入为1408亿元,同比下降19%,净亏损达238亿元。
此时的滴滴呢,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本,但车还没造出来,更别说量产、销售。
放弃独立造车、推进与小鹏的合作,更像是滴滴在甩掉一个烧钱的大包袱。
也是同一时间段,互联网“造车”热潮褪去。
今年,8月14日,百度造车项目集度汽车更名为“极越”,百度也从牵头造车的大股东变为参与造车的技术提供方。
换言之,百度和滴滴一样,从整车制造的主力变成了“辅助”。
今时不同往日:过去几年,互联网大厂们纷纷做着独立造车梦,多年未果之后,现如今,他们可能宁愿放弃一部分自主权,而让“梦”切实落地。
参考资料
1. 第一财经,“滴滴放弃独立造车”
https://www.yicai.com/news/101845159.html
2. 第一汽车频道,“年薪50万元起!招兵买马进行中,滴滴也要造车了?”
https://mp.weixin.qq.com/s/0QYoNJ6Vtdjh6RtHbRekTw
3. 澎湃新闻,“小鹏收购滴滴智能车业务首次交割,滴滴获小鹏3.25%股份”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280477
4. 第一财经,“小鹏滴滴交易完成首次交割,将在座舱、智驾等领域深化合作”
https://www.yicai.com/news/101902683.html
5. 市界,“小鹏牵手滴滴,欲打造“15万元级”爆款车”
https://mp.weixin.qq.com/s/V_tknOrkTBv8wQd2ynJzYg
6. 晚点Late Post,“晚点独家 | 滴滴正式启动造车”
https://mp.weixin.qq.com/s/G6Q39JZeqnHLsYvhqE8afA
7. 第一汽车频道,“年薪50万元起!招兵买马进行中,滴滴也要造车了?”
https://mp.weixin.qq.com/s/0QYoNJ6Vtdjh6RtHbRekTw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ID:DTcaijing),作者:胡嘉路,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