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中国香港艺术品进口占全球份额创历史新高
撰文、拍摄:伊万
在利率高企与地缘政治动荡的时代,中国乃至整个亚洲藏家开始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11月9日西岸艺博会开幕日,瑞银财富管理中国区主管吕子杰在瑞银贵宾厅对《2023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进行了媒体分享。该报告是今年瑞银集团与Art Basel联合出版并由《Arts Economics》创始人Clare McAndrew 博士撰写的第二份报告,探讨了全球2800多名高净值藏家的购买意向、风险偏好以及收藏动机。早在今年4月4日,瑞银集团联合Art Basel发布了同样由Clare McAndrew 博士撰写的《第七版巴塞尔艺术展和瑞银全球艺术市场报告》。
“尽管某些经济指标显示亚洲地区可能会出现经济放缓,但中国以及广大亚洲收藏家对艺术品的需求依然不减,他们计划在未来 12 个月内增加或持续参加艺术活动,并购藏艺术品”,瑞银财富管理中国区主管吕子杰告诉现场包括36氪在内的媒体,通过调研访问11个主要市场的2828位高净值名收藏家发现:2023年上半年高净值收藏家在艺术品上面支持支出表现强劲,对2024年的艺术市场也保持乐观。
瑞银财富管理中国区主管吕子杰女士(36氪拍摄于11月9日上海)
该报告的11个地区市场分别是巴西、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英国、美国、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以及中国台湾。每一个都是高净值财富的重要聚集地,同时也是参与大量国际贸易的重要艺术市场。该调查对于高净值人士的筛选标准是净资产(不包括房地产以及私人商业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并要求从2021年到2023年均购买过艺术品,能够就收藏支出、销售渠道和其他行为的潜在变化提供见解。以下报告要点分进出口、支出中位数以及收藏动机三个部分介绍。
首先是进出口。该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和2022年数据显示:2022年,艺术品和古董进口达到有史以来最高水平307亿美元,出口量第二高,为334亿美元。虽然2023年第一季度所有行业的全球进口都在下降,但艺术品和古董流入主要贸易枢纽的价值继续增长,包括中国香港(50%)、英国(38%)和美国(15%)的两位数增长。
2022年,美国、中国和英国这三个主要艺术市场加起来占全球艺术品和古董进口价值的69%,这反映了它们作为艺术品国际贸易枢纽的重要性。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三个主要地区市场一直保持着这一大致比例,但随着中国份额开始增加,三个市场之间的分布开始发生了变化。
按地区分列的全球进口价值份额,图表来源于《2023 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
截至目前,美国仍然是2022年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最大的艺术品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的34%,同比增长3%。然而这种进口需求并非完全由美国本土财富所推动,综合来看而则是由市场本身以及跨境贸易能力所影响。换言之,美国尤其是以纽约为代表的地区汇集了吸引本地和国际收藏家的顶级艺术品。
可以说,来自国际藏家的财富实力、贸易规则的友好性以及市场成熟度,让纽约稳坐全球艺术品跨境贸易中心的位置。而这些因素也同样巩固了中国香港作为亚洲贸易中心的地位,其进口份额也上升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20%。与中国大陆(6%)相结合,中国地区占全球进口份额的26%。英国从2021年的7%增加到2022年的9%,但随着美国和中国香港销售更多价值最高的作品,其份额在过去几年中有所下降。
按地区分列的全球进口价值份额,图表来源于《2023 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
与进口一样,大部分艺术品出口都来自美国、英国和中国(主要通过香港)这三个最大的地区中心。1990年,这些地区份额高达 82%,到 2022 年则占到 70%。美国也仍是最主要的艺术品出口国,在纽约和其他城市的销售通常面向国际买家,而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仍以购买市场为主,所占份额较小。不过,中国的出口份额已大幅上升,2022年出口额与英国不相上下,而大部分对外贸易都是通过中国香港进行。
其次是支出中位数。支出的中位数反映了藏家对于艺术品与古董的消费水平。2022 年,艺术品和古董的总支出中位数达到65000美元,比 2021 年增长了 19%。2023 年上半年的支出也达到了 65,000 美元。这表明,如果支出继续增长,2023年全年支出可能会大幅增加。
同比2022年来看,几乎所有市场的支出中位数都有所变化。英国和台湾的一些增长幅度最大(均增长了30%),美国(5%)和中国香港(2%)的增长较为温和。在2022年下降6%至20.2万美元后,中国内地藏家在2023年上半年的支出中位数最高,达到 24.1 万美元,显示出在疫情解封之后,藏家的消费强劲回升。
2023年西岸艺博会VIP日现场(36氪拍摄于11月9日上海)
最后是收藏动机。Clare McAndrew 博士利用收藏心理学提供了六个主要动机,分别是财务投资、以自我为中心的动机、与其他人的关系、对收藏的激情成瘾、家庭或历史传统的保存延续、支持艺术家和文化或其他慈善动机。
报告结果显示:在所有收藏家中,自我认同和自尊排名最高(37%),这是所有市场购买艺术品的最高动机。对于更富有的藏家来说,财务驱动因素不是那么重要,特别是超高净值人士(该报告对其定义为净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和那些在2023年花费最多的人,这打破高端市场对于收藏家将财务投资作为首要收藏驱动力的外界认知。然而在巴西和日本除外,这两个市场的藏家财务投资动机的排名更高。
尽管艺术品和奢侈品行业已被证明比其它消费品更具弹性,但也并不能免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尤其容易受到买家信心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激情投资,艺术品的流动性差、信息不透明以及高度垄断的投资特性导致很难用常规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评估。但这并不妨碍以超高净值人群为代表的富裕阶层仍将艺术品投资用于平衡整体财富投资组合的风险。
Zeng Fanzhi, Untitled, 2012, Oil on canvas(36氪拍摄于11月9日上海)
根据Knight Frank对全球500多家财富管理机构、家族办公室以及私人银行家的调查显示:包含艺术品、腕表以及珠宝等在内的激情投资占这些机构管理的2.5万亿美元资产规模中的3%。虽然股票与房产仍然占据其中的大头,但是艺术品市场去年价格上涨了29%,是所有奢侈品类别里面价格增长最高的。到2023年,近十分之六的超高净值人士表示他们计划购买艺术品。
一般而言,艺术品市场的回报率与股票、债券市场的回报率的变动周期与不一致,其一般滞后于股票市场,或与股票市场呈反向变动。而在股票和债券市场下跌时,投资人认为艺术品是可以长期保值甚至增值的,他们会把资金从下跌的股票和债券市场中抽出来,买入艺术品,从而带来艺术品价格的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