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威科四次冲击上市,为净利不达6000万的代理商 | 专精快报
文 | 蔡晓瑜
编辑 | 彭孝秋
硬氪获悉,高威科于9月27日再次冲刺创业板上市,已通过深交所审核。这已是12年来第四次筹划上市;前三次,高威科都分别选择过深交所、上交所,但上市过程都几经波折,屡战屡败。
而高威科的其中一个股东“红舜一号”值得我们关注,“红舜一号”背后的资方赢合科技董事长王维东,在2021年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立案调查,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高威科的IPO进程。
高威科致力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为制造业客户提供自动化控制解决方案服务,业务覆盖新能源电池、半导体、光伏等行业。在2022年,高威科获得北京市第三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
近三年,高威科营收分别为13.1亿元、16.3亿元、15.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7亿元、0.47亿元、0.58亿元;在今年上半年,营收已达7.3亿元,净利润已达0.3亿元。
图为高威科的主营业务,源自招股书
图为高威科的主营业务,源自招股书
图为2023 年 1-6 月经审阅的利润表主要财务数
但从高威科近10年数据中可看出,其净利润增幅不大,在2014年达到0.37亿元后便停滞不前,甚至有下跌迹象;
作者制图
全球工业自动化行业目前已形成了以西门子、施耐德、ABB、三菱等为代表的跨国企业格局。而发行人则为三菱、施耐德、SMC、西门子、ABB等跨国公司的分销商,有过半营收来自于“技术集成产品销售”。
目前行业内具备竞争力的企业为众业达(002441.SZ),双方代理产品品牌有较多重叠,都与ABB、施耐德、西门子有交集,而发行人向品牌方采购额占比略高于众业达。
众业达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电气产品分销的上市公司,2022 年营业收入约为 121.28 亿元。
研发方面,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1.66%、1.55%、1.98%。如此低的研发占比也被媒体质疑,毕竟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不符合认定的一个标准——即销售收入过2亿的企业研发占比需不低于3%。
图为发行人近三年核心业务分布
不仅在研发投入方面有一定争议,高威科的专利方面也值得我们探讨。目前已有授权专利19项,但其中,有10项针对运动控制产品研发制造的专利,为2020年收购的“深圳微秒”所贡献。高威科通过收购的深圳微秒,增加了关于运动控制产品研发领域的大核心业务;但此业务整体占比不大,近三年占主营业务收入比分别为4.28%、3.89%、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