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东树:电动化不是上半场,而是carry全场,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应抓住机遇加速转型

王呆瑞@36氪重庆·2023年09月28日 23:02
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机遇与挑战并存。

9月27日下午,“‘链’动两江 驾驭未来 ”重庆两江新区企业家沙龙(汽车专场)在两江协同创新区的明月湖畔举行。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进行了《两江新区汽车高质量发展分析和未来展望》的主旨分享。

崔东树指出,纯电动是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而电动化是智能网联化的一个推动,电动化不是上半场,智能化不是下半场,电动化是始终全场的行动,电动化是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加速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将会给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推动。

崔东树表示,在汽车从机械工具向耐用消费品转型的过程中,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代表的西南地区,在产业链的布局跟产业链整合方面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一定要发挥“整车为王”的优势,推动整车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要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实现核心的技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不被卡脖子,带动上下游软硬件配套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节。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

电动化上半场,智能化下半场?不!电动化是carry全场

首先看一下碳中和的背景,从世界角度来讲,整个地球温度在逐步上升,这是人类生存的问题,生存的问题不是一个政治问题,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不容讨论的趋势性的问题。未来实现碳中和,实现零碳发展是中国和世界共同的目标。因此从化石能源向电动化的转型,这是汽车产业必然的一个方向性、趋势性发展的特征。整体来看,未来碳在汽车行业逐步归于零,这是世界的一个大的方向,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在中国,纯电动、插电、新能源是新能源汽车的三个组合,而从未来发展方向来看,纯电动是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我们国家提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三大发展方向,也就是智能电动车是我们发展的核心方向。这既拉动消费的发展,又拉动产业的进步。电动化是智能网联化的一个推动,电动化不是上半场,智能化不是下半场,电动化是始终贯穿全场的行动,电动化是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加速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将会给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推动。

电动车随着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的发展,未来将成为第三休闲的空间,车不仅是用来开的,同时还用来休息的,形成独立享受的第三空间,车跟人的关系日益密切,类似于手机不是打电话用的,而是个人娱乐用的,车的功能也日益发生变化,消费电子的属性日益明显,带来增量进一步的增大。

汽车将从机械工具变成耐用电子消费品,汽车寿命大幅度缩短,汽车的使用周期将成为一个短周期产品,未来一辆车十年左右的周期是很合理的。在消费产品里面,没有一个产品比汽车有更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汽车消费对整个产业拉动,对经济发展将带来巨大的支持,电动智能化发展决定我国制造业发展,决定国家经济社会、国防安全重要的保障。

同时我们也提出一个观点,就是随着国家明确未来汽车百公里平均电耗12kw的概念,未来每公里的电动车出行电费在6分钱左右,没有哪个出行工具像私人电动车这样高效率、低成本,所以汽车的普及化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发展趋势。

第一个人口红利虽然已经结束,但是驾驶员红利并没有减少,未来将有5亿以上到6亿以上的驾驶员队伍,汽车保有量将获得高速的增长。

沙龙现场

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中国汽车总体规模量已经达到了逐步突破新高的一个阶段性顶点的状态。

我们对房地产过去十年的产值规模和居民收入做了对比分析,过去十年,大多数的城市居民购房的支出占收入比例在30%-50%左右的水平。这带来居民购车相对的低谷。

如今,房地产对汽车的影响在逐步消退。今年最大的特点,房地产出现了剧烈的下行,车市在今年4月份之后呈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汽车行业,在2017年2800万辆的基础上,重回峰值,且是建立在诸多不利基础上的峰值。未来汽车逐步突破3000万辆峰值,最终达到4000万的规模,成为日益明显的趋势。

在增长之下我们要看到问题:

一是传统燃油车从2017年2365万辆的规模,今年下降到1500万的规模,降800万,将近30%的水平。相信在座各位都会感受到传统燃油车下降30%的压力;

二是在新能源车方面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2022年达到340万辆,今年预计达到500万辆的规模,从100万到500万的规模,只用了3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努力,天帮忙。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这个奇迹是建立在产业链优势下以超强性价比带来的增量。过去三年全球二手车价格爆发式增长,日本的二手车2023年比2020年增长了30%,美国的价格增长了近30%,欧美日汽车全面供给不足,这给我们带来机会,中国芯片供给充足、产业链巨大的优势,起到一个支撑性的作用。

今年1-7月份,中国和世界新能源车都增长了大概40%,下半年世界其他国家的增长速度可能会超越中国的增长。未来仍然面临着欧美芯片的供给恢复和价格回落带来的一个挤压现象。未来欧美对我们出口爆增之后的反制措施,包括反补贴、反倾销各方面的调查,都会进一步加剧。

三是汽车竞争也在日益加剧。整个新能源促销在7%左右,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剧,行业的竞争将是一个惨烈的状态,价格竞争是未来行业走向寡头化的必经之路。

四是10万块钱以下的车出现了明显的下行态势,受到巨大挤压的就是合资品牌,上面受到宝马、奔驰、奥迪的挤压,下面受到自主品牌的分流,形成了目前行业剧变的一个特征。

中西部地区是巨大蓝海,两江汽车产业应抓住机遇加速转型

北京作为公共交通最大的地区,私人车辆普及最高,我们认为未来西南地区有希望达到北京或者是接近北京的水平。看下图,过去四年全国车市的发展,2023年跟2019年相比,南方地区基本全是绿的(增长为负),中西部地区相对来说是比较红的,是增长比较明显的地区,形成了结构性增长的特征,中西部地区汽车普及带来的增量是极其巨大的。

2023年全国车市对19年增速分配图

同时,未来电动车是分布式储能的一个单元,尤其中西部地区,未来车、房、光伏形成能源体系新的变革,未来能源革命最核心体现在中西部地区,要实现光能、储能,还有汽车的组合,同时用电动车给家庭供电,中西部的家庭用电将得到更大的改善。所以汽车不仅是开的,还能用来休闲与储能,汽车的使用空间将大幅度提升。

过去几年发展证明,有强大的配套体系,有强劲的产业链才能获得汽车产业链稳定的发展,中国在消费品领域已经占据了核心地位,无论是手机、家电其他产品在世界上具有超强的优势地位。

重庆就拥有强劲的产业链。在汽车从机械工具向耐用消费品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认为重庆主力企业总体来看表现比较优秀的,尤其是以深蓝为代表的增程式表现极其良好,今年1-8月份深蓝的增程式已经达到了1.5万台规模,纯电动也达到万台的规模,以深蓝为代表的增程式突破获得了良好发展。赛力斯在增程式的发展,也起到了开拓性发展的效果,为行业发展增程式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以阿维塔为代表的高端新能源车获得超强增长的态势。长安品牌A00级电动车表现极其优秀。

可以说,重庆新能源汽车发展获得了比较大的突破,但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布局还不够完整,在产业链的布局跟产业链整合方面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两江新区汽车产业一定要发挥“整车为王”的优势,推动整车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要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实现核心的技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不被卡脖子,拉动整个行业加速电动化转型,让零部件企业共同在电动化上找到新的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两江新区要积极放眼全球,尤其是看到以东南亚为代表的和以欧洲为代表的整个市场链条已经打通,国家创造了良好的出海通道,一定要建立整个向外辐射发展的信心。现在欧洲对我们采取行动,都是前进过程中的一个阶梯,每跨过一个阶梯都有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未来汽车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期待两江新区获得中国汽车发展更高的市场地位和更高的龙头带动作用。

+1
2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