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买基金,一把大赚5800万

市界·2023年08月30日 18:47
风险山雨欲来

今年纳斯达克100ETF火爆,不少投资者在“海外”布局中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有人一把大赚5886万。这也让一众基金公司加紧推出类似“出海”布局的QDII产品。

随着各基金公司2023年中报的披露,相关自然人持有基金盈利的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 

2023年,QDII基金(主要投资海外市场的基金)类别中的纳斯达克100ETF涨幅丰厚,相关持有者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市界」对比了广发、国泰、华夏、华安各基金公司纳斯达克100ETF基金中自然人持有份额的情况,发现5位高净值自然人的持仓价值普遍大幅上升。 

伴随着加仓以及净值的上涨,截至2023年6月底,郭栋梓持仓市值高达2.03亿,黄泽丰持仓市值1.2亿,蒋荣方持仓市值合计1.71亿。 

按照2022年年底的持仓数据,统计各自然人在2023年上半年的盈利情况,保守计算,郭栋梓盈利5886万,蒋荣方盈利5106万,而黄泽丰盈利2306万。 

▲(2022年底和2023年中,纳斯达克100ETF自然人持股情况。数据来源/Wind)

投资一只基金,半年就能大赚5800万,这在普通基民来看真是如梦幻泡影。 

但现实情况却在真实上演,这背后一是资金量足够大,二是涨幅也足够大。 

今年上半年,纳斯达克100指数从10939点,涨到了15179点,涨幅38.76%。 

纳斯达克100ETF基金的赚钱效应之外,万得QDII股票型基金指数(885065)在上半年也累计上涨了9%。 

业绩不断上涨,国内的 QDII 基金投资也获得了基民的追捧。国内各家基金公司更是纷纷加足马力,迎接基民们对海外配置需求增加。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0日,国内市场上共成立了39只QDII 基金,仅4月这一个月就有10只QDII基金成立,而4月份也成了近三年来QDII基金成立数量最多的月份。而2022年一年,也仅成立了31只。 

新成立的这些QDII基金除了瞄准之前的纳斯达克100指数以外,还聚焦恒生消费、恒生中国企业、恒生医疗保健、全球新能源汽车、全球创新龙头、全球芯片产业等领域。 

另外,QDII累计批准的投资额度也在不断增加。2022年年底,该额度为1566.19亿美元,截至2023年7月31日,这一额度已经增加到了1655.19亿美元,半年多时间增长了57.9亿美元,约合422亿人民币。 

截至7月底,基金公司中,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获批额度位居前三,分别为76.8亿美元、66.8亿美元、59.4亿美元,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紧随其后,分别为42.8亿美元、41.9亿美元和36.7亿美元。 

与易方达、华夏这些头部基金公司不同,QDII投资额度较少的基金公司一般为今年刚刚获批相关额度的基金公司,其中永赢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宝盈基金今年1月首次获批额度,均只有0.9亿美元,汇丰晋信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今年7月均刚刚获批1.2亿美元额度。 

在这5家公司首度额度获准之前,其它基金公司首度获准还要追溯到2021年,而且当年也只有平安基金一家基金公司获得了仅仅2亿美元的额度。2022年,没有基金公司获得首度获准额度。 

由此,基金公司争抢QDII投资额度的热度在2023年可见一斑。 

虽然市场热度浓烈,但人群拥挤之处,赚钱效应能持续多久也是个问号。 

电影《大空头》的原型人物,迈克尔·伯利(Michael Burry)在2008年因做空美国房地产一把暴赚而出名。而迈克尔·伯利当时做空的逻辑就是,过高的利息之下,没有企业愿意发展,因为钱躺在那里就很舒服。 

如今,迈克尔·伯利再度出手做空美股。 

美国当地时间8月14日,据美国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系统等平台数据,迈克尔·伯利创立的Scion资产管理公司,在今年6月30日持有名义价值超16亿美元的美股指数看跌期权,这其中就包括目前在国内火热的纳斯达克100指数,以及标普500指数。 

买入这些期权的目的通常是表示看跌,或进行对冲防御。 

虽然迈克尔·伯利的这一操作时间点在将近两个月之前,但作为一位著名“空头”,迈克尔·伯利动作背后的原因值得警惕。 

除了迈克尔·伯利,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也已在未雨绸缪。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在过去三个季度净卖出的股票价值已经高达330亿美元,这也让伯克希尔哈撒韦储备的现金接近了历史最高水平的1470亿美元。此前,2021年三季度末,伯克希尔哈撒韦现金储备达到创纪录的1492亿美元。 

种种迹象表明,在美国股市节节攀升之后,股神似乎难以找到值得购入的“便宜货”了。 

对于迈克尔·伯利的空单,以及巴菲特的1470亿美元现金,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史蒂夫·汉克(Steve Hanke)直言,他们可能正在为美国经济即将面临的麻烦做准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界”(ID:newsseeker),作者:韩忠强,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有趣、有料、有价值的上市公司分析,更具洞见的公司研究。

下一篇

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有朝一日准备发给科学家,这位大师就是最佳人选!

2023-08-3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