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看行业 | 机器人领域有哪些创业机会?又有哪些困难?
本文作者从CS和卡耐基梅隆大学毕业,现在在国内某一线AI大厂做财务投资,看了国内外小几百个机器人项目,希望对这个问题能带来些技术和资本的交叉视角。
放几个被投公司:
先说结论,这波机器人创业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融资角度,都要赶上AI 2.0的宏观时代浪潮。上一辈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核心零配件等已经是红海一片,对于创业者来说,很难打出差异化的产品和技术。
而机器人方向又是公认的“知易行难”,大家都知道我国在迈入老龄化社会,传统行业招工难、工人离职率高,想用机器来填补空缺职位。但是,为什么工厂里还是清一色的老龄工人,智能化程度依然很低呢?
实地调研了多个工厂和流水线后,症结还是机器人不够好用,因此无法适应大多数工厂的复杂场景,只能胜任极少数的简单环节,比如汽车喷涂、AGV搬运、物流拆码垛。
这也是为什么这5年左右,几乎很难看到新的机器人明星公司横空出世。各领域有生意的还是那几家,比如:
上游核心零配件
仓储机器人
商用清洁
商用配送
工业机器人
家用服务机器人
可以看到,传统的场景已经相当饱和,且下游集成商的利润被上游一步步压缩,并不推荐创业者进入。我们这两年也看到了一些“新”场景,现实的情况是,我身边的VC朋友们激动地看了一遍赛道里的公司,然后一个个又失去了兴趣。原因也很简单,伪场景太多了,大多没法落地。
另外,有些学术界过来的新机器人技术,这几年也在积极做产业转化。比如多机集群控制、软体机器人、微纳机器人等。产业时机是否已到,仍要case by case得判断,这些前沿技术能否落地,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那么,到底哪些机器人的创业方向仍有机会呢?我认为是要深度结合“AI大模型软件+机器人本体硬件+细分场景”。来看一下大公司这几年在机器人领域研究什么:
谷歌,Intrinsic、PaLM-E;
微软,ChatGPT for Robotics;
OpenAI,放弃自己开发机器人,并投资挪威机器人公司1x
来盘一下谷歌的时间线:
2022年4月,Google Research联合Everyday Robot发布PaLM-SayCan,5400亿参数,能根据语言模型执行16个步骤的复杂任务;
2022年12月,发布机器人Transformer RT-1,在包含130k个episode的数据集上训练,使用Everyday Robots的13台机器人在17个月内收集而成;
2023年2月,发布视觉Transformer视觉模型ViT-22B,220亿参数;
2023年3月,发布视觉语言模型(VLM)PaLM-E,参数5620亿(ChatGPT 1750亿)。
与LLM的区别,VLM是对物理世界有感知,利用视觉数据来增强其语言处理能力。其中有2大显著能力:
1、机器人自主控制:PaLM-E 动态分析来自机器人相机的数据,实现机器人自主控制,无需预处理或标注数据。
2、机器人韧性:能对环境、外界干扰做出反应。
PaLM-E训练数据来自Say-Can、RT-1、ViT-22B,精确度从50%提升到80%-90%
这里举个例子,介绍谷歌的视觉语言模型(VLM, visual language model)是如何融合机器人动作和人类指令的。
无限逼近“真”人工智能的机器人
微软的时间线简单一些:
2023年3月,微软发布“ChatGPT for Robotics”论文,用ChatGPT来控制机器人。
说白了,之前是程序员写码,在特定语境下控制无人机、机器人,现在普通人可以下达指令,ChatGPT生成代码,结合物理环境识别,指导机器人工作。
ChatGPT for Robotics 效果:自主用积木拼出微软logo
而OpenAI之所以放弃了机器人业务线,就是因为软硬结合需要大量的数据、资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OpenAI投资的1x,是个从2015年就开始做人形机器人的公司,最早只销售给养老服务中心,卖了100台左右。
后来,在 Google X 工作6年的华裔Eric Jang加入公司,担任AI负责人,大幅度提高了机器人与大模型相结合的技术能力,也因此拿到了OpenAI、老虎基金等头部资本的投资。
OpenAI投资的1x,发布了人形机器人demo
目前做大模型+机器人的最大难点,在于获取数据。谷歌和微软都选择了从收集家用动作入手,未来其他场景,比如办公室、街道、商场、工厂,如果能训练出来一个个小模型,融入到底层大模型里面,将会是创业公司的重要壁垒。
一句话总结一下:创业公司的机会不在于复刻谷歌的机器人大模型(大概率未来会开源),而是通过积累场景数据,打造切中细分场景需求的产品,从而形成壁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iwei in AI”(ID:gh_0c2282b570d6),作者:siwei,36氪经授权发布。
36氪创投平台
36氪创投平台在AI工业机器人领域精选了55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题—AI工业机器人赛道精选项目,如对某一项目感兴趣可直接点击「联系」来申请对接。
36氪创投平台集合强势媒体力量、数据挖掘研究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深度链接中国创新创业生态,致力于成为中国新经济生态参与者首选的连接平台。自上线以来,平台已入驻超过20万+优质企业,3千多家一线机构的活跃投资人,近半年有超过10000家企业在平台上获得了资本关注和后期融资动作推进,同时即将上线企业融通创新平台,帮助中小型创新科技企业与产业链中的大企业融通连接,共谋发展。
可通过36氪官方网站、36氪App、「36氪创投平台」官方小程序,查看创投市场最新资讯,查看各领域优质项目,认证机构投资人更可体验一键速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