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体融合到数字重庆,解析华龙网跨界发展之路

付于洋@36氪重庆·2023年05月10日 10:07
懂技术的新闻单位,懂新闻的技术公司。
华龙网
战略融资重庆市2004-09
重庆新闻门户网站
我要联系

技术浪潮不歇,媒体转型不竭。

从上世纪末的新闻网站,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融媒体,再到当下元宇宙、虚拟主播等技术的出现,Chat GPT引发的AI热议,媒体经营规则和结构不断被重构。突破增长困境,立足长远未来,是媒体发展的不变主题。

纵观媒体的转型探索,大多是以自身的内容优势寻求形式拓展或合作,绝少有媒体直接去啃“技术”这块硬骨头,建立起规模化的技术团队,不光服务于内部,甚至对外输出综合服务,为集团带去可观营收的同时,还可反哺集团转型。

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龙网”),就是这样的少数派。

华龙网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新闻门户网站,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转型平台,拥有重庆重大新闻首发权。其全资子公司重庆华龙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龙科技”),拥有260多人的技术团队,在数字全媒、数字政务领域已覆盖重庆全域,还有网络安全、数字乡村等成熟产品被广泛应用。目前,技术板块为华龙网贡献年收入已近亿元,正在成为华龙网除新闻外的第二增长曲线。

华龙网也从单一新闻性网站,发展成为以新闻事业为龙头,以技术驱动为核心,以“互联网+”产业为动力,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现代传播体系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综合布局的新型媒体集团。

新媒体与技术不可分离

回溯发展历程,华龙科技在华龙网“内生外化”的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变化的节点上。

华龙网的出身决定了它自带技术基因。2000年,华龙网带着“新媒体”的属性诞生,成为国务院新闻办首批批准的互联网新闻媒体。

华龙科技发端于2014年,当时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席卷全国媒体,为响应主管部门要求主流媒体在移动端建立舆论阵地的要求,华龙科技的前身——新华龙掌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新华龙”)成立。

新华龙的最初定位是做好重庆“1+39”移动端矩阵,即为覆盖重庆市的移动端与39个区县的移动端媒体矩阵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几年时间,逐渐组建起自有技术团队,做到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及服务可控。

2020年,华龙网集团中标重庆市政府办公厅的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项目,从此,率领旗下新华龙开启了数字政务服务的大门。

随着数字政务的不断加深,新华龙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数字重庆”建设中,业务也更加多元。比如向客户提供“打包式”的全方位网络安全服务,下沉到各区县提供数字文博、区域电商平台、志愿者服务系统等定制服务。

2022年,新华龙正式更名“华龙科技”,作为华龙网发展战略“News+VIP”中的技术引擎(IT)。

华龙网“News+VIP全链条服务生态图谱”

华龙网“News+VIP全链条服务生态图谱”,即以新闻的内容生产来引领其他版块的业务发展,涵盖新闻服务(News)、视频服务(Video)、技术服务(IT)、舆情服务(Public sentiments)四大主力板块,再辅以互联网增值业务(手机报)、征信、取证等互联网产业,教育、健康、财经等垂直行业发展,由“单兵作战”变为“集团化会战”,塑造“懂技术的新闻单位,懂新闻的技术公司”的品牌形象。其中新闻是华龙网的长项和主业,视频服务和舆情服务是新闻内容服务的伴生,而技术服务则为集团科技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提供强劲支撑,承担集团向综合服务商转型的抓手。

经过八年积淀,华龙科技自主研发的“华龙芯”融媒体能力中台,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问题;拥有各类技术人员260多名,团队平均年龄28岁,正是当打之年。同时,华龙网及旗下 5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保密资质、CMMI、ISO9001等各类资质,软著和专利50余项。

相关资质证明

三大业务深度覆盖重庆全域

华龙科技总经理冉霓向36氪重庆介绍了华龙科技的三大业务:数字全媒、数字政务和数字安全。

数字全媒,是立足于母公司媒体属性,发展时间最久、扎根最深的业务板块。目前已经实现重庆全域“1+41”(主城+41区县)政务融媒体的全覆盖,拥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具备较强的复制和变现能力。

为客户提供涵盖“策、采、编、审、发、馈”六大环节的一体化采编平台。在机制上,建立内容版权互换协议;技术上,后台数据互联互通,前端平台差异化发展;运营上,相互引流,互推共享。

数字政务,帮助政府部门进行信息化改造,现已覆盖重庆市85个市级部门、区县政府门户网站。

华龙科技围绕政务用户体验升级,打造了智能问答机器人、政策咨询问答库、政务服务地图、个人/企业生命周期服务在内的多个政务创新服务产品。

深度参与了“渝快办”建设,并将其全部接入各区县客户端。此外,还参与了支付宝“渝康码” “市人大数据信息平台”“重庆市政策直通车”“全市网信视频会议系统”“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网络综合治理平台”等“数字重庆”相关建设。其中“渝康码”是三年来全国少有未出现宕机事件的健康码系统,收到重庆市大数据局的感谢信。

数字安全,相较其它数字安全行业的大集成商,华龙科技的优势在于熟悉客户需求,进行资源整合和包装,提供完整的数字安全服务。目前华龙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运维系统已服务于重庆绝大部分党政客户,为上百个系统平台保驾护航。其所有产品和服务,都按照国家安全要求使用国产化的操作系统和服务器,解决客户后续改造的问题。

作为一家党媒科技公司,国企背景意味着更能获得客户信赖,洞悉政府需求,针对客户的痛点、难点,匹配精准到位的服务。”华龙网在服务上坚持“贴地飞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应对政府部门突发需求。

未来:科技引领,深化转型

之所以能承建上述重庆市级各平台技术开发并深度介入该领域的业务发展,基于华龙科技自主可控的“华龙芯”智慧数字技术能力中台,和以用户、客户、社会需求为中心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技术服务平台。

华龙科技以“华龙芯”智慧数字技术能力中台为核心驱动,构建“内容云”、“安全云”的大数据生态,赋能业务。其中“内容云”拥有重庆全域媒体资源库和完整的内容产品解决方案,“安全云”使用区块链应用进行信源甄别、热点捕捉、数字资产版权保护等,并提供全方位的自动化运维。

最终将形成以API为要素的内容集结开放架构,以“重庆安全云”为安全基座的防火构建,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整体技术安全解决方案,与各区县共同构建“数据生态命运共同体”。

“华龙芯智慧数字能力中台”获得2022年度技术赋能“新闻+”推荐案例

4月底,重庆市委书记、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袁家军出席数字重庆建设大会,提出要“打造引领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市域范例”。“数字重庆”会是一个非常宽阔的赛道。未来,在数字政务方面,华龙科技还要继续发力,积极成为母公司华龙网介入“数字重庆”新赛道的业务增长极。

另外,数字政务拥有极大的“走出去”潜力,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政府部门信息化改造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预计到2028年,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将达到5829.33亿元。

紧跟ChatGPT带来的AI浪潮,华龙科技还会依托数字全媒、数字政务等领域沉淀的大量数据进行强化学习,探索适应行业的大规模AI训练,发展应用领先优势,打造更加“人性化”的智慧系统,带动母公司华龙网发展为全方位的智慧城市服务提供商。

+1
1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华龙网
我要联系
重庆新闻门户网站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