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ONE旧物仓杨函憬:个体经济即将崛起,每个人都是经济的主体
编者按:4月7日,重庆市渝中区后街经济发布会暨重庆首届城市主理人大会在解放碑举行,GOODONE旧物仓创始人杨函憬以“向后转,文化商业的新生”为题发表演讲。本文根据主题演讲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GOODONE旧物仓创始人杨函憬
作为主理人,我们天生就喜欢难的事情,最好这个事情只有我能干。如果你只想干一些搞钱的事,也不会坐在这里。我们这群人经常被骂“理想主义、贪图享乐生活”,结果有一天当大家全部往后看的时候,发现我们这些人居然走在前面。其实我们一直是这样子,我们没有变,是这个世界变了。
旧物仓是一家通过旧物改造搭建场景,推动复古系产品零售的生活美学体验店,至今成立已十年,在这十年里我发现两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当你去做生意的时候,你希望你的产品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然后复制几十万件。但当你作为消费者的时候,就希望买到这个东西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矛盾的本质的是——求不同。以前问你这个东西怎么复制,现在问你这个东西有什么差别,跟我的在地关系是什么。
就好比昨天我吃了很多小面,重庆有那么多家小面,面都是小面,面还是那个味道,只有文化才能产生差异,所以产品一定要去叠加文化。文化就像是一件外套,人都是一样的,但穿的衣服不一样,人也就不一样。
第二个变化,这个世界越来越卷了,卷到什么程度?一个卖破烂的也要来谈城市更新,谈乡村振兴,谈生活美学。以前,我们是螺丝钉、工具包,现在人都活过来了,有人格、有组织,开始去思考系统的事情。比如研究生态,通过组合产生不一样的构造。
我分享几个好玩的现象。对比一下刚开始卖破烂的我和卖了十年破烂的我们,看起来都是破烂,只是这个破烂变得更美好一点而已。
GOODONE旧物仓十年前后对比
有三个词我思考了十年:热爱、应用和服务。如果没有热爱,我找不到它的应用场景;如果我没有一颗服务的心,我觉得它不会成为今天的IP和品牌。
这十年里每个地方的旧物仓会呈现出不同样子。在重庆,我们可能做跟三毛有关的东西,跟火锅相关的东西,跟民国相关的东西。我们这样任性,这样折腾,为什么60岁、70岁、30岁、20岁的人,甚至小学生都爱着我们。我想他们一定爱的是我们内在的东西,这个内在的东西把所有年龄段都串连完了,一群人终于可以聚在一起。
就像今天的主理人大会,坐在下面的人都很年轻,女生居多。我们80%以上的用户是女生,85%以上的合作伙伴是女生,85%甚至95%以上的团队是女生,是女性在推动着社会文化的进步。
这十年熬过来了,熬成什么样子,它变成一个主力店品牌,我觉得也是为我们中国原生品牌争了一口气。我们成为一个主力店,才有机会去到各个地方开连锁店。这个奇迹是一个现象,不是一个表象,更不是昙花一现。因为它一定有方法,这个方法是总结出来的,但不能迷信方法论,任何东西成为方法以后,它就是落后的东西。
第一,场景化。不要一来就卖破烂,要变成一个场景打包卖、组合卖。
第二,常用化。常用的东西不要搞成高精尖,要让大家经常使用,你才活得了。
第三,知识化。要有内容,要让大家在店里面停留更多的时间,做点手工,学一点手艺,不要让我们的双手变成只会玩手机和键盘的工具。
第四,IP化。只要你与众不同,个人也可以成为一个很酷的IP。“妙街”这个名字是我起的,我特别喜欢,今天来看到它落成开街。在这里就要求不同,求奇妙,有不同的材料,如果相同就没意思了。
第五,产品化。不要等人们来你的空间,来你的店里去消费,你的产品也要能去到他们身边。
这个逻辑说起来很轻松,但是要把五门课都练完,才能做成一个综合的空间。我们今天讲复合空间,集合空间,绝不是简单的做加法。
内容、场景、产品、业态循环图
我在这五年间天天都在出差,一年有330天在路上,我经常画各种各样的规划图。
这是一个顺时针的循环:
先有内容,你不用急着去开店,去做实体的东西,因为很可能亏损;有了IP之后,它需要一个壳来承载,那就是场景,要把它实体化;有了场景要有产品,你可能是卖服务,可能是卖文化。最后这三者成立之后,才是一个业态,这个业态才能够持续经营。
没有转完这个循环的时候,都是我们在努力生长的时候,都是我们存活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朋友和支持你的人,需要用户。你要习惯跟你的用户一起去共创。所以,我并不认为我在这个过程中做得好,我就只是发起了这些课题,坚持了这些课题,立志要让它赚钱。
花砖
举一个例子。在旧物仓里有数不清种类的旧物,花砖,几乎成了旧物仓的形象代言。花砖不在重庆,如果是重庆,我觉得重庆最棒的是棒棒,不要把重庆的棒棒当成一个工种,它是一个数字,一个1,你看能够搞定多少东西。
说回花砖,在厦门我们一片一片挖,一片一片收,收了几百吨,我们把这些要丢掉的垃圾变成700多块钱一个平方的东西,也变成了一个潮流。没有我们这个团队,花砖就是一堆垃圾,是我们把它变成了我们能想到的所有的衍生品。我们也借助这个衍生品,把后面的供应做完了。就像女生比较喜欢首饰,但是你不可能戴钻戒和黄金,那太土太俗了,你一定要用非贵金属珠宝,比如我们用纯银做首饰,卖得非常好。
你会发现,年轻的衍生品,都有新的方式去实现,关键是你要理解这个群体。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自由呢?你可以自主决定你家的装修风格,你的空间没有人干扰你,你爸爸也不行,妈妈也不行,其他人更不行,当你自由的时候,欢迎你来找我们贴花砖,还你一个浪漫的花园和家园。
我们整个团队包括我都是后知后觉的,这是主理人的特点,别人讲的都不会听,只有自己流血付出代价。我们把这个能力同步释放给主理人,因为我需要更多的人,集成的IP和品牌。
我认为,接下来5-10年会掀起个体经济崛起的风潮,每个人都是经济的主体。因此,我在合肥一个中部的城市,在一个老机场里面做了一个设计中心,准备完成服务主理人的一个生态体系。从材料体系到运营体系到建材体系等等。因为自己是从建筑做起来的,所以比较喜欢空间的营造,把每个店都有烙上强烈的风格和印记,用心在每个细节上。我觉得这样的店,才是将来会把后街也好、前街也好、大街也好、小街也好,都融进来的一个东西。
我把这个设计中心叫“未来发店厂”,包含场景、供应链、主理人和生态IP。场景和供应链是我们来建的,因为要花精力,要花团队,所以我们把它叫下沉。但是主理人和生态IP是上行,它需要跟大家去链接、去聚合,落地到每个城市。总结下来,我们是有内容产业链的服务商,不是外服,是内服的,用心服的。
最后,设计“重”逢,在重庆,和大家一起,去设计我们自己梦想的店。我们一直在等大家,今天你不见我,明天也会见我,始终我们都会遇到,不管在重庆还是其他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