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重点定调,对风险投资有什么影响?
近年来,随着国内产业监管趋严、国际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化,风险投资愈发需要全局的战略眼光。
此前,创投行业的热门赛道一个接一个迎来强监管:平台经济反垄断、在线教育和教培业“双减”新政、互联网金融监管处置、网络数据安全、游戏行业的新版号下发、电子烟领域管理等。
可见,任凭风浪无常,内心需要坚定平稳的锚——对宏观政策、经济脉络的理性认知。复星锐正资本一直将趋势研究作为投资的第一助推器,不仅关注微观层面的募投管退人,同时注重对宏观经济、政策趋势、行业赛道的分析研究,深度思考,独立判断,坚持专业主义、价值主义、长期主义,投资未来的未来。
安全与发展并重
分析今年两会的重点定调可以发现,当前战略最大的转变是“安全”与“发展”并重。
一方面,2023年欧美经济预期放缓,海外封锁愈演愈烈,需要加大内循环力度,拉动内需不仅是国家经济的需要,也是海外关系的抓手,通过拉动内需,带动产业升级,提高行业附加值,带领中国企业成长为国际化企业。
另一方面,当前的很多政策调整加大了对“安全”的权重,其中最重要的三项分别是金融安全、科技安全、数据安全。
可以预见,面对复杂的海外经济形势,政策将在“安全”与“发展”两者之间动态调整。此外,今年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思路,设定了一个较为“保守”的经济增长目标,奠定了今年“不搞强刺激”的基调。
金融监管改革
随着金融混业经营逐渐深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原有机构运作框架存在权责分配不清的现象,导致在产业领域出现部分重大风险事件,如部分金融腐败案、互联网企业融资与数据交互管理不当、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等风险事件,需要适时调整机构架构,以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本次改革将加强“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在金融监管改革方面,将朝国际化的“双峰”金融监管模式迈进,一个机构负责市场行为和消费者保护(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另一个机构专注于金融体系稳定和货币政策(央行),更加清晰严密——央行专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监管总局集机构监管与行为监管于一身,证监会则专司资本市场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从事业单位变为行政单位,纳入发改委企业债发行职能。这将增强证监系统话语权,加强地方债管理,化解地方政府风险,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加大对国央企管理力度,逐步提高“股权财政”,补充土地财政下行缺口。
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在新兴产业领导机构改革方面,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把多项职责与旗下中心部门划转,为科技部“减负”,以抓大放小,将精力聚焦在重点项目,为数据局创造完善数据生产要素的条件。
据财新研究,虽然本次改革将科技部多项职责划转,减少其管理的经费或者项目,但部分重要的重大专项仍留在科技部,意味着往后科技部将更多重心放在关键领域的攻坚。
从今年两会代表的构成变化来看,文娱和商业方向的科技公司减少(如腾讯、百度、网易),人工智能、云计算、半导体等硬科技和制造业公司增加(如小鹏汽车、商汤科技、寒武纪、中芯国际)。
可以预见,平台经济的在线服务行业不再是发展议程的中心,政策重点发生转向,加强科技能力、加强供应链安全,保持对外的竞争力。在硬科技发展大潮中,新基础设施将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孕育出一批商业新物种。
组建国家数据局
组建国家数据局,划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旗下数字管理与服务相关职责 。一方面,这将统一数字经济的发展与安全功能,尤其数据出海的交互管理,防止“滴滴事件”再次重演。
另一方面,将增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经济驱动能力。去年6月,“数据二十条”在第二十六次深改委会议中审议通过,国家机构对“数据”发布的一系列文件为规范与鼓励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次机构改革后,市场期待数据局除了发挥监管作用外,也能促进数据的交易与利用的发展进程。
当前,土地财政难以持续,未来的经济模式强调“高质量发展”和“提振信心”,而非地产、基建等的传统稳增长手段,可能向股权财政(国企改革)和数据财政(国家数据局)转变,补充土地财政下行缺口,丰富经济增长来源。
作为复星旗下的全球化投资机构,复星锐正在成立之初就高度关注科创领域的投资机会 。目前复星锐正已经投资了百余家优秀科创企业,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依托复星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板块生态资源,以“产业资源赋能创新企业全球发展”为使命,旨在成为全球领先的产业投资机构。
以汽车科技赛道为例,早在2015、2016年,复星锐正资本就开始关注汽车智能化的趋势,在全产业链中进行系统性的行业研究和布局,从智能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如传感器开始,布局了包括技术壁垒最高的乘用车L4自动驾驶公司,领投了速腾聚创、元戎启行等行业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