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县城能有13所大学、8条地铁?

未来城不落·2022年12月21日 09:41
拥抱未来的闽侯。

什么样的县城能有 13 所大学、8 条地铁?这个县城就是闽侯——福州的「编外区」。 

福州似乎有这样一种纠结:明明知道城市必须东进(东边的长乐已经完成撤市建区),但有时候又忍不住把更多资源投入到西边的闽侯县。走在街上,你明显能感受到,闽侯县的城市浓度,要高于东边的长乐区。 

了解福州地理的人大概知道, 发展 闽 侯 容 易出成绩,发展长乐是难而正确的事情。容易做的事情,会让我们得到及时满足;难而正确的事情,我们天生就会有抵触情绪。 

所以,今天我们怀揣着一颗「两个都爱」的心,去感受一下闽侯县。

七座大桥 八条地铁

晚上八点,走在闽侯的大街上,你大概会意外地看到这样的场景:主干道被车辆堵得水泄不通,周围的夜市、步行街上,行人往来如蚁移。 

隔着一座桥,永嘉天地吸收着从福州主城区源源不断传来的热度——闽侯县与福州主城区,不过「一桥之隔」,另外还有洪塘大桥、橘园洲大桥等 7 条跨江大桥,将闽侯牢牢缝在福州边上。 

▲闽侯的永嘉天地跨过桥,就是福州市仓山区 

作为城市动脉的福州地铁,在闽侯肆意地延展。在闽侯大学城的街道上散步,沿途就能偶遇一两个地铁站点,让人差点忘了身处县城。 

今年 4 月份,福州地铁 5 号线开通,闽侯正式进入「2 号线+5 号线」的双地铁时代;到 2035 年,地铁将在闽侯全方位覆盖——在福州的城市轨道规划中,包括原有的福州地铁 2 号线、5 号线,以及 S1 和 F1 这两条机场快线,闽侯将贯穿八条地铁。 

或许可以这么说:闽侯几乎就是福州的「编外区」。 

闽侯有七个镇都与福州市区接壤或隔江相望;七座跨江大桥,使得地处平原的乡镇,都可以在 10 分钟左右上高速,形成环市区 30 分钟交通圈;闽侯即将密布的轨道交通线路,也让去福州变得异常便利,拉近了闽侯人与福州的心理距离。 

一条闽江 双向奔赴

在走访县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县城对所属地级市是疏离的。尤其是经济能力强劲的县城,对地级市更缺认同感,诸如义乌对金华,诸如慈溪对宁波,诸如温州各县对温州市区…… 

闽侯的经济也并不差,2021 年 GDP 达到 889 亿,在全国 1866 个县城中排行第 53。但闽侯县城的人对福州的认同度,和上面提到的这些百强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认同感,对闽侯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常识。 

我们从县政府打车前往闽侯高新区时,不小心就跟司机师傅鸡同鸭讲—— 

「你们的中心区好像人不多嘛。」 

司机师傅很困惑地样子:「中心区?你去过福州了?人还挺多的嘛。」 

「闽侯的中心区,不是县政府吗?」 

师傅反应过来:「哦,你说闽侯啊。」 

换句话说,闽侯本地土著都理所当然地认为闽侯是福州主城区的一部分。 

福州毫无保留地把资源灌入闽侯,闽侯毫无障碍地投入福州的怀抱。可以说,闽侯与福州,是一段双向奔赴的关系,打破了之前见到的县城和主城区的隔阂。 

既然都已经这么水乳交融了,为什么闽侯还没有撤县建区?另外一个县级市长乐,距离主城区更远,都已经在 2017 年撤市改区了。 

或许,对于福州来说,目前的首要战略还是「东进南下,沿江面海」。长乐位于福州的东面,位于沿海位置,它能率先于闽侯设区,就不难理解了。 

而且闽侯是一座面积十分辽阔的县城,它与福州主城区接壤、实现同城化的区域,主要都在闽江流域;除此之外,闽侯的山地占比将近 70%,西北部还有大量的山区乡镇,想要与福州实现全面的同城化,并不容易。 

这是闽侯的地图,虚线以内都是闽侯县,福州主城区面积(包含撤县建区不久且面积在主城区中最大的长乐)只有闽侯的 82%—— 

尽管撤县建区还无定期,也不影响闽侯「全面融入」福州。今年 8 月,闽侯对外发布「关于《闽侯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草案的公示」,重磅规划:2035 年全面融入福州主城核心区。 

用每一隅角落 把人才留下来

作为未来的城市副中心,闽侯的产业已经准备好了—— 

· 传统产业: 闽侯位于闽江流域,作为农业大县,拥有金鱼、橄榄、畜禽、果蔬、食用菌、茶等特色产业。 

· 当地制造业: 闽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培育了汽车、机电、工艺、建材、食品、轻纺六大主导产业。其中,汽车和机电均为超百亿产业群。 

· 高新区技术产业 :福州将高新区放在了闽侯,包括大学城在内,从高校到一大串软件园及各类开发区,为发展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光机电等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条件。 

闽侯的常住人口 101.5 万,其中大学城就聚集了超过 20 万师生。2021 年,曹德旺出资 100 亿建造了一所聚焦制造业高端技术短板的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就在闽侯县,如今快要封顶了;这所大学边上,是 2001 年规划的福州大学城。福州大学、福州农林大学、福州医科大学、福州中医药大学、福州师范大学等 13 所福建省高校都聚集此地。 还有高新区、软件园等新兴产业挽留人才。 

然而闽侯没有因为背靠福州,就坐享其成。闽侯不仅用人才政策和高薪待遇吸引人才,还花更多精力打造升级城市环境,让人愿意主动留下来。 

旗山湖是一座兼备水利功能的人工生态湖,也是福州地区第一大绿色生态景观湖。除了传统的漫步道、水上娱乐项目,湖边还布置了许多的「体验式」节点:活化利用 4 栋古建筑,计划入驻咖啡屋、住宿、亲子餐饮等新业态;在公园草地上增设集装箱和玻璃房等,引入文创业态,让居民在沿旗山湖的途中驻足停留。 

溪水流涧、假山树木、仿古建筑,还有大片大片的甘蔗、稻谷等农作物。微风吹过,农作物窸窣作响,微微颤动。边上就是林立的居民住宅楼,试想一下:你是楼上的居民,在阳台一低头,就能看到一片金黄;或者路过这个住宅区的时候,走着走着,突然路过一小片甘蔗林。 

民俗园记录着闽越农耕文化,会根据季节的变化,种植应季农作物,住在周围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带孩子进民俗园里逛逛,体验传统文化,观察植物生长。还有什么比亲眼见证农作物的播种收割更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呢? 

福州有「三坊七巷」,闽侯有「一街六巷」,这「一街」指的就是昙石山文化街区,当地人更喜欢叫这条街区为「喜街」。名义上,这条街区是新石器文化遗存的展示区;实际上,来这条街游玩的人都是冲着「喜娘民俗文化」去的。 

喜娘就是婚礼的司仪,闽侯的喜娘文化,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开街,喜街便会征集新人来体验闽侯传统婚礼。热闹欢腾的程度,使得许多当地人都爱在网上留言询问:「喜街什么时候开街?」 

在这座县城的边边角角,处处都能窥见闽侯是如何努力激发城市活力的。 

新生的闽侯

在闽侯的大学城里,藏着一所「福州一中」。这是全福建最好的高中,稚嫩的高中生们,在下课期间,就能遥遥望到隔壁的大学,展望自己的未来。 

福州大学城是这些高中生的起点,却不一定是他们的终点。福州一中可以说是一所超级高中,985 上线率高达 40%,一本上线率更是将近 95%,这些孩子们有极大的可能走出福建,到更广阔的未来去。 

闽侯也是这样的「学生」。在闽侯的博物馆里、民俗园中、旗山湖旁,我们可以看到闽侯的诞生与发展,这是一座拥有 13 所大学、8 条地铁线的县城,更是一座拥有「激活城市活力」观念的县城。在更多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闽侯正在尽情舒展着枝丫,我们且听它「噌噌」生长的声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德科地产频道”(ID:dekedichan),作者:卢丹婷,36氪经授权发布。

+1
1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