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需要的智能座舱应该长什么样?

36氪Auto·2022年08月31日 14:25
“智能座舱不同于其他交互场景,需要形成一套驾驶空间内最合适的交互系统,而不是将现有的交互模式照搬到智能座舱里。“
编者按:本文来自36氪「 36氪Auto」,(微信公众号ID:auto-time),作者:140ysl。

作者 | 零肆幺

如果要在汽车这个钢铁机器上,选出最感性的一部分,那座舱一定高票当选。

“软件定义汽车”,目前汽车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AI等方面。而人机交互技术则主要应用在智能座舱上,所谓智能座舱,指的是通过对汽车内部的乘坐空间进行改造,汽车和人能够进行语音等多模态交互,实现汽车和人的自然交流。

作为汽车上与用户最直接接触的智能化产物,我们很难直接用「好」与「坏」来评价一个座舱、给它打个分数,这是智能座舱设计的难点,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随着汽车智能化逐渐被提到台前,智能座舱作为一项车内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车厂看中,将其作为车型的主要卖点和议价手段。

例如,理想L9的车载“5屏+HUD”、小鹏G9主打的车联网。除了造车新势力,华为、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也在智能座舱软硬件方面积极布局。华为的AITO问界,无论M5、M7,都搭载了智能座舱鸿蒙操作系统;华为和北汽合作的极狐阿尔法,搭载的也是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百度和吉利合作的集度,也在基于高通8295芯片的基础上开发了新一代智舱系统。

无论完全自动驾驶何时到来,人与汽车都将面临长期共驾的未来。目前,智能座舱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据ICVTank预测,中国智能座舱市场将在2025年达到1030亿元规模。在全球汽车市场进入下行通道与存量竞争时代的大背景下,对座舱智能化需求的满足将会成为车企竞相争夺的下一个差异化重点。

8月26日—28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北京、海南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在28日的高通骁龙数字底盘论坛专场上,多位嘉宾基于高通骁龙座舱平台共同探讨了智能座舱的现在与未来。

什么才是用户期待的智能座舱?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智驾融通创新部总经理苏坦认为,智能是灵魂,座舱是躯体。目前智能座舱的芯片发展程度较高,高通芯片经过“骁龙820A——第三代骁龙座舱平台(包括8155)——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包括8295)”的发展,智能座舱的“躯体”基础已经具备了,但是要做到智能很难。“智能的天花板是非常高的,我们总结出来有四个维度——懂、快、有、畅,即能懂用户、运算非常快、有连接、系统流畅。”

高通全球副总裁羡磊也认为,“智能驾驶座舱类似于一个拟人化的车辆内部管家,了解你也了解你的车,当你需要他的时候他总会懂你按照你喜好的方式满足你的要求。聪明的车或好的车,第一是高度智能化,第二是高度定制化,能彰显不同的驾乘者的不同需求;对消费者来说,最简单直观的是,走进车时可以将手机放下,开启自动驾驶功能时又能将手机放心地拿起来。”

智能座舱的迭代更新,也让不少车主担心,新买的车因为车机里的软件迭代而过时、被淘汰。也有不少用户认为,智能座舱提供的功能,更多的是大量伪需求的混杂。对这样的担心,镁佳科技CEO庄莉表示,“智能座舱不同于其他交互场景,需要形成一套驾驶空间内最合适的交互系统,而不是将现有的交互模式照搬到智能座舱里。只要车企围绕车的核心属性,把真正场景下的核心需求,通过智能化的方式,让用户感到变得省心,这种担心就会烟消云散。”

对智能座舱而言,芯片平台是重中之重。目前高通所研发的骁龙座舱平台,两年以来,已经和市面上超过50款中国品牌车型有合作,近日集度汽车也已官宣将在新推出的车型上采用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在最近的成都车展上,长城汽车旗下魏牌也发布了搭载高通骁龙自动驾驶平台Snapdragon Ride的车型。

有关高通在推动骁龙座舱平台落地在不同品牌车型的时间,高通全球副总裁羡磊认为,“具体时间取决于车厂的需求,之前因为主要服务于国际车厂,所以节奏相对比较长,需要3年左右;现在随着中国车厂越来越积极,无论是对新技术的拥抱还是对项目进度的加速,会压缩到一年半到两年之间。”

+1
2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