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月入 1 万+ 的副业
客单价 19.9 元,两个月赚了 2 万 7,然后加了 3000 个精准用户的微信。
拿到这个结果的做法说出来很简单,就是在抖音上发布小学生学习资料轮播图,然后引导加微信并做付费转化。
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并拿到结果,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思维和行动。这是我在生财上看到的一个案例,这里也跟你们分享下我得到的一些启发。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我简单说一下。
第一步,注册一个抖音账号并起一个非常直观的名字,例如「小学数学资料分享」。
第二步,在这个账号上发布轮播图,图片内容可以是电子版学习资料的截图,也可以是文件集合截图。
第三步,在个人主页背景图或介绍里留微信号,引导用户添加个人微信。
第四步,给添加微信的用户发消息,如果想获取完整版电子资料,可以支付 19.9 元入群。
然后重复第二到第四步。
那么,这种方式有效么?
我看了下分享出来的数据,他单条视频平均播放量 2 万左右,最高的 120 万,其中单条视频带来的最高收益是 4000 块钱。
虽然说不上是多么大的业务,但作为一个副业去做做,已经能在每月工资外获得一笔不错的收益。
但是,这样的事适合每个人上手么?
适合。
但是,不是每一个上手的人都能拿到结果。
原因就在于,能坚持做这件事并且持续优化的人一定一定是少数。
有的人可能会因为发了几条视频没效果就停止了,有的人可能会因为没几个人加微信就停止了,还有的人可能会因为没人付费就停止了。
这些,基本上都是被过程淘汰的选手。
最终,那些拿到结果的一定是坚持做这件事并且持续优化的人。
比如,看同行怎么做,学习同行那些数据表现比较好的作品,然后改动照搬。
虽然是做搬运,但在一个大池子里还是能分到一杯羹,更何况抖音这样的平台上同质化的内容本来就很多。
再比如,如何获取有价值的分享资料?可以去同行那里购买,也可以付费到某宝上去买。
说白了,这就是赚的信息差的钱。
这个世界永远存在信息差,同时这也是为什么看似成熟的领域都还存在商业机会的原因。
坚持做,持续做,一直做,然后不断优化改进,就能拿到结果。
还有一点,在这个场景中,学习资料的使用者是小学生,但添加的微信和买单方基本都是家长。
也就是说,加到 3000 个家长的微信,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私域资产,单个用户价值是非常高的。
基于这个私域资产,还可以衍生开发出其他的产品和服务。
需求在,机会就在。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从这件事中可以得到如下几个启发。
第一,发现需求。
需求来源于特定场景中未被解决好的问题,或是痛点、或是痒点、或是爽点。
家长都希望孩子多学点,当学校给的东西有限时,家长就会去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资料。
有孩子的家长如果使用抖音,那他的用户画像大概率是会被刻画出来的。因此,账号运营者可以有针对性去识别这些用户。
当用户画像和内容匹配成功后,这种连接就建立了。
有了这个连接通路,需求就有被满足的可能性。
或许有人觉得现在很多领域已经有人做了,需求都被满足完了。如果你这么想,那就真没戏。
相信我,很多领域都有持续优化和改进的空间,同样存在持续性的机会。
回看过去 20 年的互联网产品,有很多需求都经历了被不同阶段的产品满足的过程。
所以,发现需求,然后开干。
第二,定义产品。
为什么是轮播图?为什么不是视频?
说白了,这是产品形态的选择问题。就像娱乐性内容比较适合视频形态,而深度干货适合文字形态一样。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产品形态。
轮播图有一个好处,能分页承载不同的内容,而且能以目录的方式承载电子资料,给用户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这一点很关键,因为这是用户添加微信的动机。
动机来源于需求,动机的最终激发则取决于产品。
第三,持续运营。
任何一款产品都不是一撮而就,而是在不断打磨优化以及持续运营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我相信,这个看似简单的模式一定有非常多我们看不到的细节需要去运营,这也是现象背后的逻辑。
不断挖掘更多更好的电子资料、不断优化内容呈现方式、不断提高付费转化率,这些都需要运营。
同时,一个领域打通了,还可以横向或纵向复制到其他领域。也就是说,这能形成模板效应。
发现需求、定义产品、持续运营,这是任何一个产品或者副业一定要经历的三个步骤。
简单背后往往有深度的思考,成绩背后往往有不懈的行动。
大多数拿到结果的人都有一个共性,持续折腾、持续思考、持续行动。
或许在别人眼里他们有天赋、有机遇、有运气,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那背后都是一天天的努力和坚持。
大道至简,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就是如此。
那么,你也可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唐韧”(ID:RyanTang007),作者:唐韧,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