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苹果聘请前兰博基尼高管加入电动汽车项目 | 36氪新能源日报0728
作者 | 韩哲熙;编辑 | 张麟
36氪To B产业组会为大家汇总每日新能源领域的主要新闻,7月28日新能源行业动态日报如下:
政策、行情早知道
上海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7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主要目标包括,到202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0%,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5%,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国家能源局:继推动新型储能的试点示范
7月27日,国新办就“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何洋在表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在推动新型储能发展方面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推动新型储能的试点和示范。二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会同有关部门一块研究新型储能成本的疏导机制,推动新型储能的商业化应用和发展。三是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储能的专项规划研究,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储能。四是利用好新型储能的大数据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加强信息的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整个新型储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海南:个人最高可申领2000元新能源车充电费用补贴
7月27日,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启动2022年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补贴申报工作,运营服务补贴最高可申领3万元,个人最高可申领2000元充电费用补贴。资金补贴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在海南省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车并在省内注册登记上牌的机动车所有人(包括个人和非个人用户)。
《个人最高可领2000元补贴!海南启动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申报工作》
珠海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预计2025年总产值达100亿元
7 月27日下午,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官网消息称,《珠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及相关实施方案日前印发,规划内容覆盖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目标。
近期(2022年至2025年)发展目标为,珠海市初步形成氢能产业链条,合理布局氢能产业发展,实现氢能供给能力达3万吨/年,形成逐步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氢能供应基地,建成加氢站(包括综合能源站/改扩建站)不低于15座,到2025年氢能产业总产值预计达100亿元等。
《珠海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2025年总产值预计达100亿元》
新能源应用风向
苹果聘请前兰博基尼高管加入电动汽车项目
据外媒消息,苹果聘请兰博基尼前高管路奇·博雷里(Luigi Borrelli),让他帮助公司设计电动汽车。博雷里在兰博基尼工作近20年,曾帮助设计了Urus,Huracan和Aventador车型以及一些概念车。
苹果汽车项目高层频频动荡,今年5月底,刚从特斯拉离职加入苹果造车的CJ Moore跳槽加入了激光雷达公司Luminar,5月初,福特资深工程师Desi Ujkashevic加入苹果公司从事Apple Car项目。外媒曾称,苹果汽车的目标是在2025年推出,但汽车开发的问题可能会将项目推迟到 2028年。
德国2023年起削减电动汽车补贴
德国经济部26日表示,经执政联盟内部协商决定,德国政府将从明年起逐步削减电动汽车补贴,理由是电动汽车越来越畅销,补贴不再必要。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政府用于未来两年电动车补贴的预算拨款为34亿欧元(约合233.4亿元人民币)。
明年起,德国政府还将取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因为这种类型的汽车更重且电池续航里程短,外界质疑推广这类车不利于保护环境。
比亚迪预计第四季度在欧洲交付新能源乘用车
7月27日,比亚迪宣布将参加今年10月的巴黎车展,携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矩阵亮相欧洲,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在欧洲发售并交付。在欧洲,比亚迪深耕新能源车市场超过二十年。在商用车领域,其纯电动大巴已在欧洲20多个国家、100余座城市运营;在乘用车领域,自去年8月挪威上市以来,比亚迪唐EV受到当地消费者好评。
《参加2022年巴黎车展 比亚迪预计第四季度在欧洲交付新能源乘用车产品》
天合光能被道达尔能源起诉赔付2亿美元
7月28日,天合光能公告称,其美国下属子公司“天合美国”近日收到当地法院送达的关于“道达尔能源”等原告提起诉讼的传票、起诉状等相关材料,要求赔付2亿美元。
公告称,道达尔能源在去年与天合美国签署了价值3亿美元的组件合同,并支付了875万美元的预付款,约定从今年2月至12月交付。后因美国商务部和国土安全局启动的反规避调查以及美国暂扣令(WRO)政策突变等因素,双方原始协议签订的形势背景发生重大变更,触发双方对新的交货条件重新进行协商,但未达成新的变更协议。
据悉,从去年开始,光伏行业连续发生了多起美国海关依据暂扣令(WRO)事件,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多家中国光伏上市公司受波及。
《光伏龙头天合光能被起诉赔付2亿美元,根源又是“WRO暂扣令”危机》
美通胀削减法案:继续为特斯拉等电动车商提供税收抵免
白宫最新宣布的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中,包括延长针对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税抵免,将促进通用汽车、特斯拉和丰田汽车等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销售。
汽车制造商将可以继续为购买全新“清洁汽车”提供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但这些汽车需要满足一些条件:要使用在美国与之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精炼或加工的矿物建造,电池中要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北美制造或组装。
电池产业新动态
锂电负极龙头璞泰来拟募资85亿扩产
7月27日晚,锂电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公布了其上半年业绩情况,同时宣布扩产、子公司分拆上市等多项计划。
璞泰来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85亿元。其中38.9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23.7亿元用于年产9.6亿平方米基膜涂覆项目。璞泰来同日披露,为更好布局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自动化装备业务,董事会同意控股子公司“江苏嘉拓”分拆上市。此外,公告称,璞泰来上半年营业收入近69亿元,同比增长75.8%;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上涨八成。
厦钨新能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12%
7月27日晚间,厦钨新能公布半年度业绩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143.02亿元,同比增长117.75%,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112.19%。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厦钨新能表示主要是由于三元材料销量同比提升,尤其是高电压车载三元材料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盈利能力提升。
除厦钨新能外,据此前各三元材料厂发布的业绩预告,振华新材、容百科技、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均收获翻倍行情,其中振华新材同比增幅超3倍。
《厦钨新能上半年净利5.32亿元同比翻倍 三元材料厂业绩普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