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科创板三年,江苏科企军团的成长曲线

南博日日人·2022年07月27日 22:51
纵观这三年,江苏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成为在科创板这块“改革试验田”上领跑三年的亮眼存在。

2019年7月22日,伴随黄浦江畔上交所交易大厅的一声锣响,科创板在万众瞩目中正式开市,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个全新板块。随后的三年里,科创板吸引了大批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又一张“创新名片”。

从开市首日25家企业挂牌,到如今439家上市企业、总市值5.57万亿元的体量,科创板的三年,是不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三年。而纵观这三年,无论是企业数量、科技“成色”还是融资、市值、活跃度,江苏板块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成为在科创板这块“改革试验田”上领跑三年的亮眼存在。

第一年:多个第一抢得先机

科创板开市首日,苏州华兴源创率先获得证监会注册发行许可,成为“科创板第一股”。首日挂牌的25家企业中,有4家来自江苏。2020年5月,江苏吉贝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鸣锣挂牌,成为江苏省第19家科创板企业,至此,“江苏军团”便开启了连续三年的科创板上市数量领跑之旅。

截至2020年7月22日科创板一周年,上市公司数量共140家,总市值约达3.3万亿元。其中,江苏共有29家科创板企业,上市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一,总市值也达到了4106亿元。除了“科创板第一股”,江苏企业还开创了科创板首家挂牌、首家以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首支“红筹股”登陆、首家重大资产重组提交注册等多项第一。

行业分布来看,放眼所有科创板上市公司,几乎都来自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而江苏拥有雄厚的制造业根基,这也为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科创板第一年,江苏2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涉及行业领域广泛,主要分布在医疗机械、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等领域。

地区分布来看,第一年里,苏州共有10家公司上市科创板,是江苏科创板公司上市最多地区。无锡、南京则均有4家公司成功上市,南通、泰州、镇江三座城市各有2家,连云港和常州各有1家位列其中。

江苏军团之所以能在上市元年就占据领跑位置,除了因为拥有产业基础雄厚、资本市场发达的先天优势,也与政府高力度的支持政策分不开。早在科创板正式上市前,江苏省政府便发布了《江苏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支持政策,量质并举壮大全省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江苏省还大力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专业服务,助推优质科创企业到 " 科创板 " 上市融资、加快发展,成为江苏军团闪耀科创板的重要推手。

第二年: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2021年7月22日,科创板两周年之际,共有313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IPO融资额超过3800亿元,总市值为5.33万亿元。而江苏科创企业以6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8327亿的体量蝉联第一。

行业分布上,江苏6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四成集中在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产业聚集效应更加凸显。成立之初,科创板便坚守“硬科技”定位,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进入第二年,科创板在推动资金流向硬科技方面的作用正逐步发挥。据统计,相较一周年时,江苏专用设备制造公司增长至16家,涵盖机器人、工业智能制造、精密测量、医疗器械等领域,诞生了多个细分行业龙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从0突破至8家,瞄准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上市了一批半导体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

地区分布上,苏州以33家高居榜首,占比超过一半。无锡以8家位居第二,南京以5家位居第三,其余城市分别为南通(4家)、常州(3家)、镇江(3家)、泰州(2家)、连云港(2家)、扬州(1家)。苏州凭借制造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优势在众地市众一骑绝尘,成为透视科创板发展的典型样本。

政策支持上,2021年年初,江苏便系统梳理出50条重点产业链、30条优势产业链、10条卓越产业链清单目录,聚焦重点产业,以点带面,点链协同,扩大江苏先进制造业的集群集聚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同时江苏省严把企业质量关,从日常经营管理与创新工作、公司的研发投入、技术收入等硬性条件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进一步助力企业在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第三年:县域下沉成绩亮眼

今年7月22日,江苏隆达和南京国博同日上市科创板。至此,科创板三周年之际,江苏上市企业达到85家,在全部439家企业中占比近20%,连续第三年领跑。除此之外,IPO融资金额1004亿元,全国占比16%;再融资金额152亿元,全国占比37%;总市值超1.03万亿元,全国占比18%;专利数量约1.94万件,全国占比22%……一个个数据,让江苏军团成为科创板上最硬核的科创力量。

行业分布上,第三年,江苏8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29家,高端装备领域20家,生物医药领域18家,新材料领域8家,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各有5家,23家为“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天合光能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总额高达25.55亿元,居江苏科创板企业之首;另有27家企业研发投入超过亿元。国博电子、前沿生物、龙腾光电等这一批江苏企业,在各自所属的“硬科技”领域成为细分行业龙头。

地区分布上,苏州依然“艳压群芳”,以46家科创板企业的数量遥遥领先,这个数字甚至已经超过深圳和广州。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科创板企业正逐渐向县域下沉,昆山7家、张家港5家,扬中、宜兴、启东、如皋等各1家……对于年年在百强县排名“霸榜”的江苏来说,这也正是江苏经济整体结构均衡、县域经济活力发展的最佳证明。

政策支持上,2021年底,江苏省正式发布《江苏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底,要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征的资本市场“江苏板块”。近年来,江苏也持续耕耘科技创新“试验田”,打造出“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实现从“团队孵化”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一体化服务,培育了一批独角兽、瞪羚等高成长性企业。

三年来,江苏科创军团在科创板沃土上不断耕耘,坚守“硬科技”定位,探索注册制改革,显示出对科创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强大吸引力。在未来发展中,江苏也需在冲击科创板的征程中继续“乘风破浪”,发挥头雁精神,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发展优势的创新发展路径,举力打造江苏科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想成为未来独角兽吗?36氪江苏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您想自荐优秀创业项目,寻求对企业/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如果您想发布融资首发信息;如果您想为36氪提供原创文章或视频,转载36氪江苏原创文章或沟通其他内容相关合作……请添加36氪江苏微信号jiangsu-36kr,或将您的需求与项目BP发送到nanjing@36kr.com,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

商务合作请直接联系季先生Tel:18101595688,微信号:amiman.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今年以来,临港开发区始终秉持“一切为了项目、为了项目一切”理念,奋力推动项目建设“车轮”滚滚向前。

2022-07-2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