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国家队|苏北五市:52家企业入选,产业赛道延续江苏制造业优势

嬜宴·2022年07月18日 10:20
面对苏北地区的发展境况,培养区域“专精特新”企业从“小巨人”到“巨无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它们不仅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担当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硬支撑的角色。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企业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三批第一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其中江苏全省58家入选。名单的公示是对江苏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发展的肯定,也让“江苏制造”的产业优势愈发凸显。

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累计公布了3批共计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江苏作为制造大省,始终在扎实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5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47家。

36氪江苏推出【“小巨人”国家队】系列栏目,对江苏各地级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进行盘点,巩固江苏“产业强省”的发展培育成果。本期聚焦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座苏北城市,一窥苏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轨迹。

52家企业入选,产业赛道较为集中

截至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布以来,苏北五市共有52家企业入选。此次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需要同时满足主营业务比重超60%,研发投入超过5000万,细分市场地位全国前五的必要条件。

在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徐州6家,连云港9家,宿迁10家,淮安12家,盐城15家。与苏州的49家数量相比,省内“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表现并不均衡。

数据源于天眼查

从产业赛道来看,苏北五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研究和试验发展(13)、专用设备制造业(7)、通用设备制造业(6)、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汽车制造业(3)等领域,与江苏整体“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赛道相比较为一致,也与江苏制造业大省的地位相当。

徐州

根据徐州市工信部门的统计,目前,徐州共获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含制造业单项冠军)89家,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连云港

据统计数据显示,连云港共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4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级小巨人企业18家、省级“专精特新”产品8个、市级小巨人企业119个、市级“专精特新”产品64个。

宿迁

宿迁共有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

淮安

数据显示,淮安全市共培育专新特精“小巨人”企业220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4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列苏北第二。

盐城

目前,盐城全市已培育47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获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家。

政策赋能创新发展,苏北五市“迎头赶上”

对于区域经济而言,提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打造行业标杆产业集群是当下的重点话题。 近年来,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等地连续出台各项更加具体化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推动技术改造和创新驱动,从各方面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盐城先后出台了《盐城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产品培育计划》、《盐城市专精特新产品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2018-2020年)》、《盐城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升规”企业培育计划》等文件,不断推进企业专注细分市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徐州为全市每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备了1名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等方面服务。此外,徐州出台了《徐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力争到2024年,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2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0家,新增境内外“专精特新”上市企业10家,提升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实力。

淮安还设立了“工业强市”发展引导资金,对新获评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下一步,淮安将围绕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重点实施梯度培育、技术创新、数字赋能、融资支持等行动,力争到2025年,在全市培育500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面对苏北地区的发展境况,培养区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系统性、持续性的大工程,需要政策金融、人才招引等各项支撑协同发力,不断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打造企业创新发展的沃土,努力将今日的“小巨人”培养成明日的“巨无霸”。

想成为未来独角兽吗?36氪江苏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您想自荐优秀创业项目,寻求对企业/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如果您想发布融资首发信息;如果您想为36氪提供原创文章或视频,转载36氪江苏原创文章或沟通其他内容相关合作……请添加36氪江苏微信号jiangsu-36kr,或将您的需求与项目BP发送到nanjing@36kr.com,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

商务合作请直接联系季先生Tel:18101595688,微信号:amiman.

+1
1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新药研发管线及新药研发平台的投入,推进数个已临床验证的创新药(包括但不限于核药)中美IND申报。

2022-07-1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