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gons董事长黄斌:工业企业可以用快消品思维来推进全球化策略|WISE2022新风向大会-大湾区专精特新趋势论坛
编辑丨许璧端 江倩君
6月17日,“WISE2022新风向大会-大湾区专精特新趋势论坛”在广州举行。作为2022年首场线下WISE系列活动,承载着探风口、引动向、看趋势的重要意义,今年“WISE新风向大会”将目光锁定在“专精特新”。“专精特新”概念自2011年首次提出,2022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十年间,从概念提出到形成政策体系,扶持力度不断加码。
作为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数量最多、发展质量最高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起飞的理想之地。
在“专精特新”风口渐起之际,本次论坛邀请政府、企业与投资机构三大经济力量,聚焦大湾区“专精特新”发展趋势、新机遇&新市场&新消费、智造与效率三大风口议题,深度剖析专精特新机遇,助力大湾区加速发展。
Unigons董事长黄斌以“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为主题,从专注深耕和全球营销两方面分享了工业企业迈向隐形冠军的路径。黄斌认为,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企业在专注单一产品、单一市场,深耕技术的同时,也需要用快消品思维推进全球化策略,拓展市场空间;此外“隐形冠军”的诞生离不开相关政策扶持、产业链资源对接、人才供应、品牌孵化及推广等外部支持。
以下是黄斌的演讲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
我是来自Unigons的黄斌,拥有15年的快消品零售顾问经验,2017年我跟我的伙伴创立了Unigons,汇聚了全球很多精英技术专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专业的人才。我们集结在一起创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并融入精妙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和对人类的爱,我们相信好的创意是可以治愈社会的。基于社会痛点我们在过去服务了一些全球的头部企业,基于其品牌策略提供可持续成长的服务。
黄斌“WISE2022新风向大会”演讲 (图源:现场拍摄)
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分享一个大家很感兴趣的主题——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大屏幕上的这个品牌(Jungbunzlauer)可能在座都不熟悉,但是这个品牌(可口可乐)相信大家都认识,而没有一瓶可乐离得开Jungbunzlauer。Jungbunzlauer是德国的一个隐形冠军,是天然有机柠檬提供商,有155年的历史,企业员工达900人,人均产值600万元/美元。
回到主题,什么是隐形冠军呢?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给专注深耕的企业定义了一个名词,叫“隐形冠军”。
(西门子、拜耳、奔驰、宝马、奥迪)这些品牌都出自全球隐形冠军最多的国家——德国。除了这些品牌,德国还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占据了全球隐形冠军60%的份额,在行业里有难以撼动的地位,陪伴德国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危机。我们很少听到这些品牌的名字,比如说专注研发狗链的Flexi公司,用一根狗链占据了全球70%的份额。
我们怎么来评判隐形冠军呢?第一是全球的行业地位,隐形冠军必须占据全球前三的行业地位,并且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和市值,但知名度往往不是很高,因为它们是工业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其实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就是不被替代,被客户依赖,规模可以冲到全球第一。这些知名度低但实实在在影响着行业的企业,可能我们不曾了解,但是它时刻存在。为什么不被了解?因为他们的产品往往不属于日常消费品,而且这些隐形冠军企业的创始人往往都专注地深耕行业,所以很难在秀场上见到他们,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默默耕耘。
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国家现在已经定义了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前面都有不同的介绍。企业怎么样做到呢?我服务了很多全球化的企业,有非常深刻的体会,虽然我过去的行业偏向于快消品,但是今天的工业企业其实可以用快消品思维来推进全球化策略。
首先是实施长板战略,专注技术深耕。在专注单一产品、单一市场,把一条路走到黑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来推进全球化策略?
第一要找准细分赛道。这个细分赛道要思考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应用场景。同样的细分赛道里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但企业可以坚持在一个应用场景里做到极致才是关键。
第二个是在利基市场里找到尖刀。企业切入这个利基市场的尖刀是什么?在这个应用场景里的独特性是什么?让客户依赖、离不开我们的价值点是什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第三个是追求加工深度。因为工业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的秘密一定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此外最重要的就是贴近并全面掌握客户。工业企业如何去聆听消费者的声音呢?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做到隐形冠军呢?一定要靠近炮火,贴近客户,只有听得见炮声的人才有能力去呼唤炮火。
那短板战略是什么呢?就是全球化的营销。当前发达国家制造业高端回流,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这种双重压力对中国的工业企业来说影响巨大,在这个情况下企业该如何发展?单一市场的需求狭小,任何一个工业企业站在本土化市场,哪怕是在中国,也仅仅在全球份额中占17%,所以当你需要扩大市场份额的时候,就必须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该如何破局拓展市场空间呢?其实在中国,尤其在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有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华为,它已经给所有成长中的工业企业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标杆。华为在90年代已经把目光投向世界市场,创始人在1993年就明确要做到世界第一。它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
华为的寓意是“中华有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今天人人都在讲自媒体矩阵,人人都在讲如何营销,但是华为从90年代开始已经有华为人的报纸、华为人的杂志,他们走出国门参展时会选最好的摊位,站在最知名的企业旁边跟他们共舞,并在展会上展示最先进的技术。
在营销上,华为切入每一个细分市场的时候会用最成熟的产品、最成熟的解决方案、最低廉的价格,并与本土化的合作伙伴建立合资公司。这就是华为能突破每一个区域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本地化策略,用最成熟的解决方案,最快速地切入市场,然后邀约本地合作伙伴来到中国,理解中国文化,来到华为,理解华为人的精神,让企业了解我们。
华为在成立合资公司,突破一个一个市场的时候是如何跟爱立信等世界头部对打的呢?它做到的就是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华为人,华为人走到困难前面,不是解决单个问题点,而是围绕问题点用解决方案思维去思考,让同样的问题点不再出现,所以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背后有一群奋斗者,这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工业企业要发展,要成为隐形冠军,我们不仅仅对外修“以客户为中心”,对内要修企业的“奋斗者精神”,让每一个企业人都能成为那把尖刀。
优质的产品服务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工业企业重视产能、技术、创新,但同时也要重视服务流程和品牌塑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怎么样给客户带来最好的体验、最好的服务,怎么去设计服务流程呢?除了优质产品之外,服务转型是工业企业服务中很重要的一点。
如何从工业型企业转化为服务型企业?
首先是通过成本优势实现超车。面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成长中国家挤压生存空间,中国的制造业已经不能站在人口红利上,我们要怎么样去思考自身的成本优势?这就离不开工业企业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商业模式的设计,要以低于社会化平均水平的成本去创造高于社会化平均水平的价值,在这个利基点上去思考商业模式、产业路径、集约化地解决产品,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够不被侵扰。
再来是全球化策略离不开国际化的本土团队。为什么讲本土?过去很多工业企业去海外参展,寻求各地的代理商、经销商、进口商,把产品以贸易的形式,通过他们的服务传递到国外。但是今天如果要成为一个隐形冠军,一定是企业自己的团队进入战场,用国际化人才服务当地市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真正理解客户需求,创造最短的路径,传递最精准的信息。
我们刚才讲到长板的专注深耕和短板的全球化营销,专精特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需要跨界做伴随式的成长赋能。因为每一个企业当它专注深耕的时候,需要很多的第三方伙伴给它赋能,这些企业是在自身做深100米的基础上有一个第三方的组织帮助企业走上成长之路。
2022年6月1日,工信部印发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现在也有非常多的补贴,这是我们可以去努力的。尤其在粤港澳大湾区,各级政府已经在考虑打造产业集群。工业企业如何在产业集群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就离不开产业资源的对接,包括人才的供应链。
我在研究海外企业时观察到,海外企业尤其是德国企业非常重视职业教育板块,而今天我们的职业教育院校以终为始如何构建起校企联盟?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可以思考人才供应链怎么形成校企联盟,把所有的职业院校团结在工业企业身边,把真正的需求传递给学校,由学校培养出适配的人才。
回到我的本业上来,对工业企业的服务还离不开品牌的IP孵化。我们往往觉得工业企业讲的是理性,是科技,是逻辑,它是冰冷的,错,工业企业是有灵魂的,产品是可以说话的,技术是可以说话的,它可以做大量的内容赋予情感、赋予温度给到我们的客户,所以工业企业可以用快消品的思维来进行品牌传播,这就是品牌的IP孵化。
工业企业如果有了政策支持,有了产业资源的对接,有了人才的辅助,有了36氪的陪伴计划,又有了品牌的赋能,何不能成为全球的隐形冠军呢?
在全球营销的板块里,当工业企业有了自己的品牌IP之后,就可以去构建自己的内容和技术传播,让产品带着灵魂的使命、带着信仰传递给客户,可以有非常多的内容可以去实现交互。
除此之外,企业还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产业布局。研发技术专利之后,企业一定要思考未来要去向哪里,走到这些地方的时候专利能否保护自己,是否侵害他人的利益。这样血淋淋的事实是很多的,不管是被侵害还是被告,所以我们要考虑知识产权如何布局。
在这个基础上工业企业做实业一定要专注。工业企业要用互联网思维结合服务型企业的转型,站在未来看现在,从传统的工业制造到工业智造,从制造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从被动应对市场到主动引领行业。我们图的不是热闹,我们要做的是门道。所以在努力创造的同时,要集所有人的力量去构建中国工业发展的底气,沿着国强的路线提高中国经济的安全感,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强链;沿着民富的路线多样化地满足民生需求。
当下是最好的政策风口,国家已经给专精特新提供了一个快速的通道,在细分市场里面企业应该带着自己的使命去成长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我们也和36氪一起探索面向工业企业的梯度陪伴计划。Unigons将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家院校共同创造一个高能级的创新研究所,希望把粤港澳大湾区的工业企业团结在一起,结合刚才讲的全球化营销的每一个板块,用第三方的能力、用政府的支持、用36氪的融资渠道给产业插上翅膀,给企业赋能,让专精特新的队伍里逐步成长出更多的世界隐形冠军,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在世界工业体系赛道上跑出越来越多的隐形冠军。
如果说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谢谢大家!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