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独角兽如何成长起来?
独角兽泛指成立不到10年、估值10亿美元或以上、尚未上市的企业。香港特区科创生态圈近年发展蓬勃,在金融市场成熟,营商环境国际化,大学科研能力出众等优势下,港产独角兽数目日渐增加,个别更已成功或正申请上市。
根据创科香港基金会公布的「香港独角兽榜单Unicorns HK 2021」,上榜具「香港基因」的独角兽有18家,皆是早期孵化、在香港特区创立、设总部或创办人为香港居民,涉及金融科技、高端制造、物流业、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等不同板块。
不少港产独角兽发源于大学,香港特区有四家大学排名位居于全球前五十强,有超过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的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香港个别学科科研能力举世公认,也有由海归回港或港漂人士创立,甚至从其他国家迁移至港的科创,在香港札根然后再拓展中国内地,以至走向海外市场。
(香港的国际化环境、顶级高校资源,国家及特区的政策支持等,均是香港成功孕育众多独角兽的原因)
香港特区第一只AI独角兽商汤科技,便是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的一众核心成员共同创立。科技园公司透过「香港科技园创投基金」成为商汤的基石投资者,支持其技术硏发及未来发展。商汤在香港科学园的科创生态圈成立了汇聚多元人才的团队,与不同伙伴达成多个合作项目,走上国际化之路。商汤目前在中国内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韩国等多地均设有办事处。2021年底于赴港挂牌上市,纳入了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综合指数。
(商汤集团去年底成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并在香港科学园举办庆祝仪式)
另一只较年轻的AI独角兽思谋科技,则由中文大学电子计算科学工程系终身教授创立, 主打智能制造和超高清视频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亦是香港科学园的两大创业培育计划的参加者。Lalamove(货拉拉)创办人则在美国毕业回港后因洞察物流业发展潜力,萌生创业念头。现在货拉拉已在亚洲和拉丁美洲超过30个市场开展其业务,链接700万以上的用户,是超过700,000司机的合作伙伴。
(货拉拉和思谋科技,均是香港科学园的园区公司)
近年香港特区各家大学积极推动创业孵化,投放更多资源将大学教授、学生或毕业生的硏究项目产业化,在资金、技术转移、专利申请丶与工商界合作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例如香港大学创新及创业中心iDendron、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的创业中心、城市大学发起的HK Tech 300计划等。
香港科技园公司也设有创业孵化器及加速计划,覆盖初创成长的整个生命周期,贯穿了从创新意念验证、硏发到生产,以至不同阶段融资及上市需求,集成软硬配套的全天候服务;包括各类实验室、办公与生活、投资配对、专业交流、业界合作网络。科技园公司与不同行业领䄂共同建立联合孵化计划,加快初创成长;从18/19年起计,园区的企业融资额已超过725亿港元。
科创是香港及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引擎,香港正提速孕育更多独角兽,由香港走进大湾区,以至迈向国际,在全球发光发热。
如想了解更多或对入驻香港科学园有兴趣,欢迎关注公众号:香港科技园。如想参加9月29日的「内地科创企业如何透过香港科技园展开出第一步?」的免费交流会或之后的活动,可与香港科技园联系(电邮:prc@hkstp.org,电邮標题为:想参加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