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线 | 新经济公司年终奖报告:一半人拿不到1个月月薪,5%拿到了8个月及以上
5月31日,脉脉同事圈发布了《2021-2022新经济公司年终奖观察报告》。报告重点关注了具备“互联网+传统行业”或“传统行业+互联网”特征的新经济产业,统计周期为 2022 年 4 月 15 日至 2022 年 5 月 27 日。
年终奖排行榜显示,TOP10公司的平均年终奖均超过10万元,OPPO、腾讯、蚂蚁集团位列前三甲,平均年终奖分别为21.71万元、20.63万元、17.57万元。阿里巴巴暂居第四,字节跳动排在第九位。在员工平均月收入的榜单中,互联网公司依旧稳居多数。阿里巴巴员工凭借平均3.35万的月收入排在首位。
年终奖排行榜
根据员工在脉脉同事圈年终奖揭秘活动中晒出的信息,在脉脉社区自曝拿到百万年终奖的用户,多集中在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研发岗位,尤其以游戏项目为主。从年终奖看,互联网大厂员工依然站在塔尖。
不过,在产业调整和经济下行压力下,新经济公司职场人的年终奖“贫富差距”悬殊。脉脉调研数据显示,27.6%的互联网人年终奖减少20%以上。
2022年职场上演“年终奖冰与火之歌”——近半数职场人年终奖少于1个月月薪,4.9%拿到了8个月及以上年终奖。
年终奖差距悬殊
职场人的年终奖月数没有呈现正态分布。大多数(78.4%)职场人的年终奖少于三个月月薪,其中26%的职场人无年终奖。 与此同时,高额年终奖并不鲜见,8.7%职场人的年终奖超过5个月月薪,更有4.9%拿到了8个月及以上。
过去一年,在全球疫情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下,诸多新经济产业的企业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增长总体放缓的背景下,职场人对待年终奖也变得更“宽容”了。
相比于去年,17.2%的职场人表示年终奖减少1%-20%,18.2%的职场人表示减少20%以上。尽管年终奖减少的比例较高,但职场人的整体年终奖满意度依然及格,达到3.29(满分5分,及格3分)。
年终奖变化情况
在年终奖减少1%-20%的人群中,年终奖满意度评分达到了3.49,不仅高于平均分,甚至高于年终奖不变人群的3.12。
年终奖满意程度
高学历对职场人的身份加成再一次显现。在研究生学历人群中,获得高额和高增幅年终奖的比例远高于本科及专科以下人群。
近20%的博士拿到了5个月以上的年终奖,42.6%的专科及以下人群没拿到年终奖。17.3%的博士年终奖增加50%以上,远高于其他学历人群。而有30.3%的专科及以下人群年终奖减少20%以上。
高学历带来高年终奖
超三成95后和00后无年终奖,单看00后,没有年终奖的比例更是高达51.4%。面对不如意的年终奖,超半数(50.1%)95后和00后会选择立刻离职或者主动看机会,在00后群体中这个比例上升至60.8%。但在80后群体中,三成80后年终奖不满意但不会离职,而00后仅有13.7%选择不会离职。
00后因不满年终奖而离职的比例更高
基层员工的年终奖满意度最低,但离职意愿与中高层管理者持平。对年终奖满意和很满意的基层员工占总数的35%,中层管理者为63%,高层管理者则为72%。但因为不满年终奖而选择主动离职的比例,基、中、高层分别为40%:42%:40%。不满意但不轻易跳槽,职场人在2022更加求稳。
仅有1/4的职场人认为绩效公平。论及不公平的原因,近1/3自认“背锅侠”。
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年终奖金额的多少,除了参考公司整体营收情况外,还取决于绩效评价体系。但“绩效年终奖”在很多公司都处于“黑匣子”状态,职场人并不了解细节。面对绩效的不透明,不少职场人对“绩效公平”产生了自己的看法。
在脉脉关于绩效公平的调研数据中,近7成职场人对绩效公平度产生质疑。在对绩效评级不公平的归因中,超过三成职场人认为因自己是新员工或提了离职才背低绩效,自认当了“背锅侠”。分别有超四成的职场人认为,不擅长汇报不会表现、跟上司关系不熟悉也是绩效不公平的原因。
题图来源:《华尔街之狼》剧照















